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基础会计》的教材改革
2010-08-15四川尹丽波
四川 尹丽波
浅谈高职《基础会计》的教材改革
四川 尹丽波
本文对《基础会计》教材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教材改革的基本思路,以及教材改革的基本框架设想。
基础会计;教材改革;问题;基本思路;框架设想
教材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是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是组织教学最主要的依据,教材决定了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使用的会计教材在内容与结构体系上大多套用本科或普通会计专业教材,缺少职业教育特色,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实践能力与管理能力的会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及社会对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相脱节。《基础会计》作为会计学的入门课程,课程目标和内容设计既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会计学的基本印象,又关系到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否为其将来的系统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一本优秀的《基础会计》教材在会计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为此,我通过对国内教材存在问题的分析,阐述对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材改革的一己之见。
一、高职教育《基础会计》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理论教材与实训教材内容分开
现在教学通常是先进行理论教学,后进行实践教学,这就人为地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割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教学的效果。由于会计学科比其他学科具有更强的社会实践性,要求培养对象具备较强的会计实践操作技能,但现实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较低,产生这一问题的最大原因就是缺少与社会实际联系紧密的理实一体化教材。
(二)会计理论教材重理论,轻实务
传统理论教材在结构体系上按照先理论、后实务,理论为主、实务说明的传统模式设计,过分强调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基础会计》教材的惯用结构是开篇阐述会计的重要概念和基本理论问题,然后阐述会计实务,理论与实务的比例严重失衡,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产生消极影响。
(三)会计实训教材目的性不明确
现有的模拟实习教材大多为实习而实习。首先,部分模拟实习教材自成体系,与理论教材衔接不够;其次,教材中运用的模拟资料与会计工作实践脱节,且大多采用经过加工处理的实习材料,与实际的证、账、表原型差异较大,既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提高;再次,教材中缺少作业指导。理论教材本身缺少实际操作要求及实际操作案例,导致学生实习无从下手,使学生的实习复归“教师讲、学生记”的课堂教学模式,失去了实习的意义。
二、高职教育《基础会计》教材改革的基本思路
高职会计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于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会计工作的专门人才,要使学生在校期间系统掌握会计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重点掌握财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与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够较快适应不同行业的会计工作,能够独立从事会计实际工作。教材改革思路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遵循“实用、够用”原则
理清会计专业知识理论框架,确立《基础会计》的地位。《基础会计》应重点阐述现代会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从而使之真正成为各专业课程学习的理论铺垫与方法准备。
(二)贯彻理实一体化原则
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1.要突破传统会计教学方式。传统会计教学以文字表述业务知识,以“丁字账户”讲解会计处理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理实一体化教材应建立一种“理实相融、理实相佐”的新型会计教学方式。2.要突破理实分立。现行的理实结合方式主要是先理论、后实践的时间分立模式,这种模式有优势也有弊端,其重大缺陷在于与高职院校的教学对象不相适应。理实一体化教材应体现实践——理论——应用的结构特点,将理实融为一体,按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再运用于社会实践的认知规律加以设计。3.要突破传统教材理论体系。现行会计教材体系重理论、轻实践,应用知识主要是会计分录与“丁字账户”讲解,实训教材主要是模拟公司业务处理,与理论相脱节。理实一体化教材应体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更多地运用实际案例、实物资料、实际业务信息,通过实践归纳理论,运用理论指导应用。
(三)遵循“理实相融、理实相佐”的原则
《基础会计》教材整体结构体系框架的设置上应力求符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避免过多抽象化概念的和理论堆砌。其结构体系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会计基础理论,主要阐述会计发展与应用及会计基本核算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会计的社会环境、研究对象、功能与目标,熟悉会计核算主要方法的内容与初步运用。第二部分是会计载体与账务处理程序,以账务处理程序为主线,阐述会计实务处理的专门方法与程序,完成从分析经济业务开始的证→账→表的会计循环,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方法与技能,为后续会计课程的学习奠定认识和能力基础。第三部分是企业核算运用,通过实务案例系统演示手工操作下会计核算过程及证、账、表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促进其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升华,加快由学习型角色向实践型角色转换的速度。第四部分是会计基础工作,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基础,阐述会计工作的技术、工作组织以及会计行为的约束系统,引导学生对理论与实务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实现理实相融。
三、高职教育《基础会计》教材改革的基本框架设想
《基础会计》教材的内部结构框架应配合会计教育的阶段性目标进行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职业能力。在明确学习目的的基础上,通过实务导入、理论归纳、要点小结和实务训练,强化学生的知识积累过程。第一,在每章开始明确学习目的与重点,在论述到每节内容时,进一步强调该节的重点内容。第二,除了以文字形式明确目的外,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实际案例及实物资料引入所要讲述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带着问题展开学习,刺激学习兴趣。第三,对概念性、观点性、结论性的知识以特殊字体加以强调,突出学习重点。第四,在结尾对重点内容加以归纳总结,与开头相呼应。第五,复习思考、练习题中避免内容的简单重复,除了覆盖应掌握的知识点以外,可以提出一些有争议性的案例展开讨论,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材结构若能按上述体系设置,不仅可使学生在形象、具体、可感条件下掌握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问题处理能力与实际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会计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尹丽波,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在读研究生,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