APP下载

给中职生台阶下
——职教工作者必备的教育理念

2010-08-15卢炳祥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7期
关键词:面子中等职业台阶

卢炳祥

(梧州市卫生学校,广西 梧州 543000)

给中职生台阶下
——职教工作者必备的教育理念

卢炳祥

(梧州市卫生学校,广西 梧州 543000)

中职生;教育理念;学生观;教师观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中等职业学校的硬件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之下,软件却明显滞后,如教师素质良莠不齐、教学方法单一、教育观念陈旧,这无形中阻碍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此,国家教育部在2008年印发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和“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中等职业教育要健康发展首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并找到适合中职生的教育理念。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给中职生台阶下”是中职教师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

1 给中职生台阶下,是科学的学生观和教师观

首先,要深入并客观地了解中职生的特点。近年来,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一般都是初中毕业的学困生,他们大都存在学习成绩差、纪律差等一系列问题,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后有上课不专心、旷课、迟到、逃学等现象。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中职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他们因多种原因没能升入普通高中,选择了职业学校,心理非常不稳定、不平衡,具体表现为:(1)自我意识增强,但自控能力不足;(2)自卑感严重,但反抗性强烈;(3)思维活跃,但缺乏学习动机;(4)渴望得到认可,但存在人际关系问题。

其次,要具有科学的学生观和教师观。教师怎么看待中职生,把他们看成什么样的人,对他们采取什么态度,即为学生观。俗话说,人无完人,教师应把中职生的缺点看成特点,接纳学生和他们的缺点,这是全纳教育的精髓。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广大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1)中职生是发展的人,因此,当学生犯错时,教师要给他们一个台阶下,多给他们一些宽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1]。(2)中职生具有发展潜能,要相信他们是有前途的,当他们遭受挫折时,要给他们一个台阶下,给多一些鼓励、一点时间和空间。(3)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性,当他们在某方面做得不理想时,要给他们一个台阶下,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并给予鼓励。同时,教师要根据中职生的特点,调整心态,摆正位置,努力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此外,教师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2 给中职生台阶下,是教育艺术和教育机智

2006年,笔者在承担护理班语文教学工作时,一名女生经常上课睡觉,当时非常生气,因为她,常常对全班学生讲学习的重要性,也点明这是对教师极其不尊重的行为等,但收效甚微,反而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且迟到、旷课、上课吃东西、考试作弊等现象在班上从未间断。2007年,通过反思和学习,笔者改变策略,在遇到班上一名男生上课总睡觉时,笔者没有在全班学生面前说他,而是了解到他上课睡觉是因为晚上上网时间过长。课后,笔者找他谈心,但收效甚微,之后他又上课睡觉了,笔者把他叫醒,说:“某某同学是外宿的,回家帮家里干活累了,以后要注意休息。”其他学生听到后对他投向敬佩的目光,而他则变得不好意思,开始认真听课,从那以后这名男生很少在课堂上睡觉。同样的事件,处理的方法不一样,结果也截然不同。给中职生台阶下是一种教育艺术和机智,其中孕育着丰富的教育智慧,适合用于解决一些中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1 给中职生台阶下,是处理师生摩擦的一个重要策略

在平时,批评与惩罚往往是教师教育犯错学生最常用的方法。但当前的中职生对此习以为常,不理会批评与惩罚,教师在课堂上面对不配合的学生时常使这种教育转变为师生间的冲突,最终让正常教学无法进行下去。尤其是新教师,由于性子急,加之容易感情用事,有时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在课堂上遇到一些尴尬的场面。如某个学生正在讲话,当教师善意地提醒他时,他却振振有词地反驳道:“我没讲话!”;有的学生上课时东张西望没有看书,教师询问时,却不耐烦地说:“你难道没看见我没带书吗?”此时,由于教师碍于“面子”,采取的措施往往会使矛盾激化,升级为学生与教师间的冲突。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不妨给学生一个台阶下,也给自己一个台阶下,暂时平息心中的怒火,先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课后再解决问题,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2.2 给中职生台阶下维护了学生强烈的自尊心

自尊的通俗讲法是“面子”,其实,教师要“面子”,学生也一样要“面子”。中职生为了树立自己在同学中的威信,往往非常重视自己的形象。因此,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有些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往往会以冒犯、顶撞教师为代价。只要教师认识到这一点,那么问题、纠葛解决起来就非常容易,既能维护学生的“面子”,也能保有教师的“面子”。这里其实涉及一个单独谈话的心理学问题。单独谈话有利于学生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这里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种语调来暗示学生,启发、激励学生,取得最完美的师生交流效果。因为这种交流不存在外界干扰因素,而且是心与心的交流,所以效果良好。给学生一个台阶下,主动维护学生的“面子”,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将维护自尊心的动机转化为不断进步的动力,转化为改正错误、纠正缺点的动机,巧妙地为学生的进步铺设台阶,这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师生融洽相处的好方法。如有些女生喜欢戴项链,染指甲、染头发,这显然与学校对学生仪表的要求不符。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这些女生,笔者没有马上批评她们爱打扮、图虚荣,而是对她们说:“你们可能觉得戴项链好看、染指甲好玩,这些可以在假期试试,现在你们将成为白衣天使了,白衣天使的美丽不需要任何装饰的。”让她们有台阶下。还有,遇见头发过长的男生,不要马上指责,而是给他台阶下:“这段时间你太过于专注学习了,忘记了理发,抽时间去理吧。”事实证明,如果教师不分场合、不掌握分寸地批评学生,不给学生“台阶”下,那么教育必然失败。所以在批评学生时既要考虑动机,更要注重效果,实现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2.3 给中职生台阶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在中职生中“屡犯屡教,屡教屡犯”的学生并非一两个,研究发现,屡教不改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差,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受到批评后,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形成“犯错误,挨批评”的思维定势。当学生的内因没有发挥作用时,单凭外因不可能获得预期效果。给学生一个台阶下,给他们多一点宽容,采取无声的教育方式,就可打破其思维定势,发挥其内因的作用。给学生一个台阶下,就是给学生一个认识错误并改正的机会,学生会从宽容中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护和人格的尊重,并从感受到获得尊重开始改变,这是一个从接受教育到自我教育的过程。给学生台阶下并不意味着放弃不管,也不是一味忍让,而是通过洞察学生,掌握教育主动权,调整师生关系,寻找最佳教育时机的一种积极措施。这是一种使学生在可接受的情况下“轻松”受到教育的艺术。

俗话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给学生一个台阶下,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一脉相承,是值得推崇的教育理念。前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曾指出:“随着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的落实和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要把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强调“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师”。因此,面对新形势下的中职生,特别是在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时,中职教师一定要本着“以人为本,以教育为目的”的思想,找到恰当的时机、合适的环境、巧妙的方法,让中职生坦然面对错误、改正错误,健康发展,使中职教育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

[1]王卫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论教师的教育机智[J].职业教育研究,2004,04(6):9~10.

G40-058

B

1671-1246(2010)07-0022-02

猜你喜欢

面子中等职业台阶
面子≠尊严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革故鼎新 尘毒治理上台阶
某贪官的面子
走在除法的台阶上
面子
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