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改进护理教学模式

2010-08-15吕建中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7期
关键词:导向评估职业

吕建中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常州 213002)

引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改进护理教学模式

吕建中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常州 213002)

行动体系课程教学法的应用使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并在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后,能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生成新的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并有新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护理教学;教学方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1]。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也是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它促进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使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愈来愈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2],这正是职业教育充满活力的源泉。

1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来说,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必然要求采用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德国职业教育专家裴措特教授研究提出[3]: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育,应在建构性教学原则前提下与指导性教学原则相融合,建构与指导应一体化,其表现形式为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或行动体系课程。卫生类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倾向非常明显,其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方式必须由原来学科体系课程的解体,转变为行动体系的建构,形成行动体系课程。其特征是不再片面注重建立在静态学科体系之上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是蕴涵于动态行动体系之中的隐性实践知识的积累与构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根据已有的经验或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料,从周围环境中主动获取信息,从而构建属于本体自我的新知识结构。

2 职业教育教学原则

2.1 行动体系课程方案的确定

行动体系课程方案可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等方式表达,选择、拟定好教学项目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选择、拟定教学项目要以护理岗位工作的实践过程为主线,以护理工作任务为载体,以教学大纲内容为依据,难易度要适中,使学生既可以运用学过的知识,又有一定的拓展空间,可以不断创造、发挥,从而在学习和运用新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解决临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2 行动体系课程教学原则

行动体系课程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学生在综合实训室(模拟病房)进行护理实践活动,学习护理技能、护理理论知识,为了掌握护理岗位所需职业技能而主动学习,通过护理岗位的实际操作来学习护理知识及技能;而教师主要给予支持、激励和咨询等[3]。教学以项目活动为载体,通过师生之间的密切合作来解决本专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此为中心开展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式教学活动。

3 行动体系课程方案的实施

首先由学生自由组合,组建项目学习小组,一般由5~6人组成,并按照要求开展项目活动。确定某一教学项目后,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每名成员的学习任务与要求,提出项目学习小组目标,充分收集资料,项目学习小组成员合作配合完成项目学习内容,提交由该团队协作完成的项目学习作业报告,并在课堂上演示或展示项目报告,由教师或学生进行总结、评价。整个过程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协调、合作,从而共同进步。行动体系课程方案的实施使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给予学生知识点的精讲点拨、项目学习咨询、支持及激励指导。

4 行动体系课程方案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

健康评估在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课程中为必修课,本课程内容理论性及实践性都很强,授课过程中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最佳教学模式。通过行动导向式教学,使学生掌握健康评估课程项目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和实践技能,即以课程项目为导向,学生在模拟完成某门护理岗位工作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某个课程项目的学习任务。将护理岗位工作任务以课程项目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提高了学生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及沟通能力。

4.1 课程目标

健康评估课程包括四大教学模块,将健康评估课程标准分解为若干行动导向课程目标(即若干个课程项目),课程项目以护理岗位工作的实践过程为主线,将书本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书本知识的教学以护理工作任务为载体。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后将内容分解成健康评估单元教学目标,再分解成课堂教学目标。课程项目教学完成后进行检测反馈,评价课程项目达成度。

4.2 课程项目剖析

教师在行动导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起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剖析课程项目的知识,主要给予学生知识点的精讲点拨、项目学习咨询、支持、指导及激励。教师提前将准备好的课程项目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分析,并将评估活动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让学生运用已学医学基础知识或通过自学书本知识及查阅相关资料,制订课程项目工作计划,收集课程项目活动中可参照的资料,拟订课程项目活动步骤,掌握系统、规范的检查手法以及临床意义。

4.3 教学模式

4.3.1 认知学徙理论教学模式 如将健康评估中护理体检的教学内容以行动导向课程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护理实训基地(健康评估实训室或模拟病房,即真实的护理工作场景),教师将健康评估护理体检手法进行模拟示教,并讲解临床护理相关理论知识,项目学习小组学生模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错,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相互纠错,然后学生回示教室展示临床护理操作手法,学生、教师分别纠错,教师讲评,对项目学习小组进行进一步辅导与强化训练。学生在实训基地或病房学习执行一项项临床护理岗位的工作任务,从中学会了临床护理操作手法,掌握了相关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加之心肺听诊检查电子模拟系统、腹部触诊检查电子模拟系统为学生身体评估检查的练习、考核提供了便利。

4.3.2 认知灵活理论教学模式 如健康评估教学中,在“胸膜与肺常见疾病的异常体征”这一课程项目时,“肺实变”体征通常视为典型体征,将“大叶性肺炎”病人的评估作为岗位工作任务一或学习情境一;那么,“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的体征评估就视为岗位工作任务二或学习情境二;……还有岗位工作任务n或学习情境n。这种情境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掌握了基本解决问题的方法后,需要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生成新的知识,从而对所学知识能温故而知新,做到举一反三,并有新的理解。

4.3.3 抛锚理论教学模式 如健康评估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叙述临床护理中真实的问题情境,即抛出了“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并解决问题。

4.4 行动体系课程教学模式的评估

根据杜布斯教授对行动导向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3],在建构性教学原则与指导性教学原则的融合以及行动主题导向的学习情境中,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估不应局限于最后的理论考核结果,而应综合考查其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学习的主动性、团队合作精神、情感以及对学习内容的认同度等。

经过行动导向课程教学将课程项目进行系列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以及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19(9):7~13.

[2]孟宪平.试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取向[J].职教论坛,2002,22:9~11.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G420

B

1671-1246(2010)07-0068-02

2009年度江苏省卫生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指导性课题“高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Z200912)

猜你喜欢

导向评估职业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偏向”不是好导向
职业写作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我爱的职业
犬只导向炮
评估依据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