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教材中留置导尿管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量的探讨

2010-08-15杨彩艳杨彩先刘新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22期
关键词:双腔内口人民卫生出版社

杨彩艳,杨彩先,刘新华,谢 静

(1.新疆八一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2;2.昌吉州卫生学校,新疆 昌吉 831100)

对教材中留置导尿管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量的探讨

杨彩艳1,杨彩先2,刘新华2,谢 静2

(1.新疆八一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2;2.昌吉州卫生学校,新疆 昌吉 831100)

留置导尿管气囊;生理盐水;注入量

目前医院在为病人留置导尿管时,已用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代替了普通导尿管。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刺激性小、固定牢固等优点。但在临床应用时因插管方法不正确、深度不够、注入生理盐水量不当等,常致漏尿,病人疼痛、不适及血尿等。现就留置导尿管插入深度及注入生理盐水量与同行进行再探讨,以期教会护生更科学地进行留置导尿管操作。

1 各种版本的教科书上对此问题的讲述

1.1 《基础护理学》(陈维英主编,江苏科技出版社1997年出版)

该教材写道:“将导尿管插入膀胱后,向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5 ml,轻拉导尿管以证实导尿管已固定。”

1.2 《护理学基础》(郑修霞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年出版)

该教材写道:“导尿管插入膀胱后,如为双腔导尿管,应根据导尿管上注明的气囊容量注水或注入固定量的生理盐水。”

1.3 《护理学基础》(崔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出版)

该教材写道:“双腔导尿管插入膀胱见尿后再插入4~6 cm,根据导尿管上注明的气囊容量向气囊内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轻拉有阻力感,即证实导尿管已固定于膀胱内。”

1.4 《护理学基础》(殷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出版)

该教材写道:“双腔导尿管插入膀胱见尿后再插入5~7 cm,根据导尿管上注明的气囊容量向气囊内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轻拉有阻力感,即证实导尿管已固定于膀胱内。”

1.5 《护理学基础》(李晓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出版)

该教材写道:“待气囊导尿管插入膀胱后,见尿流出再插入5~7 cm,根据导尿管上注明的气囊容量向气囊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轻拉有阻力感,即证实导尿管已固定于膀胱内。”

1.6 《护理专业技术实训》(张美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出版)

该教材写道:“导尿管的固定应根据导尿管上注明的气囊容量向气囊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轻拉有阻力感,即证实导尿管已固定。”

1.7 《基础护理学》(李小萍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出版)

该教材写道:“插入导尿管见尿后再插入7~10 cm。根据导尿管上注明的气囊容量向气囊内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轻拉有阻力感,即可证实导尿管已固定。”

2 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的关于留置导尿管气囊注入生理盐水量的描述

2.1 《实用护理杂志》(2002年第18卷第12期)

注水多,导致病人不舒适,膀胱痉挛,疼痛,想排尿。临床观察显示,男性注入生理盐水量10~12 ml较为合适,前列腺增生者注入8~10 ml较为合适,女性注入12~15 ml较为合适。

2.2 《上海护理》(2006年第6卷第3期)

《气囊导尿管气囊注水量的临床观察》中述“气囊内注水5~8 ml为宜,这样可有效地防止尿道口溢尿,又不会增加尿管脱出机会。”

2.3 《齐鲁护理杂志》(2007年第13卷第4期)

《留置气囊导尿管有效注入水量效果观察》中述:“气囊内注水8~15 ml,血尿、膀胱刺激症状有显著减轻。”

2.4 《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年第14卷第3期)

《尿管囊内注水气量的比较与护理》中述:“向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10~12 ml,再向气囊内注入5 ml空气。气囊导尿管问世给临床带来方便,其不需要胶布固定的优点,有利于会阴部的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降低感染发生率。但是,如向气囊内注水过少,当膀胱积有一定尿液而未及时放尿时,气囊因浮力作用,容易漂移至尿道内口产生溢尿。如气囊内注水过多,一则可使气囊破裂,导尿失败;二则可对尿道内口局部产生压迫刺激、增加膀胱刺激症状,增加病人痛苦,病人在床上翻来覆去,更容易挣脱导尿管,增加感染和尿道损伤的机会。注水10~12 ml使气囊重量增加,再注入5 ml空气,使气囊体积增大,使之刚好卡在尿道内口处,再加上空气的漂浮性,减少对膀胱的刺激症状,降低尿液溢出发生率及尿管脱出率。”

2.5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年第3卷第18期)

《双腔气囊导尿管临床应用500例总结》中述:“注水适量,轻拉导尿管使气囊贴于尿道内口上方,防尿溢出,国产或进口的双腔气囊导尿管上都标有注水量,一般根据其规定注水10~30 ml即可。我们常用的双腔气囊导尿管的注水量为15~25 ml。注水后轻拉尿管使气囊部分贴于尿道内口,防止尿失禁病人的漏尿情况。”

3 讨论

《护理学基础》教材的读者是难以计数的本科、中职及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后者往往依照教科书上所述要求进行学习、考试及操作。护理专业教师也更多地以教材所述作为考核的标准。不同版本的教材所述标准不一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认知。

4 建议

编者在编写教材时应当运用循证思维,用恰当的语言表述操作程序,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护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使其今后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面对问题能够进行最优决策,提高临床护理决策的有效性,使服务对象得到最佳护理。

G40-03

B

1671-1246(2010)22-0132-02

猜你喜欢

双腔内口人民卫生出版社
Goodsall规律预测与经直肠双平面腔内超声定位肛瘘内口的价值比较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连接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口切开盲端旷置内口结扎术治疗老年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对大鼠肛瘘术后内口不愈组织修复影响的研究
双腔管插入操作者手卫生依从性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自制双腔T管在胆道探查术后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