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统筹视域下以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的探索与思考——以崇州市为例

2010-08-15中共崇州市委党校课题组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崇州崇州市

中共崇州市委党校课题组

(中共崇州市委党校 成都 崇州 611230)

灾后重建包括灾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向度的重建,是一个庞大的建设系统。灾后重建与扩大内需的关系实质为重建过程、重建预期效应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崇州市为极重灾区,经济损失惨重、精神创伤巨大。对崇州来说,灾后重建是一次历史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将灾后重建机遇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促进崇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是崇州灾后重建一直努力探索的重大问题。

一、以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的重大背景

(一)5·12特大地震的惨重损失

在 5·12汶川大地震中,崇州市 25个乡镇都发生了灾情。其中,沿山的 7个乡镇受灾严重。全市受灾人口32.16万人,占崇州 66万人口的一半。地震中死亡 74人,受伤 8775人,失踪 7人,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亿元。全市倒塌、严重受损房屋 21.3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 36亿元。文教系统损失 4.8亿元;卫生系统损失 1.5亿元;庙宇和文物古迹损失 1.4亿元;水、电、气管网和通信网络全面受损,损失约 1亿元;交通道路损毁 376.7公里,损毁桥梁 18座、隧道 1座,直接经济损失达 17亿元;旅游产业损失 31.17亿元。农作物受灾面积 2.89万亩,直接经济损失 1.31亿元。畜牧业圈舍倒塌 35万平方米,死亡畜禽 5万余头,直接经济损失约 1.1亿元。全市工业企业停产 368家,减产 75家,直接经济损失大约 5.3亿元。

(二)金融危机的巨大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外部市场需求不足、成本上升、效益下滑,影响到企业的投资意愿和能力,严重制约消费增长。我国长期依存于 70%的外贸和 36%的出口来支撑经济发展的模式已不可持续,转向内需是唯一出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信息表明:市场正趋于以“产业向内陆转移”为产业调整策略,以此扩大内陆市场需求,带动内陆经济发展。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快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切实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扩大内需上来,实现工业经济止滑提速加快发展,崇州市制定了《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工业经济止滑提速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主要包括:支持担保机构发展,增强融资担保能力;提高用地保障程度,增强企业融资能力;保障交通运输畅通,切实减轻企业物流负担;千方百计落实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扶持地方名优产品,切实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加强能源保障协调,确保企业正常生产需求;进一步加大软环境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城乡统筹试验区的纵深推进

城乡统筹试验区建设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造性探索。2003年成都市开始实行城乡一体化探索。2007年 6月 7日,成都市正式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 5月 2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并允许成都市在 9大方面先行先试:建立三次产业互动的发展机制;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创新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探索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探索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办法和途径;健全城乡金融服务体系;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等。《方案》中提到,“在重灾区建立国家级开发园区”。开发园区已确定落户崇州,名为“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园区将紧挨崇州工业园区而建,年内正式启动建设。园区建成后,至少解决 20万~30万人就业。

(四)扩大内需政策的积极导向

2008年 11月,国务院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措施,将“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列为第 7项。四川省和成都市于 2008年 11月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均将“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列为首要措施。四川省震后恢复重建大约需要 1.67万亿元资金,灾后重建进展顺利,已成为四川省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在 12000亿元的投资目标中,灾后重建工作预计将占 1/4左右。灾后重建将完成大量投资。灾后重建工作的推进,将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有助于扩大消费需求。

二、基本做法与经验总结

挑战与机遇并存,化危为机是必然选择。崇州市积极探索以灾后重建的方式促进内需扩大,一方面,通过灾后重建项目的建设,扩大生产性消费需求,重点拉动工业区的投资和旅游服务行业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凭借灾后重建中的大量用工需求,不断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启动并活跃消费市场,以此拉动经济增长。崇州市将今年定为“项目加快建设年”,已申报实施 9大类 740个省级灾后重建项目,年度计划投资 115.2亿元。崇州市运用城乡统筹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灾后重建项目又好又快地规划、立项与落实,全面展开了损毁房屋重建、基础设施重建、公共设施重建、生产设施重建、城镇体系重建、生态环境重建六大工程,力促内需不断扩大,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经济发展之路。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与方法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就是运用“系统的思维”来规划和实施灾后重建项目,将灾后重建与崇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质量提升、政治生活民主和谐、精神文化多样繁荣统一起来,将物质重建与人文重建、灾后重建与产业发展、新型城乡形态和新型管理方式结合起来。从发展方法上来说,就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人、财、物资源,运用政府主导、市场化配置、社会多方协作支援相结合的模式,提升重建的质量和效益。从体制机制上来说,就是要借助灾后重建的重大机遇,构建崇州市“四位一体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良好体制机制,使上层建筑为地方经济基础的发展发挥强大的促进作用。

(二 )主要的举措

1.科学高效地规划灾后重建。①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远近结合、分布实施,遵循规律、创新机制,优先恢复重建受灾地区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②按照组织规划、科学评估、分布实施的原则,统筹规划受灾群众安置房建设、产业发展、城镇发展,通盘考虑,合理调整一、二、三产业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完善13项专项规划。③建立健全灾后重建工作市场化运作机制,以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为原则,通过国有公司收购、利益共享等市场化手段快速推进重建。

2.住房重建与产业发展结合。重视利用既有资源,在又好又快地开展住房重建的同时,打造灾区周边的产业。崇州市 5个重灾乡镇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厚重的人文历史,以休闲避暑、温泉养生、古镇文化为主的旅游产业和以山野菜、枇杷茶、绿色蔬菜、中药材为主的特色效益农业已成为当地两大支柱产业。根据北部崇州“两区一带一高地”的整体规划布局,街子以古镇观光、深山古寺探秘为主题;三郎以九龙圣地休闲避暑为主题;文井江以温泉养生为主题;鸡冠山以高山运动为主题;怀远以冻糕、叶耳粑小吃,休闲,娱乐,购物为主题,联线成片,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打造“湿地羊马”、“青城街子、蜀山论坛”等高端旅游品牌;依托各地的农业优势资源和自然地理条件,打造枇杷茶、牛尾笋、猕猴桃、山野菜、反季节蔬菜、冷水鱼等六大产业基地,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3.全速推动工业恢复与发展。①加快停产企业恢复生产,全力做好生产要素保障。制定《灾后支持工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为工业企业提供政策、用地、融资及服务支持。建立企业需求上报制度,帮助解决资金、能源、运输等实际困难。②强化招商引资,培育新的工业增长点,加大宣传力度,消除外地投资者对地震的疑虑。开展上门招商,由市政官员带队,外派 4支小分队赴温州、广州、东莞、珠海招商。③争取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崇州设立国家级中小企业产业创业园。④优先解决在建重点项目中的遗留问题,做好重点项目的服务工作,抓好投资 15亿元的干法水泥项目,投资 28亿的全友家私三期、工业集中发展区制鞋产业园等重大项目促建工作。

4.加快恢复第三产业的活力。①出台《崇州市促进房地产业恢复发展实施意见》,制定用地、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灾害重建。继续围绕“崇阳—羊马”生态新城城市发展走廊布局,加快同中信集团的合作步伐,全面启动羊马生态新城基础设施及湿地核心区建设。拓宽房地产供应品种,重点推进上林西江等房地产开发项目,促进房地产业回升。②加快商贸服务业增长性恢复。组织受损市场、商铺恢复重建,加快商业网点布局和专业市场、休闲商业区等特色区域建设,促进餐饮、休闲、娱乐和批发零售尽快恢复。

5.促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①研究并实施病险湖河、防洪灌溉、受损电站、供水设施污水处理和水产养殖的修复、恢复、重建。针对灾后农贸业生产、受灾农作物改种补种、增间套种和受灾养殖业补栏出栏等难点问题科学决策,确保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 32.4万吨,畜禽出栏达到1600万头。②加快促进丰丰现代农业示范园、花果山生态观光农业园、羊马都市现代农业弯等重点项目建设。③针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协调服务农业产业化企业恢复生产,弥补灾害损失,组织企业加强与金融部门、农产公司进行衔接,争取资金支持,促进企业快速发展。④将农业产业化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结合。

6.大力加快社会事业重建。加快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进程,全力组织交通、教育、卫生、文化等受损公共服务设施的重建、恢复和完善,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秩序。①交通重建与产业发展结合。运用“规划升级与全面改造”的马路经济思维,编制《崇州市“5·12”汶川特大地震交通灾后重建规划》,梳理交通枢纽建设项目,按照“四个一批”(加快一批、开工一批、完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步伐组织实施,以交通建设保障灾后重建和统筹发展。首先规划了沿山应急通道,体现多通道路网网络格局,从路网的抗灾应急抢险功能上进行了规划考虑;二是客运场站建造与轨道交通拟建成为立体式换乘枢纽中心,形成无缝交通运输体系;三是交通灾后重建工作是高标准、高起点的道路升级,形成大容量的快速交通;四是增加崇州市市域内纵向快速公路布局,形成六纵六横的干线路网。②教育重建重视规划与速度。崇州市教育局与成都市教育局重建办多次研究,对重建方案进行科学规划。加强监管,保证重建工作有条不紊。调整后的中小学校点共计 51所。迁址新建 5所学校,总建筑面积 101965m2,计划投资 20393万元。原址新建 4所学校,总建筑面积 21034m2,计划投资 4207万元。原址部分新建 37所,总建筑面积 195589m2,计划投资39118万元。新方案涉及校点 46个,合计建筑面积 318588m2,计划投资 63718万元。③卫生重建以乡镇公立卫生院灾后重建和加固维修为重点。崇州市医疗卫生设施重建项目共 19个,总建设规模 88120平方米。崇州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已完成勘测、设计等工作,完成投资 5500万元;10个卫生院迁 (重)建项目已全部进场施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行政执法大队 2个项目 5月已经动工。④文化重建原则是保基本安置、基本运转和基本文化服务,将公共文化设施的恢复重建与公共文化服务和精神家园建设结合起来。按时完成文化馆改扩建,加快崇州市图书馆新建和25个乡镇文化站新、改建步伐,抓好罨画池、陆游祠等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和维护。积极推进街子唐诗韵文化体验博览区开发建设。

(三)取得的显著成效

截至 2009年 5月中旬,崇州市在住房重建、产业重建和社会事业重建方面成绩突出。

1.崇州市灾后住房重建约 71244户,其中农村 62521户、城镇 8723户,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 15.2亿元,61748户受灾群众重新住进永久性住房。确定了 25个灾后重建安置点,其中统规统建 7个、统规自建 18个。按照规划,2009年 6月 30日前,全面完成农村原址、异址重建;8月 30日前,力争全面完成所有农村住房重建,9月 30日前全面入住;城镇重建在 2009年底前基本完成,2010年 5月 12日前全面建成。农村住房重建采取原址重建、统规联建、统规统建、开发性重建和异地安置五种方式。结合农村产权改革,引进社会资金 62334万元进行开发性重建,如街子莲经安置点和凤鸣安置点,利用金盆地集团、九龙圣地公司等社会资金参与住房重建;集体建设用地异地置换,解决重灾乡镇偏远村住房重建,如鸡冠山乡蕹子村,蜀兴投资公司到街子镇从事旅游产业开发,既解决了蕹子村受灾群众住房重建的问题,又解决了街子产业发展用地的问题;鼓励受灾群众实行“1+1、N+1”联建,如三郎镇欢喜村、文井江大坪村等部分受灾群众主动结对子,腾出部分宅基地吸引城市资金联建,既解决了自身住房重建的问题,又解决了就业增收的问题;通过确权颁证的推进,农户用自家产权担保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共获得重建贷款 9122.3万元,有效破解了自建房屋中的资金瓶颈。截至目前,全市联建达1012户。

2.灾后恢复重建工业项目共 155个。目前,已竣工项目 126个,在建项目 16个,累计完成投资 95499.48万元;农业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共 18个,总投资 2.67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 9789万元;在旅游业上,崇州市与成都传媒、中信深圳、广东嘉裕等 8家企业签订协议,总投资近 300亿元,开发打造以羊马新城、街子古镇为重点的“两大发展走廊”。重点发展家具、制鞋、轻工三大产业,全力推进康奈、君健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形成“百亿产业集群”。今年一季度,工业增加值 7.8亿元,同比增长 11.3%,为灾后重建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2009年内实现园区新开工企业100家、新建成投产企业 100家;力争全市生猪年出栏达到140万头,建设水稻高产丰收示范工程示范片 10万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内达到 65家,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30亿元以上;实施“北部崇州”开发建设,加快“街子—鸡冠山旅游产业发展走廊”建设,2009年内争创街子AAAA景区。

3.2009年,崇州市实施交通重建项目 18个,预计总投资 31.39亿元;教育灾后重建项目 73个,总投资 7.96亿元,9月 1日前将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卫生灾后重建项目共 26个,总投资 3.88亿元。到 2010年,要确保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桤泉、羊马、街子等重点乡镇和灾后重建示范点、花果山观光农业区等示范区域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设施建设全面完成,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在交通项目中,鸡冠山公路、九龙沟公路、华怀路、茅草桥、川西环线、三龙路等都已全线开始施工;在水利基础设施上,文井江上游备用水源点建设项目正在编制方案,沿山 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管网施工设计已完成,生态修复水土保持项目即将启动,隆兴、羊马、街子水厂预计将完成投资 2000万元。

(四 )“1+6”的经验模式

崇州市灾后重建坚持“一切发展都是为了群众得到实惠”的宗旨。探索创新了“1+6”的模式,即“住房重建 +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生产设施、公共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生态环境建设”协调推进。对 350户以上的聚居点作了“四通八达”的要求,即水、电、路、光纤全部接通。每个安置点都达到一个社区管理中心、一个幼儿园或小学、一个卫生站、一个惠民超市、一个垃圾收集站、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体育活动场所、一个集劳动保障、社务公开、计生服务为一体的便民中心。同时由一个经济实力较强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全面推进农村环境和公共服务的提档升级。

(五)灾后重建对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

有效需求总体上可以分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部分,因此,理清灾后重建的项目建设与崇州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关系,通过经济学变量决定关系即可求解积极作用。9大类 740个省级灾后重建项目,年度计划投资 115.2亿元。其中,街子打造的 4A景区,投入 3000余万元;包括鸡冠山在内,崇州交通基础设施重建项目 18个,预计总投资31.39亿元;重庆市援建的学校、医院、道路,去年已经确定72个援助项目,总投资 14.15亿元等等,有的重建项目资金分批次注入,有的新捐款还在持续进行中,一时难以统计。此处试以交通基础设施为切入点,间接获取整个扩大内需的效应。

根据《2009年崇州市“项目加快建设年”交通重点项目计划表》,项目总投资 (含征地拆迁费)276179万元,其中工程直接投资 206221万元,资金来源:国家和省补助为 9913万元,成都市级安排 32477万元,业主 (地方)自筹 144067万元。涉及公路和客运站两大类建设。公路类:干线路网3项、灾后恢复重建公路 5项、重庆援建 3项、贮备项目 8项、农村公路 1项;客运站类 3项。项目业主由成都市蜀州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重庆交投、崇州市交通局组成。融资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企业投资建设—建成移交政府—政府分期回购”的 BT运作方式、银行融资、重庆援建、上级补贴。BT模式大大地吸引了投资者,拉动投资需求;交通规划与产业发展结合,九龙沟旅游路、鸡冠山旅游路利用沿山既有的旅游资源,支撑旅游产业发展,带动附近农民发展服务业,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拉动农村的消费需求。华怀路 (崇怀段和崇双段)定位经济命脉线,支撑工业集中区的产业升级,打通物流通道,已大大拉动沿海产业转移至崇州的投资需求,成效明显,今年 1-4月,工业园区净增 10家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企业数达到 31家;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 3.24亿元,同比增幅 45.27%;园区内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12.23亿元,同比增幅达 48.6%。

由此可以间接推知,灾后重建扩大了生产性消费需求,为工业区的招商引资和旅游服务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灾后重建中用工需求大,相应增加了就业岗位,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乡居民收入,有助于启动和活跃消费市场,对经济增长有利。

三、制约性难题

以灾后重建促进内需扩大的力度大,预期效应高。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制约性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城乡收入差距大

“在扩大内需中,投资需求的扩大是比较容易的,许多地区都在追求‘大干快上’。但是更需要我们操心的是消费需求的比例上不去。如果消费比上不去,就是说最终消费需求上不去,那内需问题的解决仍是困难的”。居民收入水平与居民消费心理是制约有效需求的核心变量。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消费水平的高低,消费水平的高低影响内需扩大的程度和范围;消费心理上,居民真实所得的增加,消费量也增加,但消费量始终不如收入增加量大,则出现消费需求不足,内需扩大相应不足。

据统计,2008年末,崇州市户籍总人口 670240人,常住人口 65.2万。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496元,比国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781元)低 4275元,比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633元)低 1137元,比成都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943元)低 5447元。城镇军民人均消费型支出 8983元,消费支出占收入的78.1%;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970元,比成都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6481元)低 511元,比兄弟区县“双流县”农民人均纯收入 (7129元)低 1159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2583元,仅占收入的 43.2%。数据表明,一方面,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民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小,呈现需求不足状态。制约扩大内需的“收入”变量的难题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很大。崇州市 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约 5526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仅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 50%。2009年第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约 3749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1828元。灾后重建涉及崇州北部 7个乡镇,占崇州乡镇总数的 28%,通过灾后重建的用工需求,以及发展服务业,解决农民就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灾区农民的收入,但增量不多,且因住房重建筹资存在部分抵消。

(二)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收入、消费是一个链条,促进就业是扩大内需的首要。崇州市劳动力资源丰富,约 43万人。其中,城镇约 12万,农村约 31万。金融危机开始到2009年上半年的返乡农民工较多,约 32340人。灾后重建吸纳的就业人员相对有限,依托重建中的 142个项目,创造用工岗位 2万余个,其中爱心岗位近 4千个,公益性岗位2500多个。自地震后,崇州市劳动保障局在全市属于就业援助范围的 3.92万受灾群众中,已安置就业 34954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并安置 2200人。工业带动就业,吸纳劳动力3万多名;截止今年 7月,解决新增就业人数 2755人,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 502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 188人,转移输出农村富裕劳动力 125683人,失地农民和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3394人。地震一年来,就业总共解决约 20万余人,不到劳动力资源的 50%。以上仅是不完全统计,不包括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两后生”群体的就业、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研究生,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三)失业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极低,社会保障任务艰巨

由于我国市场化改革中的福利分房取消,教育、医疗及养老制度不断改革,而社会保障严重滞后,城乡居民在生活保障与社会福利方面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加,消费需求一时难以释放。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是“保民生”的核心,对消费需求的扩大具有突破性意义。截止 2009年第二季度末,崇州市城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3.42万人,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 1.5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 1.1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53.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际参保人数 6.27万人,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新增参加综合社会保险 102人,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3167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1.3809万人。数据表明,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与失业参保人数、参保率极低,将严重制约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步伐;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虽已占崇州人口的 90%左右,但“全覆盖”的任务依然艰巨;城镇工伤保险尚未纳入保障范畴。

(四)对新的内需增长点的开发和利用有所忽略

需求有物质亦有文化。灾后重建,从根本上来说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文化产业的重建不能忽视。文化需求是人们在精神生活中不断对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等的学习、感受与思考的种种需要。它有众多载体,如图书馆、宗教寺院、艺术馆、电影院、游乐厅、文化艺术节等。做大做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打造文化产业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内容”,抓住文化消费热点,刺激文化消费,势必所趋。就目前来看,崇州市在文化需求的引导上存在较大的盲点。一方面,文化载体重建投入不够。另一方面,没有启动文化需求的培育工作。以电影产业为例,最近几年的国家电影产业正热火朝天地发展的时候,崇州居然没有一个像样的现代化电影院,人们难以享受电影文化带来的精彩感受,普遍采取自租盗版影碟的方式来低效满足。

四、力促内需持续扩大的对策建议

以灾后重建的方式扩大内需是崭新的课题,对地方政府提出了巨大挑战。公允地说,制约性难题有的是体制机制层面的,如收入分配体制;有的是经济层面的,如财政投入资金相对不足;有的是社会层面的,如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等等,不一而足,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政府或市场主体的责任与失误。此外,以灾后重建的方式扩大内需是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命题,要最大化灾后重建对内需扩大的作用还需借助系统性手段,将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就业、引导新生需求等并用,方可求得内需持续扩大的长久稳定效应。

(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

崇州市消费不足的根源在于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速长期落后于地方经济增速。以 2008年为例,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9112万元,增长 42.7%,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仅为 1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仅为 14.3%。因此,扩大内需首要解决的就是利用收入分配的杠杆来调节并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以此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为此,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培育和提升中产阶层⑤的收入。世界各国经验表明,中产阶层是消费群体的“主力军”,他们有较高的消费意识与较强的消费能力,是支撑一个国家消费状况处于稳定的主导力量,对扩大内需的贡献巨大。崇州市中产阶层主要有部分公务员、部分事业单位人员、工勤人员、小规模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他们在灾后重建和地方经济发展中起着中坚作用,对付出与收入的逆差已经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平情绪,消费有缩减表现,所以,应适当提升他们的收入,增加他们的消费能力。同时,也要借助政策扶持,积极培育更多的职业和人群达到中产阶层收入水平。

2.切实帮扶农村居民提高收入。据测算,农民消费每人增加 1000元,全国就能增加内需 9000亿元。首先,对国家层面上关于农民的各种补贴和救助性政策,在既有的基础上加强力度,要继续强力贯彻与落实。其次,深化对城乡统筹中增加农民收入原则的认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利用灾后重建与城乡统筹试验区建设的契机,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投入的覆盖面。再次,有步骤、有重点、分层次地移植“桤泉模式”⑥到其他具有同等纯农业性质的乡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

3.积极引导不同层次的消费。应注重不同消费层次居民的需求,对中等收入以上的层次,除了鼓励他们向生产经营直接投资,可以尝试鼓励他们进行合理消费。对于生活不富裕的普通消费者,则可以吸收更多的动力参加工程建设的方式解决就业和提收入;可以探索面向农村组织商品销售网络时建立消费信贷基金,实施分期付款的购方式;部分商品价格应该下调,特别是积压商品,对货币贬值部分则应实行补贴。

(二)提高就业率,提升就业结构和质量

灾后重建吸纳了将近 4-5万人就业,70-80%的岗位属于短期性用工,持续性难题的破解可能依赖于“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建设,它将吸纳 20-30万人就业。不过在过渡阶段,就业率是否会出现波折还有待继续观察。崇州市劳动力就业结构和质量不够乐观,对外依存度较大,且产业工人群体的收入水平不高,约 600-1200元 /月左右,除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节余较少,不利于扩大内需。存在部分的未成年人用工,他们的权益是否得到有效保障还有待分析。因此,在维持较充分就业的现状下,要有长远的就业市场分析与评估,将没有统计入就业数据库的人员排查出来,将应届毕业生、有能力有愿望的残疾人等被忽略的对象纳入到就业规划中来,并切实保护好劳工权益,帮助产业工人提高待遇。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和养老保险等关键民生领域的改革步伐

扩大内需不是简单地让人们掏钱,最根本的是要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发展和“让利于民、藏富于民”相适应的一整套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由生产过剩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针对崇州市的难题,应该采取针对性的举措。

1.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覆盖率。①针对农村养老保险,2007年 1月 1日成都市出台了“以保障农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的《成都市农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原则上采取以个人缴费为主、政府给予补贴为辅的方式,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要给予适当补助,由政府积极引导,农民以村为单位自愿参保。崇州市属于远郊县市,超龄人员按 7920元的标准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从业年龄人员以办理参保手续时城镇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所使用的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的 30%为缴费基数,个人按缴费基数的 10%按月缴纳养老保险费。崇州市目前暂时在五个乡镇开展试点,工作方案还在审批过程中。因此,新阶段要针对崇州市作为远郊区农民收入低的实际,在规划时要加大地方财政的补贴数额;加强宣传力度,增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活力;要多渠道、多形式地帮助农民筹集参保基金,对地震受灾群众要采取特殊政策。②针对失业保险,国家《失业保险条例》1998年即建立,对象是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目前,崇州市事业单位基本实现全员参保,但企业工人参保率低。崇州市产业工人数额保守估计也有 10万,要加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工人的联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增加政府补贴在失业保险基金中的比重,才能吸纳更多的失业参保率。

2.建立健全教育保险制度,强化医疗保险的管理力度。①教育保险极为重要,在城镇它几乎要占一个家庭中大半的支出,农村有的是全额支出来培养孩子。崇州市的教育保险参保人数极为有限,有待政府积极引导,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刺激教育保险市场的活力。②医疗保险逐步从 90%向 100%全覆盖,既要加大力度提早完成剩下的 10%,又要在管理上加强人员队伍的建设力度,有一支精良的管理和医疗队伍,对减低医疗风险和成本不无裨益。

(四)培育以文化需求为核心的新型消费热点

培育文化需求既需要消费观念层面的引导,也需要构建有形的文化产业载体。观念引导上要加强文化软环境建设,可依托灾后重建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强化文化氛围的型构,比如崇州特有的历史文化、抗震救灾精神文化等。在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着力构建产业载体,既要有专项资金投入,也要有多样性的硬件设施建设。

1.传统文化场所打造升级。依托文化重建,重塑图书馆、电影院、文化艺术馆的功能和作用。竭力打造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在管理人员的配置、图书多样购买、电子阅读的开发等方面狠下功夫;可依托大型的电影公司,共同开发和建设崇州市电影产业,使之与国际国内接轨;文化艺术馆在政府进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可进行市场化、产业化改革探索,允许多样性、丰富性的文化团体形式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2.建构新型文化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与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场所与网络。扶持建设乡镇宣传文化站、专业剧团、基层图书馆 (室)和农村电影队。特别重视农村文化体育设施的科学合理配置。

3.将文化作为产业来打造。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充分利用当前中国文化产业良好的回报率与投资环境,可以尝试发放文化消费券,可进一步拉动文化市场需求。竭力打造文化产业链,搭建电视、网络、出版发行、文化产业主题公园等文化衍生品的发展平台。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文化消费,拉动文化内需。出台减免税收政策,鼓励国有地方文艺院团在国内市场多演出、多活动,提高其竞争实力与票房收入;另一方面,出台价格指导政策,稳定、降低舞台艺术精品剧 (节)目演出票价,使工薪阶层及普通百姓能够看得起大剧目、大制作,以此扩大演出市场、增加票房收入。

猜你喜欢

崇州崇州市
崇州市:六项措施促进就业创业
崇州市推进医养结合产业发展的探索
崇州市:当先锋扛红旗 重实践办实事
崇州市:扎实做好援企稳岗和稳就业工作
崇州市医保局“三步骤”积极推进贯标工作
崇州市医保局“三瞄准三抓实”贯彻落实《基金监管条例》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化建设初探
——以四川省崇州市“费随事转”改革为例
《健康崇州》创出宣传新模式
庚寅冬游崇州怀放翁
放翁逝世八百年崇州致祭有怀(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