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变革引发的中职教学思考

2010-08-15朱晓玲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7期
关键词:执业资格考试护士

朱晓玲

(福清卫生学校,福建 福州 350313)

由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变革引发的中职教学思考

朱晓玲

(福清卫生学校,福建 福州 350313)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教学方法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CLEN),自1995年在全国推行以来,每年上半年举行一次,考试的目的是评价护士是否具备护士执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国家卫生部从2009年起,对CLEN进行了重大改革,考试对象由原先从业一年在职人员改为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的毕业生(包括2009年应届毕业生),此项工作落实推进的主体单位也由原来的临床医院改为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各级卫生职业院校。由于CLEN的通过率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率,也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这次改革不仅给中职卫校在校毕业生带来更大的压力,而且促使学校专业教师对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思考。

1 中职护生专业素质较低原因分析

1.1 中专学校扩招

随着高校的扩招,90年代后期中专学校也逐步开始扩招,2006年,我国新入学中职生达650万,到2010年中职学校招生规模将达到800万[1]。一些学校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无限度招生,在扩招的同时,学校的各种资源配置又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1.2 生源质量下降

刚从初中毕业的中职生文化基础薄弱,对学科专业知识理解相对困难。受不良学习习惯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加之年龄小、自控力不强,中职护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

1.3 护生处于心理“危机期”

参加CLEN的中职卫校在校毕业生是一群特殊的考试对象,他们刚走出校门去接触纷繁复杂的社会,临床实习工作也比较繁重,使其生理、心理上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他们的身心正处于成熟与定型阶段,也是最易出现心理困扰的时期,心理学上将此阶段称为“危机期”。护生情绪不稳定,在实习中就会产生困惑、失落、退缩等不良心理,导致求知欲和主动性较差。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疏导,势必影响其实习效果和正常学习、生活,从而影响他们应对CLEN。

2 对策

2.1 因材施教,量力而行

对于同一班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在课堂上,利用临床实际护理问题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急诊科给危重症病人测生命体征时,发现血压测不到,该如何处理?存在什么问题?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更能增加其对护理课的兴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曾提出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的各种智力只有认知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主次和轻重之分[2]。因此,对于层次较低的学生,应依据他们不同的智力特点、求知态度和学习心理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立足于用,即引导学生在一个新的结构中运用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重点培养其动手能力,使其成为技能型人才。

2.2 以学生为本,注重自主性培养

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是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主体性[3]。为使中职在校毕业生能够顺利通过CLEN,教师应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在教学上必须注意以下方面。

2.2.1 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是学生作为主体对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价值的自觉意识。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和价值,树立主人翁意识,自强自立,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能动创造的自觉性,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一是加强思想教育,这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二是激发学习动机,通过理想、信念等教育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鼓励其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三是强化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形成阶段,应对他们加以正确引导,使其能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2.2.2 锻炼学生阅读能力 教师要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能力是学生最基础的学习能力,观察、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和运用都以阅读活动为载体,并以阅读能力为基础。教师应鼓励学生课前预习,并给予方法和思路上的指导。学生通过预习,向教师提出不懂的问题,为教师备课提供依据,从而使教师能够有的放矢地讲解。

2.2.3 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教师要关注每一名学生,保护、鼓励所有学生的创造欲望,使每一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合作、朋友式的关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应是既合作、又竞争的讨论式气氛。可采用开放型的研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不囿于书本,不拘泥于教师传授的知识。让学生通过上网搜索、图书馆查资料,体验备课、讲课、课堂讨论、演讲、辩论等课堂互动活动。在讨论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独特见解,并加以表扬,鼓励他们勇于创新,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2.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护理临床工作实际案例为出发点组织相关教学内容,如解释静脉输液为什么要控制滴速?血压的生理波动规律以及给高热病人降温的措施有哪些?给病人导尿时要注意什么?如何做到合理膳食?如何鉴定血型及如何做到安全输血?这种从具体案例出发,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到课堂所学知识与护理实际工作息息相关。变注入式教学为参与式、启发式、研究式教学,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达到“寓教于思”效果。

2.3 利用网络与学生交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日益普及,教师在课外时间可利用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另外,在临床实习的特殊时期,专业课教师要定期到临床看望实习生,关心他们的实习生活与学习,及时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实习和CLEN备考中。

[1]吴汉朋.中职学校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特殊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3):5~6.

[2]王国凤.多元智力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2):89~90.

[3]朱江.主体性: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核心原则[J].山东社会科学,2007,(3):153~154.

G420

B

1671-1246(2010)07-0021-02

猜你喜欢

执业资格考试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不利中医护理教学
关于顺利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思考
浅析执业资格考试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