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积极老龄化”的战略思考——加强社区老年大学的建设

2010-08-15宋广文

战略决策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积极老龄化老龄老年人

宋广文 王 静

一、中国老龄化的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一种全球性的不可避免的人口发展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人口老龄化是老年人在人口中比例提高的过程或人口平均年龄不断提高的过程[1]。根据联合国有关标准,一个国家60岁以上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该国人口中的比例分别超过10%和7%表明这个国家进人了老龄社会的阶段。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截至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亿5989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2%,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亿956万人,约占总人口的8.3%[2]。全国老龄办预测,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在2014年达到2亿,2026年达到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峰值4.37亿。21世纪上半叶,中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1/5[3]。老年人口的这种规模是世界人口大国史上前所未有的。所以,如何应对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重大社会问题。1995年我国把终身教育制度确定为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之一。终身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教育思潮强调教育不是仅限于学校某一特定阶段的活动,也不是某一部分人所拥有的特权;教育贯穿于人生的每个阶段,并且包括社会的每一个成员[4]。终身教育理念对促进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实现一个积极而且成功的老龄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必将带来老年教育需求量的快速增加。另外,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层次不断提高,必将不断增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老有所养”的问题必将让位于“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二、加强社区“老年大学”建设,实现“积极老龄化”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老龄化”,指出老年人应具有参与意识,要积极面对晚年生活。作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资源,他们可以通过社会参与来提高晚年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为社会继续发挥余热,并尽可能长久地保持生理、心理、智能等方面的良好状态。每个国家要根据老年人的需要、愿望和能力,努力创造条件,使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作用[5]。老年教育正是人口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提高老年人口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应对战略。2002年马德里世界老龄大会通过的《国际老龄行动计划2002》强调指出,“通过发展老年教育来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在于提升发展中国家老年人的谋生能力和发达国家老年人的生存发展能力。目前在发展中国家有很大一批认字和识数能力处于最低限度的人,现已进入老年期,这种状况使他们的谋生能力受到限制,从而可能影响他们享有的健康和福祉。”“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必须制定并保证终身获取教育和培训之机会的政策,继续教育和培训对于确保个人和国家的生产力都是绝对必要的[6]。”不仅如此,发展老年教育也是促进老年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使老年人在社会发展和继承民族优良传统文化中充分发挥作用,实现良性的世代交替,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而帮助老龄人口“老有所为”,保证他们身心健康,把自己的潜力和智慧挖掘出来贡献于国家和社会,无疑是一件继往开来、承前启后,使老龄人口与国家社会双双得益的大事。学术界有关老年问题的大量研究也表明,老年教育是影响老年人个体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稳定社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讲,老年人对社会的积极态度也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子女,所以,加强老年人的教育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在我国老年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社区老年教育因其便利性、低成本性、可及性、以及灵活多样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受到老年人的青睐,参加社区学习活动的老年人已经远远超过了在老年大学接受正规课程的老年人,社区“老年大学”正逐步成为发展最迅速、最重要的老年教育形式,也是发展老年教育的有效途径。社区“老年大学”关注人的教育需求的满足,并且吸纳各种社会资源,营造有利老年人生存发展的环境,提升老年人的自主意识和自助能力,最终实现老龄群体与社会的良胜互动和共同发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社区已经逐步成为新的社会控制和整合的主要而且必要的载体。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退出职业领域,回归家庭,社区是他们生活时间最长、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场所,因而社区“老年大学”也就有了更加特殊而又重要的意义。综合各地社区老年教育的实践结果,社区老年大学是契合中国老年人口特点和教育需求,能够有效保障老年人口受教育权利,改善老年人口生存发展现状的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

三、我国现有老年大学的发展特点

从中国老年教育的发展来看,1983年专门为退休老干部开办的山东济南老年大学是中国现代老年教育的起点。随着老年教育事业受到社会和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老年大学已经面向所有老年人,老年教育实践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目前全国许多地方已初步建立了覆盖市、区(县)、街道(镇)、居委会(村)老年教育的四级办学网络。据民政部的统计,截止2006年底,全国开办的各类老年教育学校达到3.7万个左右,有383万中老年人在这些场所接受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综合来看,我国老年大学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和特征:

(一)四级老年教育办学网络已初步建立,老年教育由大中城市向农村延伸,同时政府的作用也日益加强

我国大多数地区已初步建立起市、区(县)、街道(镇)、居委(村)四级老年教育的办学网络。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老年人对了解国家大事、学习科学技术知识、丰富晚年生活的欲望日益迫切。在各地基层政府的支持下,农村老年学校发展日益加快。统计资料表明,农村老年学校增长速度快于城市已经成为当前老年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但是根据一些地区的调查显示,市、区二级的条件相对较好,而街道、社区以及一些农村的老年学校由于没有专项经费,加上场所等基本条件的限制,有不少是形同虚设。所以老年教育作为非赢利性的社会福利事业,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中国的老年教育要发展,政府的作用必然日益增强。政府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兴办各种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在发展老年教育事业的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呈现多样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为使更多老年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使行动不便和居住地离老年学校比较远的老年人和大部分农村的老年人也有学习的可能,上海、北京、浙江等地相继开设了老年电视大学,利用电视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势进行老年教育。老年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的三大需求,一是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二是职业技能提高的需求,三是自我发展的需求[7]。老年教育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观念,利用现代化手段和设备满足不同居住地和不同文化层次的老年人学习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主要需求将逐渐向职业技能提高和自我发展的需求发展。因此,原有的书法、国画、舞蹈、花卉等颐养娱乐型的课程已不能满足当代一些老年人的需求。为此,许多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都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增设了现代科技、计算机、法律、财会、金融、英语等应用技能型的课程和自我发展型课程。而且,随着老年教育课程的多样化,适合老年人特点和兴趣的学习形式也日趋多样化。老年教育将逐渐成为活跃人际关系、关心社区、关心国家和世界和平的纽带。

总的来看,我国老年教育的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社区“老年大学”的教育形式将会成为我国老年教育发展的主力军。

四、加强社区“老年大学”建设的措施

社区“老年大学”主要强调赋权增能[5]46。社区“老年大学”是以老年人为教育实践主体,以满足老年人需求为目的,以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改善为最终评价尺度的为老公共服务。因此,在教育中赋权,增强教育对象的生存发展能力即成为社区老年教育以人为本目标实现的路径和选择。社区“老年大学”把老年人作为有潜能的社会个体或群体,以自主、自助和潜能开发为原则,培养其科学的思维方式,唤醒其权利意识与主体意识,并为其提供生存发展能力的策略、理念和技巧学习机会,引导他们从自我处境出发,争取多元层面的介入和社会资源的协助,从而使老年人和准老年人逐步获得或增强对生命的控制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有效改善。尽管我国的社区“老年大学”因其地域性、群众性、开放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在各地蓬勃开展,但是,由于社区“老年大学”建设从总体上看还处在起步阶段,一些社区“老年大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规模小、档次低、功能单一、过于形式化、教学不规范等,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依然不相适应,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改进。针对这些问题,现提出以下几点加强社区“老年大学”建设的建议。

(一)继续建全四级老年教育网络,发挥市、区、县老年大学的示范作用,实行资源共享,拓宽社区“老年大学”建设的路子

社区办学是解决老年人就近就便上学,提高入学率的必由之路。有条件的社区可以依托市、区、县办得好的老年大学作为分校。倡导“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各具特色”的办学理念[8]。也可采取同高校和其它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在社区设立教学点等方法解决社区办学力量的不足。

(二)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寻求老年大学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

老年教育作为一项公益事业,需要政府精心呵护,大力扶持。国家和政府对于社区老年大学资源的投入相对滞后,因老年教育受惠的老年人仍是少数;而且老年大学活动侧重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对于通过教育开发老年人的潜能,提升他们的生存发展能力的认识与实践都相对欠缺。所以政府应把老年教育纳入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中,明确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有计划、按步骤建设社区“老年大学”,逐步解决老年教育的场地、校舍、设备问题,不断扩大规模,改善设施,增加经费,增加办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在政府加大对老年教育投入的同时,在老年教育的筹资上,也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采取经费来源多元化战略,在政府支持的基础上,通过立法确立老年教育发展的资金保障。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团体的力量,形成社会资助老年教育的良好风尚。另外,也可以进行市场机制的探索,对部分教育实施少量的收费。

(三)突出老年教育中老人的主体性,增强其生存发展的能力,提升其生命价值

老年教育的主要特征一是主体的公益性,二是参与的广泛性,三是消费的低偿性,四是内容的休闲性,五是种类的多样性[9]。老年教育是一种完善人、升华人、提高老年群体素质的教育,它融教育、教学、活动于一体,其目的是为了满足老年人求知、求乐、求健、求为的需求。我国老年教育已经发展了20多年,老年人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已经初露端倪,但是,目前大多数老年教育在办学模式、管理模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还没有充分体现老人的主体性。老年教育不属于正规教育的范畴,老年人的教育、学习应该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发展老年教育上,应该吸取国际经验,以老年人为主体,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实施管理、开展教学和设置课程。如在老年教育管理上,实施民主管理,强调学习过程的分享、讨论和参与;在课程设置上,以老人的兴趣和选择为主,主旨在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众所周知,老年人是一个差异性很大的群体,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经历、家庭环境及志趣爱好,使他们的学习动机也不尽相同。但是,我国目前的老年教育形式比较单一,课程设置也比较程式化。因此,老年教育的课程内容要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应涉及文化知识、医疗卫生、体育保健、技能训练、家庭生活、情趣培养等多个方面,同时,也要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要灵活设置课程。

总之,老年群体是社会的有机构成,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个老年人都关系着两三代人,牵动着一个甚至几个家庭,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状况,对社会的影响甚广。正所谓“老人安则家庭安,老人乐则社会乐”。 而社区“老年大学”本着“老有所学,增长知识;老有所养,健康长寿;老有所为,余热生辉;老有所乐,欢度晚年”的原则,在办学过程中必将创其所需,扬其所长,帮其所乐,圆其所梦,助其所为。

[1]邬沧萍,姜向群.老年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0 6:5-6.

[2]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09-02-26.

[3]全国老龄办.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R].2006-12-12.

[4]陈乃林,孙孔鼓.终身教育的一项紧迫课题—关于我国老年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1998,3.

[5]王英.中国社区老年教育研究[J].成人教育,2009(2):4 4.

[6]陈国梁.积极老龄化研究[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7.

[7]彭燕.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与特征[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2).

[8]重庆市老年大学理研会.促进社区老年教育发展之对策[J].老年大学,2 0 1 0(3).

[9]高志敏,李洁.上海老年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老年大学,2 0 0 7(3).

猜你喜欢

积极老龄化老龄老年人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酒店营销创新研究
“积极老龄化”中的社区居民自治与社区邻里网络的构建
积极老龄化视野下的老年体育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