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创造性、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

2010-08-15刘琳琳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7期
关键词:适应性创造性医学生

刘琳琳

(中国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1)

医学生创造性、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

刘琳琳

(中国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1)

医学生;创造性;适应性;心理健康

心理学研究及教育实践表明,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均有重要影响,这就为广大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又一个科学依据。因此,医学院校应关注学生创造性、适应性的培养与发展,对医学生创造性倾向与适应性发展进行科学研究,探求其与心理健康的相互作用,从而为高等医学院校对医学生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及其发展及完善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某医科大学一至三年级五年制本科生762人,最终获得有效被试698人(男323人、女375人),其中一年级学生233人、二年级246人、三年级219人。

1.2 研究工具

(1)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该量表由林幸台、王木荣依据F.E.Williams编制的创造性组合测验而修订的,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1]。包括50个条目,采用3级评分制,可测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和挑战性4项创造性特质,得分越高,说明创造性倾向越明显。

(2)适应不良因子。该因子是王极盛教授根据SCL-90症状自评量表编制并标准化了的“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10个因子中的一个因子“适应不良因子”,共有8个条目。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对事情、环境、人的不适应程度,实行5级评分制,得分越高,说明适应性越差。

(3)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有90个条目,实行5级评分制,有10个分量表,分别测查心理卫生的10个方面,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饮食睡眠)。作为测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2]。

1.3 研究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创造性倾向测查各维度和总分之间的相关性

由于几何外形相对简单, 因此计算网格采用了在喷口和拐角处加密处理的四边形网格. 在网格无关性验证方面, 本文选取了如表1所示的3种不同网格单元数的网格进行对比. 表中cells和h1分别表示网格单元数和第1层网格高度.

对医学生创造性倾向测查各维度的相关分析表明,各维度之间呈中等相关;各维度与总问卷呈高相关,在0.01水平显著,基本能说明问卷的效度。

2.2 创造性倾向测量信度分析

在医学生测量中,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各维度及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α系数)在0.29~0.82之间,间隔4个星期的再测信度系数在0.51~0.65之间,2次测量相关在0.01水平显著,说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2.3 性别差异

男生与女生创造性倾向水平有显著性差异,男生高于女生。这很大程度上是性别角色差异的反映,男生的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和挑战性4个主因素得分均高于女生。

2.4 年级差异

2.5 医学生创造性倾向、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相关分析

通过对医学生创造性倾向、适应不良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医学生的适应不良因子与创造性倾向存在显著性负相关,同时医学生的适应不良因子与心理健康的各因素呈极显著性正相关,医学生创造性倾向与心理健康各因素呈负相关。

2.6 适应不良与心理健康、创造性倾向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医学生创造性倾向、适应性与心理健康之间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适应性对创造性倾向、心理健康状况有很好的预测作用;适应不良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适应性强的学生创造性倾向明显。

3 讨论

本研究在广泛参考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适应不良因子(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探讨当代医学生非智力特征,为我国的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提供必要的教育心理学依据。

研究表明,医学生创造性水平总体表现出积极的趋势,但其内部因素的发展不平衡。男女医学生创造性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性别角色差异的反映(男生的4个主因素得分均高于女生),这和前人研究成果有相似性[3]。究其原因,此差异可能来源于以下几方面:(1)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期待仍然是几千年前形成的性别角色模式,且深深植根于人们的观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女大学生,有形无形地限制了她们的活动范围,抑制了她们的好奇心,影响了她们思维的敏捷性和创造性,因此可以说社会角色期待直接影响了女生创造性的发展。(2)多数女生不像男生那样争强好斗,表现出文静、温柔的性格特点,对父母和老师言听计从,为此她们从小常常得到老师和父母的赞扬,这进一步强化了她们的这些特点和行为,然而,这些优点恰好是影响女生创造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之间创造性倾向水平存在差异,本科一年级新生与三年级学生在想象力、好奇心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这2项得分三年级学生明显高于一年级新生,在冒险性、挑战性方面没有差异,这种现象在以往有关大学生的相关研究中也有发现。这可能有2方面原因:一是由于高年级医学生已经学习了较多的医学知识,通过实习也有了较多接触临床的机会,相对见多识广,想象力更丰富,想法更成熟;高年级学生越临近毕业,获得的专业知识越丰富,想要了解社会和涉足专业的好奇心越强烈,渴望亲自尝试专业技能、深入专业领域。二是部分医学生到高年级才逐渐认识到创造性倾向中某些维度对该特殊专业的显著影响[4]。研究提示,新生进入医学院校学习时,就应对其进行创造性培养,并将这项工作纳入创造型人才培养计划中。

本研究表明,医学生创造性倾向与心理健康各因素呈负相关;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各因素与适应不良因子呈极显著性正相关;同时,医学生的创造性倾向与适应不良因子存在显著性负相关。而且适应性对创造性倾向、心理健康状况有很好的预测作用。研究表明,适应不良的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适应性强的医学生创造性倾向明显。

[1]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EB/OL].http:/www.rcnews memo-phpnews.com,2008-09-16.

[2]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31.

[3]程喜中,王宗良.大学新生创造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初探[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3,24(3):76~78.

[4]王祥兴.高等医学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

G444

B

1671-1246(2010)07-0104-02

猜你喜欢

适应性创造性医学生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