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初探

2010-08-15权翠芳苏洪春张英新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22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理论课案例

权翠芳,苏洪春,张英新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沧州 06100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初探

权翠芳,苏洪春,张英新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沧州 061001)

实践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个切入点。实践课教学形式多样,可以扩宽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

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近年来,我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除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将多媒体引入到教学过程外,重点在实践教学的形式上进行了探索与尝试,主要有以下3种形式。

1 组织课内实践教学,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其协作意识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中,我们主要采取了2种教学形式:一是通过案例教学法,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通过举办课堂展示课,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1]。

1.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一组案例提供高度拟真的情境,让学生尝试在分析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独立地作出判断和决策,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讨论时,学生自由组合,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并选出各小组的发言代表在课堂上代表本组成员发言。在案例教学中,我们强调小组的集中交流讨论。因为如果没有小组的集中讨论,没有组内成员的相互启发、补充、分工、协作、激励、支持,个人很难分析得好。在组织学习讨论过程中,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重新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的机会,还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在案例教学中,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课上的你争我辩,学生都表现的非常踊跃。他们积极思考,发言稿一改再改,力争论点突出,论据翔实,还在小组间展开了激烈的竞赛。通过这一讨论过程,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

案例教学的书面分析报告,是整个案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因为通过这个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和写作能力。学生在结束课堂讨论后,把小组的分析以书面形式呈交教师。分析报告一般不超过2 500字,可以附带图表,也可以制作成课件。案例教学通过事例,让学生自己思考、判断和分析问题,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理论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就不再是书本上的教条,而是活生生的知识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案例教学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该教学法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为前提的,它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自学、思考、研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参与一系列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受到创新意识的熏陶,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案例,寻找答案,使学生学会思考、自学、探索、研究、合作和创新,它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素质。

1.2 课堂展示课

课堂展示课,就是把授课内容通过演讲、表演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当代学生知识丰富,思想活跃,渴望平等,有很强的表现欲和探索欲,因此给他们充分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在知识的舞台上尽情表演。课堂展示课也是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评委由学生选出,当场打分,这样做既促进了教学手段的改革,使教师与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加强互动,有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达到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同时又增加了学生做的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理论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购买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关的录像和光盘,如毛泽东生平事迹、周恩来生平事迹、邓小平生平事迹、西部大开发、海峡两岸关系50年音像资料等。这些音像资料的播放,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直观性,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容,深受学生的欢迎。

2 组织校内实践教学,活跃第二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校内实践即第二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阵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进入学生头脑的目标,就要积极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支持、指导学生研究理论,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

我校第二课堂主要是以社团实践活动或课外学生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的。在校园内,为了配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社团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日等,推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格修养,营造健康、高雅的文化氛围。笔者认为,校内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不仅陶冶了大学生的情操,促进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了其集体意识,加强了其自我约束能力,而且活跃了大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其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为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组织社会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求实精神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社会实践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所接触的人和事无疑是更生动、真实的教材。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开展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式学习,让学生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了解社会的发展及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社会实践功能之所在。

社会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完善,2者必须有机结合。强调实践教学并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或否定理论教学,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前提是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原则、立场和方法。组织学生深入基层,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只有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人民群众的前途和命运相联系,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相联系,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社会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首先,它具有增强大学生的认知和成才的功能,学生通过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加深对党的路线和改革开放政策的认识,加深对国情、民情的了解,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知识的缺乏和能力的不足,认识到在学校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必须与现实相结合,才能真正为群众服务,为社会作出贡献。其次,它能促使大学生思维模式的转变。认识源于实践,实践是对认识的检验、丰富和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带着理论问题走向社会,又带着实际问题回到课堂,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思维模式的转变,这种转变对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方法论思想是十分必要的。

[1]汪洋,毛德松,王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尝试[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2):72~75.

G420

A

1671-1246(2010)22-0023-02

本文系河北省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200805039)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理论课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