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校园危机管理

2010-08-15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22期
关键词:危机意识危机校园

张 霞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上海 201318)

浅谈高校校园危机管理

张 霞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上海 201318)

高等院校校园危机频繁发生,危机管理已成为校园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校园危机管理包括校园危机预防和校园危机处理。而危机管理重在预防,强化危机意识是危机预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危机处理是危机管理的关键环节,即危机出现时运用有效的危机公关手段正确处理危机,消除影响。

高校校园危机;危机意识;危机管理;危机公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受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校园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已经不是一方净土,高校的安全问题日益突显。在没有完善的应对机制和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高校危机事件可能会迅速造成灾难。如何积极预防和快速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校园危机事件,使危机损害降到最低,维护高校的正常秩序,切实保护师生的安全,是当今高校必须严肃面对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校园危机的含义与类型

1.1 校园危机的含义

校园危机是指在突然、未曾预料的时间,发生在校园内外的,对学校成员造成不安、压力甚至严重伤害或死亡,需要决策者必须在极短时间内作出适当处理,否则会对学校形象造成负面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1.2 校园危机的类型

校园危机具体包括[1]以下几种类型。

(1)师生冲突。由师生间互动不良产生。

(2)意外伤亡事故。包括:学校硬件设施存在安全隐患;集体活动中的安全事故,如学生外出参观途中或体育活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意外事故进而造成人员伤亡;校园暴力,如学生殴斗事件;火灾,如学生私自使用大功率电器,停电时使用蜡烛,电线老化等都有可能酿成火灾;实验室有毒有害试剂的流失;其他原因造成的学校成员意外伤亡。

(3)学生出走、自杀、杀人行为。近年来,学生出走、自杀、杀人事件在高校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这与学生学习压力过大、经济生活贫困、人际关系紧张、感情受挫等所造成的心理上的障碍与认识上的偏差有关。

(4)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这是高校易发的危机事件。

(5)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洪水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所造成的校园危机。

(6)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国际关系中的突发性事件所造成的影响。如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的变化、境外反动势力通过各种传媒的宣传所产生的政治影响而导致的政治性事件,如游行示威、罢课、张贴大字报等。

2 校园危机管理

危机具有突发性强、危害大、舆论关注度高的特点,如果处理不当可以在顷刻间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高校管理者需要长期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并具有有效预防、处理危机的能力即危机管理能力。

2.1 校园危机预防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校管理者要从校园发展和稳定的高度来认识危机预防的重大意义,并时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及时了解各种潜在威胁,同时做好对抗危机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那些可能发生的危机,战胜那些无法回避的危机,尽快的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教师和学生都要树立危机意识和安全意识,危机意识是一种对环境时刻保持警觉并随时做出反应的意识,也就是随时辨别和捕捉危机前兆的意识[2]。危机意识需要长期不断的灌输和培养。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遵纪守法,自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最大可能地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高校应建立健全危机管理体制,组建危机管理机构,常设危机管理机构,配备精干的管理人员负责对学校成员危机意识的培养和对宣传人员的培训,对危机的监测和预防以及对危机管理计划的制订。危机管理机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到有效的危机预防:(1)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引导大学生注意心理调节,自我进行释疑解惑。(2)加强对大学生的性心理知识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恋爱问题。(3)定期进行校园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隐患要及时清除,如对实验室、食堂、宿舍、体育器材和消防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等。(4)完善高校帮困助学体系,帮助困难学生减轻生活压力。(5)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危机教育。(6)积极推进学校的民主管理,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7)加强安全教育及安全防卫工作,防止不明身份人员进入校园侵害师生利益。(8)高校的保卫处应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接受专业的消防训练并定期演练,一方面提高保卫人员的心理素质使之做到临危不乱,另一方面通过演练使保卫人员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确保其操作准确、熟练、万无一失。(9)在危机易发、多发的部门应配备必要的器械、设备,组建兼职的危机处理队伍以应付意外事故的发生。(10)对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要加强安全技能训练并有针对性地模拟危机情景进行演练,如灭火器的使用、伤病员的急救、火灾和地震中的逃生等。

2.2 校园危机处理

2.2.1 设立校园危机处理委员会 危机处理是危机管理的关键环节。高校应该及早健全危机公关常规组织即危机处理委员会[3],在危机发生后危机处理委员会迅速启动,并有效运用公关思维、公关语言,通过积极的沟通以降低应对危机的成本,提高学校的美誉度,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危机处理委员会应该由决策机构和基层执行机构共同组成,作为学校的常设机构,它具有反应迅速、处理专业、经验丰富的特点。其中,决策机构作为处理危机事件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协调机构,其任务是决策和协调它有权调动的学校的所有资源,有权代表学校发表声明,并作出任何妥协或承诺。而执行机构则负责实施解决方案,提供后勤资源保障,依照决策机构的指示进行宣传和公关,保证学校与政府主管部门、媒体、社会公众及教职员工和学生之间及时、准确、通畅的交流和信息沟通,制订周密的、有针对性的危机处理计划。

2.2.2 校园危机处理原则 危机处理委员会在处理危机时应积极遵循主动性、承担责任、真诚沟通、速度第一、系统运行、权威认证六大原则。(1)主动性原则即在危机发生后主动出击,果断承担责任;(2)承担责任原则即是安抚群众、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3)真诚沟通原则即是不回避问题、不改变事实,诚实、诚恳地向公众说明情况,不向公众撒谎,有了这“三诚”,危机一般就会化解;(4)速度第一原则即是遵守24小时法则,在获悉危机发生后的24小时内启动危机处理机制,并做好准备工作,搜集各方言论,危机发生时学校领导应立即召开党委会议听取关于危机的报告,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危机事件的发展趋势,可能给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后果,学校能够和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对危机事件的处理方针和人员、资源保障等作出初步的估计。根据制订的危机处理计划,执行机构应立即开始进行物质资源调配和准备工作,而决策机构成员则要立即亲赴危机事件现场,展开全面的危机处理行动,及时、果断地处理危机;(5)系统运行原则即指危机一旦发生,绝不可顾此失彼,应以冷制热、以静制动、统一观点、稳住阵脚、组建班子、专项负责、果断决策、迅速实施、合纵连横、借助外力、循序渐进、标本兼治;(6)权威认证原则即指在危机公关时需要媒体资源、法律顾问、权威部门的介入,这对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把握危机处理的主动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要随时向新闻媒体说明事态发展的状况,澄清无事实根据的小道消息及传闻,由于传闻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常常扭曲事实并会夸大事件的严重性,加剧社会的不安心理,而传闻盛行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缺乏权威的声音。在整个危机处理中,学校必须始终保持勇于负责、果断大度、坦诚相待、亲和友善的社会形象,充分尊重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运用行之有效的公关手段,正确、及时地与社会公众沟通,既不能百般遮掩,也不能寻找借口推脱责任,更不能混淆视听、转移矛盾,因为在信息交流网络化的今天,这些举动无异于掩耳盗铃,不仅不利于危机的处理反而会使危机带来的社会负面效应急剧扩散,严重影响学校形象。

总之,危机出现后,危机处理机构首先应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分析情况、确立对策,安抚受害家庭、缓和对抗,联络媒体、主导舆论,借助权威、多方沟通,有效行动、转危为安,总结提炼、转败为胜。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切忌:缺乏危机意识、存在侥幸心理、隐瞒事实真相、反应迟钝、对外口径不一。危机发生后绝对不会改变的是危机已经发生这个事实,但公众的看法却可以改变,所以危机发生后,坦诚的态度是最好的应对策略。

2.3 危机恢复管理,消除危机后果

危机结束后,学校采取措施消除危机所造成的消极后果也是一项重要工作[4]。消除危机后果不仅要想方设法弥补物质损失,还要做好伤者的医疗和死者的抚恤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消除危机事件造成的心理影响,心理影响有时可能不太明显,但它的潜在危害非常大。学校要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围绕危机本身对广大教职工、学生及社会公众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通过心理咨询、思想疏导等方式努力消除危机给人们的心理带来的不良影响,恢复其对学校的信任与支持。

学校应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危机处理过程中,一些平时未能发现的问题会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中有些是偶然的,有些是制度性的,有些则是人为造成的,学校可以以此为契机对内进行必要的改革和调整,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另外对危机事件的责任人应予以应有的惩处,对有功人员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

校园稳定是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校园危机管理日益成为高等学校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应针对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建立一整套机制,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危机,并提出应对措施。这样,一旦发生危机,学校就能有条不紊地将危机化解,重新恢复信誉。

[1]徐宝林.浅析高等院校校园危机的预防[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29(2):119~121.

[2]武宇清,王余丁.高校危机管理预警系统研究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7,5:66~67.

[3]袁玉芳.和谐社会情境下的危机预防和管理[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8,5:187~188.

[4]陈国君.高校危机各阶段对策浅析——基于过程论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07,5:39~41.

G640

A

1671-1246(2010)22-0026-02

猜你喜欢

危机意识危机校园
支付宝变蓝、张朝阳自省,危机不可怕没有危机意识才可怕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测测你的危机意识
“危机”中的自信
陕西榆林:树立水危机意识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危机来袭/等
你的危机意识有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