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善哈尔滨市经济发展环境的对策建议

2010-08-15夏焕新

决策 2010年3期
关键词:哈尔滨市部门环境

夏焕新

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环境的好坏对于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一位经济学家所说:和谐文明的发展环境是一种资源,是竞争力,是生产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成在环境,败也在环境。

一、哈尔滨市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

经济发展环境是一个地区管理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的综合体现,直接制约和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经济发展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即“硬环境”(含基础设施环境),社会环境即“软环境”。哈尔滨市的“硬环境”优势不明显,“软环境”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

(一)思想保守僵化,缺少大局意识

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府,哈尔滨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上热下冷、上活下死、上急下怠、中层梗阻、基层板结、力度递减、效能低下”的现象。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和措施,可是在落实过程中经常出现传递到相关部门开始淡化,到了基层部门已经变冷的问题。在事关全局与局部利益问题上,一些部门存在着严重的错位,缺乏大局意识和责任观念。对上级部署的工作,只要有利的就争,麻烦的就推,合口味的就办,不合口味的就拖。

(二)行政效能低下,工作措施不力

近年来,有关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冷、横、硬、冲,索、拿、卡、要等不正之风渐少,但是消极懈怠,不作为现象抬头,一些部门和单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重复检查等问题屡禁不止,致使许多工作有部署无落实,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得不到惩处,严重干扰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损害了居民百姓的利益。

(三)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弱,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治理

综合经济实力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环境的基础和构成要素。从全国 15个副省级城市主要经济指标对比来看,哈尔滨市几乎都排在比较靠后的位置。中科院《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数据显示,在全部 61个城市指标评价中,哈尔滨的制度竞争力排名第 60位;政府管理竞争力排名第 57位。哈尔滨市上述排位不仅远远落后南方众多大中城市,也落后东北地区的沈阳、大连、长春等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也不容乐观,目前哈尔滨市被西南、西北、东北总面积达 9.4万亩的三大沙化带包围,东北方向韩甸镇的沙化地距离哈尔滨市仅 20公里。在城市绿化方面,按照国家园林城市目标的要求,哈尔滨市绿化面积还差 3000多公顷,绿地面积还差 2300多公顷。2008年哈尔滨市各项绿化指标在全国 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在最后一位。

(四)政策制度不够严明,法律秩序受到严重挑战

近年来,政策环境、法制环境仍然是哈尔滨市经济发展环境中的薄弱环节。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存在两大障碍:一是体制性障碍。一项政策多个部门都可制定,形成多头管理、多头审批的问题。行政执法过程中,部门利益放大化,政府权力部门化、个人化、私有化。执行公务时,考虑部门利益多,考虑整体利益少,有的为了部门利益不惜牺牲整体利益。二是思想性障碍。通常表现是:怕失权、怕失位、怕失利。利用权力雁过拔毛、吃拿卡要、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一个企业还在成长中就恨不得能下个金蛋,收费、执法蜂拥而至。一些部门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权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一些行业和部门保护主义严重,外来企业与本市企业发生法律纠纷,常常得不到公平待遇,严重挫伤外来投资者的积极性。公民法制意识淡薄,遵法、守法的观念还不强,在城市拆迁和土地征用过程中漫天要价,“私建滥建”情况十分严重,特别是一些政府投资项目,更是一些人眼中的唐僧肉。

(五)政府服务意识不强,社会服务环境有待改善

服务环境的建设是哈尔滨市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一环,是塑造哈尔滨形象、展示哈尔滨文明的重要手段。哈尔滨市在社会服务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部门信用意识不强,信用度很低,招商时好话说尽,项目到手后不兑现承诺,重前期招商,轻后期服务,对外资企业“只管摘果,不管栽树”,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严重损害了地方政府的形象。有的投资者伤心地认为:“哈尔滨城市没有亲切感、办事没有方便感、生活没有舒适感、投资没有优越感、赚钱没有安全感”。个别部门服务不到位,而“养人收费、收费养人”的现象仍然存在。时间观念、效率观念、机遇意识淡薄,行动迟缓,手段方法不新不活。这些都是造成哈尔滨市服务环境差的重要原因。

二、改善哈尔滨市经济发展环境的对策建议

着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是哈尔滨市实施“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城市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因为环境是一种氛围,环境是一种体制,环境是一种条件,环境是经济社会素质的综合反映。要实现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我们这座城市就必须形成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树立环境意识

一是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的意识。我们总可以看到,作为边陲重镇,我们这里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领先,而南方一些人多地少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却很高。由此可见,自然资源不是发展的决定因素,环境才是最大、最好、可持续利用的最好资源。二是树立环境就是先进生产力的意识。当今社会的竞争,说到底是环境的竞争。良好的环境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融入到生产力的各个方面。三是树立环境就是竞争力的意识。一个地方综合竞争力的强弱最终取决于这个地方的发展速度快慢和发展质量好坏。优秀的企业家看重的是政务环境、信用环境、人文环境等经济发展环境。其中的核心因素是看人,通过看一个地方政权机构的工作人员、看这个机构整个群体综合素质高低来衡量这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我们要用最优的环境来落实发展这个硬道理。

(二)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监督职能

加强宣传和政策引导是提升哈尔滨市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利用媒体大力宣传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和优势,宣传哈尔滨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实力。同时,开通政务监督热线,畅通普通群众与政府交流沟通的渠道。把群众监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舆论监督,纪检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进行曝光、及时惩处。充分发挥哈尔滨市现有的“书记、市长热线”,对百姓反映的问题要采取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要加大“民主行风评议”活动的力度,公开评议结果,确保哈尔滨市经济发展环境健康、和谐、有序。

(三)创造良好环境,吸引外商投资

经济发展环境代表着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执政形象,反映出政府各部门的工作作风和干部队伍的素质。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降低税费,清理收费项目。二是大力缩减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三是降低中小企业创业门槛,拓宽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的空间和领域。四是加强对企业负责经理的培育体系建设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五是引进优势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培植产业集群。事实证明,哪里环境好,哪里就会形成强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就会形成优势明显的“洼地”效应,就会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哪里环境不好,不仅外地投资者望而却步、难以光顾,就是本地经商者也会纷纷“出逃”,各种资源也会大量流失,必然导致发展停滞,环境建设直接决定着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四)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哈尔滨市要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就应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来规范政府和企业的行为。政府如果没有法律制度的规范,就容易滥用自己的权力;企业如果没有法律制度的规范,就容易在利益的驱动下违规经营。因此,我们要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起一整套的激励约束机制,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改善哈尔滨市的经济发展环境。

(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服务意识

各级职能部门要维护企业利益,竭诚为企业办事,致力于企业“要我服务”到“我要服务”转变的创新实践。建设以“亲商、安商、富商”为基本理念的服务环境,构筑新的竞争优势,使政府部门真正成为能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平台。学会按国际惯例办事,提高服务质量。形成人人都是哈尔滨形象,事事都关哈尔滨环境。从每一个人做起,从每一件事情做起,人人为改善哈尔滨市的经济发展环境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哈尔滨市部门环境
哈尔滨市天丰工具研究所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
7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