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技术标准战略 夯实四川产业发展基础

2010-08-15左泽华何心益

决策 2010年3期
关键词:技术标准标准化标准

左泽华 何心益

步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来势迅猛,各国经济即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全球经济竞争的实质是主导经济发展的科技实力的竞争,落实到产业发展和国际产品市场上,又主要体现在左右国际经济市场秩序和贸易规则的标准竞争上。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保全自身的市场占有,拼命打压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他们所采用的手法,就是左右国际标准的主导权、控制权,利用其发达的科学技术,不遗余力地将本国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并以相应的名目众多的标准和技术法规作为限制别国产品进入的准入门槛,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从而通过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

为实现四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在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上下功夫。必须力争主动,从容应对国际标准领域的新挑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将技术标准战略与人才战略、专利战略并列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三大战略。胡锦涛总书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论述中指出:“要加强重要技术标准制定的指导与协调”。温家宝总理曾在全国质量工作会上强调指出:“要及时跟踪和掌握国外先进标准情况,主要标准要符合国际标准,鼓励企业制定具有竞争力,高于国家现行标准的企业标准,经过努力要有一批叫得响的标准成为国际标准”。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和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对标准化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为将四川建成西部经济大省、强省,必须紧密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部署,努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推进标准化技术创新,提高标准化总体水平,提升产业发展素质。及时把握机遇,坚持标准化工作“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全局”的方针,以标准为手段,为“四川造”产品更好进入国际国内市场保驾护航。

一、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技术性贸易壁垒(T B T)因其名义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复杂性,方式上的隐蔽性,手段上的灵活性,正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为突破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对四川省产品出口的制肘,促进全省对外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努力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紧密融入国际标准化行列。

一是积极跟踪国外技术标准更新动态。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发达国家掌控着重要高端产品的标准制定权,标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我们必须加强国内外重要产业和主控产品标准对比分析,大力推动国际标准的采用,特别是最新标准的及时采用,要切实避免已过时的标准的采用,优势出口产品尽可能采用国际最新标准或实施超过国际标准的自主创新具有知识产权的自制标准。

二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加强标准化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主动参加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活动,努力争取承担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秘书处工作,以多种形式使四川省具有的技术优势为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认可。

三是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外技术法则和标准制修订的动向和实施情况,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深入研究对四川省出口产品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外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适时提供应对策略,迅速为企业提供最新技术贸易避垒信息,建立技术性贸易措施(T B T)预警机制,提高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避垒的水平。

二、应对挑战,突出重点,及时制定重要产业和行业地方标准

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协调配套的四川省地方标准体系,切实搞好具有四川产业特色和与民生休戚相关的主导产业标准、产品标准、管理服务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必须坚持“标准先行,标准先进,标准先导,标准配套”的方针,以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先导,以技术标准为纽带,切实加强标准化技术创新,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川造”标准,建立起与四川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相适应的产业标准体系。

(一)切实搞好具有四川特色的高技术产业标准体系研制工作

四川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核应用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高科技领域具有突出优势,不仅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且为我国“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为神舟六号等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升空并安全返回地面,以及为我国“枭龙”等新型歼击机研制成功,为我国国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要在具有四川后发优势的高技术领域抓紧产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一是紧密配合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照国际国内已有标准,按照空白标准补上、落后标准跟上、新生标准快上的原则,迅速组织相关大学、科研单位和专家切实研制完善核心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制造,应用软件与计算机、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技术、人工智能、数码技术、光导纤维、激光技术等电子信息高技术产业系列技术标准,以标准引领四川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大踏步前进。

二是密切关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切实组织优势技术专家团队、抓紧研究制订生物遗传育种、胚胎移植,微生物农药,生物发酵食品,生物新医药产品,生物治疗技术,生物新能源,环境生物工程等生物产业技术领域的产品、产业标准,以引领四川省生物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状大和形成规模。

三是紧密围绕四川省独具优势的钒钛新材料,纳米稀土新材料以及其他金属复合新材料,高分子材料,医用特种功能材料,超大容量信息储存材料,风光互补新能源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发展,切实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将已取得的科技成果进一步评估量化转化为具有先导性、先进性的产业及技术标准,促使四川省新材料产业更快更好发展,迅速形成产业优势。

四是充分发挥四川省核技术领域的技术优势,迅速组织优势专家团队抓紧制定完善核电站设计制造,核电装备制造,核燃料生产等核动力产业标准,以及同位素制品加工,核辐射加工,射线检测、核医学、核农学等非动力核技术产业标准,并提出国际标准提案,力争在国际核技术产业标准制定工作中占有一席之地。

五是进一步提升四川省在新型飞机研制中的实力,切实组织技术力量抓紧研制完善飞机设计、整机研发制造、机载设备等方面的产业技术标准,为建设全国一流的航空产业打造基础。

(二)建立健全四川特色农业标准体系,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素质

围绕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抓紧组织研究制定完善特种水果、优质苗木、特色花卉、道地中药材、草食性牲畜、家禽、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标准和生态农业标准以及新农村建设标准,形成配套的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标准体系和管理标准体系,并加大示范推广力度,使标准化在推进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进一步优化工业标准结构,以标准为引导,推进四川传统工业转型升级

紧密围绕四川省工业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以现有科技成果为基础,进一步提炼,形成系列完善配套的装备制造,钒钛钢铁、汽车、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等八大产业的标准体系,并加大对工业园区企业标准制定及产品采标的指导,努力提高标准化水平。围绕全省“打造 9个战略产品,壮大 6大优势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强化 5大共性技术应用示范,推进 8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施方案,切实加强与项目实施主体单位的指导勾通与合作,及时提供技术创新成果的标准应用指导,使标准真正成为引领四川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发展方式由资源推动型向资本、技术、标准推动型转变的新航标。

(四)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大服务业标准化水平

抓紧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服务标准化工作机制,加强服务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在交通、旅游、金融、保险、邮政等传统服务领域的推广应用,规范行业秩序,提高服务水平质量,加大对咨询业、物流业、会展业、连锁经营业、软件外包业、电子商务业、创意产业等与生产制造和大众消费密切相关的新型服务业领域的标准研制,促使四川省服务业沿着标准化、规范化方向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五)切实加强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安全生产、绿色生产等相关地方标准制定,为构造和谐四川提供标准化支撑

为有效解决四川省人均资源相对不足,能源短缺,以及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形成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益和忽视安全生产、清洁生产等问题,必须抓紧制定各行业保护环境,维护生态,节约资源,确保职业健康,生产安全的绿色清洁生产的相关地方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为建设和谐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

一是围绕实现工厂“三废”达标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切实制定清洁绿色生产标准以及澡声污染控制标准。

二是针对农业生产中的白色污染和农村点污染源的治理,抓紧制定相关的地方管理标准。

三是紧密围绕降低工农业生产中各种资源消耗的目标,切实研究制定集约化使用土地资源,集约化开发地下资源等相关标准。重点加强工业节能、交通节能、建筑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有关标准的制定。抓紧研究生产环节中废弃物回收利用,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相关标准。

四是紧密围绕建立健全确保安全生产的制度性约束机制,及时制定规范化的生产流程设计、过程管理及控制、事故预防、风险预警等方面的安全生产及管理控制标准。

三、统筹协调,强化措施,建立完善标准化工作协同运行新机制

为有效发挥标准化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必须在标化意识观念上有新突破,工作部署上有新举措,形成政府统一领导下,部门分工合作,企业主动参与,社会积极响应的标准化工作新格局。

(一)切实提升全社会标准化意识,营造强烈的标准化社会氛围

首先是各级领导和企业领导必须在标准化认识上有新跨越,在标准化观念上有大突破,牢固树立促进四川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由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作为引领的理念,将对标准化的认识提升到党中央、国务院与省委省政府所强调的高度上。

二是努力营造标准化的社会氛围,深入开展标准进机关,进工厂,进农户,进课堂,进商场,进社区,进景区等活动,强化标准化的全民宣传教育,努力形成全社会学标准,懂标准,用标准的社会氛围,切实提升公众对标准化的知悉程度。

(二)切实加强标准化创新能力建设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以需求为导向,加大对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切实引进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大力吸引紧缺人才。以提高效能为目的,优化现有标准化人才结构和管理机制,在重大标准化领域实行首席科学家制度或学科带头人制度。以市场为导向促进标准化人才资源整合配置,以政策为保障,构建群贤毕至的人才“洼地”。

二是加强标准化创新体系建设。通过聚集人才,整合资源,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为支撑,以检验机构,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和社会技术中介为骨干的标准化创新体系。

三是统筹部署人才战略,专利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的配套实施,形成相辅相存,互为依托的有机整体,精心组织,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发挥三者在建设创新型四川的整体功能。

(三)加强领导建立部门协作和政事政企整体联动机制

要建立在省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分工协作,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和企业科研单位主动参与积极配合的标准化工作新机制。应建立由省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的各部门领导参加的全省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研究标准化推进工作中有关协调配合问题。要特别重视科研项目与技术标准项目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尽快建立全省重大科技专项与技术标准计划互动配合的协调机制,产学研结合的标准研究和制修机制。应将重大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相关产业中的技术标准,应大力鼓励高校、科研单位的现有成果通过标准这个桥梁转化为生产力尽快形成优势产业,把成果的市场潜在需求通过量化、评定转化为技术标准,积蓄发展后劲,聚集后发潜力。

(四)及时制定出台推进标准化工作的配套政策

应对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主动承担国际、国家标准化技术组织秘书处工作,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以及在标准化创新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有效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采标企业,对自我投入制定和实施具有显著社会效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公益性标准的企业应由政府给予奖励和税收优惠。

应建立保障标准化工作有效运行的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标准化投入保障机制。应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功能将标准化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年增加专项投入。应为通用安全、健康、环保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标准制定与实施,为新兴产业、前沿高科技产业的技术制定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

猜你喜欢

技术标准标准化标准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标准化简述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对特高坝抗震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探讨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