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理生理学分层次实验教学的探索

2010-08-15师海蓉镇鸿燕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22期
关键词:生理学创新性综合性

张 磊,李 艳,师海蓉,邓 昊,镇鸿燕

(江汉大学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湖北 武汉 430000)

病理生理学分层次实验教学的探索

张 磊,李 艳,师海蓉,邓 昊,镇鸿燕

(江汉大学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湖北 武汉 430000)

分层次实验教学以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在现有验证性实验基础上增设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病理生理学;分层次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学科,理论性强,与基础医学中多学科交叉,为临床学科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在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间起着桥梁作用。由于其理论性强,在对其理解和巩固上,实验教学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往的实验教学,注重的是单方面、单系统的验证,而对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整体观,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如何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实验资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符合21世纪需要的医学毕业生,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

近两年来,我校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通过开展分层次实验教学,启发学生的自主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挖掘其学习潜能,不仅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1]。

1 分层次实验教学的开展

1.1 对象

江汉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6级、2007级本科生。

1.2 方法

分层次实验教学在现有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设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形成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综合性实验为主导、创新性实验为目标的综合型教学模式。

1.2.1 验证性实验 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继续保留。一些传统的经典实验,除了起到巩固课堂理论知识的作用以外,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基本技能。通过验证性实验的锻炼,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接下来的综合性实验及创新性实验。

1.2.2 综合性实验 在学生掌握了病理生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后,我校开设了综合性实验——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该实验本为验证性实验,我校对原本的实验进行了改良,设计成横跨形态学实验与机能学实验2个领域的综合性实验。该实验既要求学生掌握病理生理学知识,还要求学生综合应用病理学知识,通过该实验的开展,使学生对2个学科的知识进行了全面的复习,锻炼了其综合思维能力,为即将进行的临床实习打下了基础[2]。综合性实验强调跨系统和学科的综合,多种实验方法和手段的综合,强化对学生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3]。在综合性实验过程中,学生需完成实验前的文献检索、实验中的小组讨论以及实验后的结果汇报,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训练过程。学生通过这类训练,学习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创新性实验打下基础。

1.2.3 创新性实验 创新性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探索未知领域过程中应用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初步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4]。创新性实验的两大功能在于:一是通过给每位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使学生百分之百地受到具备研究与创新性专业课题的训练,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打好专业基础;二是让部分实践创新成绩优秀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借鉴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让本科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并承担部分基础性工作,让学生在毕业前通过实践开阔视野,提高其创新能力,为其今后继续深造、报考研究生以及加入到科研队伍奠定基础[5]。我教研室将创新性实验的开展与我校开展的大学生科研相结合,采取主动报名的方式,吸引一批在综合性实验中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进入研究生实验室参与科研工作。创新性实验通过“一带三”的形式开展,即1名教师辅导学生人数不超过3名,以保证教师有充分的时间辅导学生。学生进入实验室后,首先在研究生的指导下学习实验室基本技术。经过1个月左右熟悉科研工作基本流程,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设计课题,撰写开题报告,开始实验。学生每周一次学术会议,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在教师指导下随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正技术路线直至最后完成课题,并在教师指导下撰写科研文章。

2 分层次实验教学的效果

2.1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分层次实验教学,我校将使传统的单一验证实验改进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三位一体”的组合方式。教学效果证明,分层次实验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使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型学习、接受型学习转变为有目的的主动型学习。在以往的验证性实验中,学生往往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被动地完成实验,很少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在综合性实验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课堂内容,还需要自学尚未接触过的内容。这种主动学习比以往的“听课式教学”取得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明显更受学生欢迎。在创新性实验中,学生进入未涉足的科研领域,开始按照自己的兴趣设计课题,激发出学生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93.2%的学生表示,分层次实验教学相较以往单一的实验教学更能提高其学习兴趣。

2.2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相比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机能学实验技术,还要求学生掌握形态学实验的切片制作技术并具备基本阅片能力。我教研室作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拥有能够充分满足学生进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的各种设备。为保证教学质量,我教研室专门配备了技术人员来指导学生制片。实验室技术人员均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与教师一起完成实验教学。学期末的实验操作考试结果证明,经过了分层次实验教学的这两届本科生,其实验操作能力明显高于以往只完成了单一验证性实验的学生,考试不合格率明显降低。其中参与了创新性实验的学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全部为“优秀”。

2.3 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实验教学不只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初步科研能力的培养。在综合性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文献检索、小组讨论、结果汇报,综合性实验的过程实质上复制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过程。而进入实验室进行创新性实验的学生,其训练过程实质上已无异于研究生的科研训练。目前已有多名参与创新性实验的本科生在教师指导下,将创新性实验的成果发表于正规学术刊物,如《数理医药学杂志》、《江汉大学学报》等。很多学生已表示将在今后报考硕士研究生以继续自己感兴趣的科研工作。这种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出的学生科研积极性,有效避免了往届学生单纯为了就业或考研的盲目性。

综上所述,新型的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三位一体”的分层次实验教学在2年来的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已初见成效。与此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以及实验室硬件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改进,以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培养出适合新时代的全面发展的优秀医学人才。

[1]李清君,李文斌,张敏.改进病理生理实验课教学加强学生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63~64.

[2]沈延春,陈琼霞,李艳,等.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功能及形态学改变[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1):69~71.

[3]吴建新,田昆仑,袁国林.基础医学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大理学院学报,2008,7(4):57~59.

[4]江瑛,张立克,郝刚,等.设计性实验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改革[J].医学教育探索,2009,8(8):926~928.

[5]朱昌平,黄波,朱陈松,等.通过“三层次实验”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6(7):5~8.

G420

B

1671-1246(2010)22-0079-02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教研课题(2008211)资助项目

猜你喜欢

生理学创新性综合性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