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大部切除术后健康教育的体会
2010-08-15孙敏
孙敏
胃大部切除术是外科治疗胃癌以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常用方法[1],但手术切除了幽门括约肌,使胃的容量减少甚至改变了正常的解剖生理结构,术后由于胃肠道功能紊乱容易发生并发症。该手术对患者的打击较大,患者往往伴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加强胃大部分切除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2]。我院自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以来,对胃大部分切除患者加强了健康教育,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肠功能的恢复,减少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效果理想,现简述如下。
1 术前宣教
自患者入院即进行健康宣教,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积极给予心理疏导,细致、通俗地给患者讲解相关医学知识,耐心说明各项检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等,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理以及护理。主要有以下措施:
1.1 心理护理 理解和关心患者,减轻患者的焦虑与恐惧,对于情绪过分紧张者,适当给予镇静剂[3]。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和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
1.2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选择富于营养、易消化、无刺激性的少渣软食、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少食多餐。胃癌患者,尤其是伴有出血或梗阻的情况下,经常由于食欲减退摄入不足,消耗增加导致营养状况欠佳,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和饮食习惯合理制定食谱,梗阻严重者禁食,根据医嘱补充能量。手术前1 d嘱患者进流质饮食,术前12 h禁食,4 h禁饮[4]。
1.3 胃肠道准备 向患者讲解胃肠道准备的重要性,术前晚清洁灌肠,术日晨留置胃管抽尽胃内容物,合并梗阻者术前3 d内每晚用300~500 ml生理盐水洗胃,以利于手术的进行。
2 术后指导
2.1 心理指导
2.2 体位与活动 全麻清醒过后采用半卧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取半卧位与早日活动有利于呼吸、循环,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肠粘连和尿潴留的发生,还能促进切口的愈合、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血压平稳,患者清醒后取半坐卧位,术后1 d可坐起,2~3 d可协助患者下床活动。
2.3 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胃管的重要性,妥善固定保持通畅,勿扭曲、折叠、受压,更不能随意拔除,另外告知患者及家属正常时,术后24 h内可从胃管内流出少量暗红色或咖啡色胃液,一般不超过300~600 ml,量逐渐减少,且自行停止[5]。若术后24 h内胃管内流出大量鲜血,则可能吻合口出血,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处理。术后3~4 d胃液量逐渐减少,色正常,肛门排气,腹胀消失时则可拔管。
2.4 饮食指导 术后禁食。肠功能恢复后,当日可进少量温开水,每次20~30 ml,2 h1次,如无不适,次日可进50~80 ml流质饮食,第3天给100~150 ml流质饮食,第4天可进少渣低糖半流质饮食,3~4次/d,2周后可进软食。
3 术后并发症的指导
3.1 倾倒综合征 若患者进食后,尤其吃甜食后10~20 min,出现上腹痛、心慌、出汗、无力、呕吐,以致虚脱腹泻等症状,可能为倾倒综合征,此时,平卧数分钟可缓解,早期倾倒综合征主要知道患者通过调整饮食减轻症状。
3.2 吻合口瘘 若术后1周仍感腹痛,持续发热,并可看见自切口流出较多液体和胃内容物,则提示发生了吻合口瘘。此时,应持续负压吸引漏出的胃肠液,并保持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涂氧化锌软膏加以保护,以防肠液腐蚀皮肤。
4 出院指导
出院指导的主要内容是饮食和活动,嘱咐患者饮食要有规律,术后1个月内应少食多餐,宜选易消化、无刺激性、少渣软食,注意补充铁剂和维生素。以后视身体情况而逐渐正常进餐;出院后1个月内需休息,但可自理生活,2个月后参加轻劳动,3个月后可根据自己情况从事轻便工作。另外要提醒患者按时复查。
5 结语
通过对患者执行以上系统的健康教育,我院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有了信任感,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实施的系统化整体护理。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4-392.
[2]王翠玉.消化性溃疡患者护理现状.现代护理,2003,9(12):980.
[3]袁俊生,詹文华,汪建平.胃肠肿瘤患者营养不良与营养支持.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11):650.
[4]吴萍,李德兰.消化性溃疡的饮食指导.实用护理杂志,1999,13(9):484.
[5]王崇文.消化性溃疡的抗幽门螺杆菌与抑酸维持治疗.中华消化杂志,2002,2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