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学法在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0-08-15王晓燕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7期
关键词:护理学儿科教师应

王晓燕

(甘肃省中医学校,甘肃 兰州 730050)

情感教学法在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王晓燕

(甘肃省中医学校,甘肃 兰州 730050)

情感教学法;儿科护理学;教学方法

1 情感教学中的近、尊、爱

1.1 近——亲近学生

(1)教师应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不可板着面孔,急于宣布各种要求,应以平等的观念、亲切的语调、自信的笑容、宽广的胸襟和广博的知识来征服学生,将美好的第一印象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然后经常与学生交流,适当与学生聊时政、社会新闻、校园轶事、个人经历等。这既能渗透德育,也能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课后谈心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与教师分享快乐、共担烦忧。

(2)投其所好,沟通需要共同语言。师生之间年龄差距较大,难免会有距离。教师应主动了解学生关心的资讯,花点时间、留点心思,积累更多“谈资”,以便与学生更好地交流。

(3)面向全体,兼顾个体差异。教师往往会对优生、差生特别关照,而“中间层”学生常常被遗忘。情感教学法强调情感互融,把课堂变成大家庭,每个学生都是教师关注的对象,教师要给每个学生一片阳光。教师要承认差异,尊重个性,掌握交流的艺术,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

1.2 尊——尊重学生

教师要想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首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为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就必须做到2个“尊重”。

1.2.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练习技能的主体,因而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时间至少应达2/3。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单纯灌输为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例如有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较牢固,有的学生操作技能较熟练,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长处,让他们发挥特长,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1.2.2 尊重学生的错误 由于学生的学习程度、思维方式不同,理解能力有差异,在练习或回答问题时,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这些,教师应给予宽容、谅解,不要加以指责、讽刺、挖苦。教师应该在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同时,对他们极其细微的进步给予鼓励,使学生树立信心,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1.3 爱——热爱学生

爱是人的基本需要,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更需要爱。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对学生施以情感诱导,关心、尊重、理解学生。只有教师的爱心为学生所感受,学生心灵的琴弦才会为教师所拨动。学生对教师的爱心感受越深,对教师也就越信任,对教师的教导也就越容易理解和接受。如果教师采取挖苦、恶语侮辱、不尊重学生人格的教育方法,势必影响学生心理,挫伤学生自尊心,破坏师生感情。

2 儿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方法

2.1 上好绪论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届学生都认为医学难学,有畏难心理。为了消除他们的畏难心理,笔者十分注意绪论课的讲授。在备课时广泛收集资料,认真研究教学大纲;讲课时,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联系实际,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时代,从自己身上学习儿科护理学知识。(2)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生动形象、贴切恰当的比喻引导学生理解小儿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并介绍儿科护理学的发展前景。(3)在授课过程中辅以幽默诙谐的语言,使“教”与“学”变得轻松而高效。

2.2 更新教学观念,使学生乐于学习

2.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生活实例、资料图片、Flash动画、医院见习等使学生熟悉儿科护理学常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并运用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启发法、角色扮演法、病例分析法等使学生对儿科护理学产生兴趣。

2.2.2 重视师生交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咨询报告将教育定义为:“教育就是学习,教育是主体性的学习,教育是终身性的学习,学习将由维持性学习变为创造性学习。”由此可以看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非常重要。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究、积极进取、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在课堂上教师仅仅是导演,应启发学生进行实际生活表演,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动手。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倾听。合作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师生多向交流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环境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了学生自我确认、自我完善和相互竞争的动机,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学会学习。

2.2.3 因材施教 这样可以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成就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如有4名学生刚开始经常在课堂上睡觉,笔者在课余时间和他们聊天才知道因为基础太差,上课基本听不懂,所以干脆不听。于是笔者和他们约定,一节课记住5个问题就行,下一次上新课前先帮他们复习一遍,坚持2周。通过这个方法,这4名学生慢慢觉得学习没那么困难,学习兴趣不断增强,上课也不再睡觉。

2.2.4 引导学生相互鼓励 在现代教学活动中由于引入竞争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学生原有的竞争心理。虽说竞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但也容易产生影响学生团结互助的消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若能创设学生间为他人的成功而喜悦的良好氛围,对于消除竞争带来的消极作用、增强集体凝聚力有重要意义。

2.2.5 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体验 学生的兴趣容易形成,也易消失,只有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产生学习兴趣,他们才越学越有劲。为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提问相应水平的学生,或选择难易适度的习题进行各种练习和考试,使学生“跳一跳,摸得着”,从而让学生产生胜利的喜悦,得到肯定性的情感体验。

情感不仅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达到了学生思学、乐学、易学的目的,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G424.1

B

1671-1246(2010)07-0079-02

猜你喜欢

护理学儿科教师应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李发枝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4则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