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德镇历史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刍议

2010-08-15蔡定益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3期
关键词:瓷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景德镇

蔡定益

(景德镇陶瓷学院思政部 江西 景德镇 3334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四门课程之一,本人身为景德镇高校的思政教师,现就景德镇历史文化融入《纲要》教学作一论述。

一、景德镇历史文化融入《纲要》教学可行性分析

(一)符合中央文件精神

景德镇历史文化融入《纲要》教学符合中央文件规定的爱国主义教育方针。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8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要“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中共中央1994年8月发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也指出:“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纲要》作为高校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理所当然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根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非常广泛。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自然风光到物产资源,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瑰宝。要善于运用国情资料,并注意挖掘和利用各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景德镇历史文化作为地域历史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可资利用的重要素材。《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即指出要“把有关的历史事件、英烈事迹、建设成就编入党课、团课和职工轮训教材、学校的乡土教材,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中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要求“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实行免票”。

景德镇历史文化融入《纲要》教学符合中央文件规定的《纲要》课教学内容和目的。中宣部、教育部2005年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要“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宣部、教育部2005年3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进一步指出《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毫无疑问,景德镇历史文化作为地域历史文化与国史国情有密切关系完全可以融入《纲要》课之教学。地域性并非仅有局部性、地方性的特点,而是与全国性紧密依存,全国性历史是对各地地域历史的提炼与综合。地域历史文化往往是全国历史文化的缩影,国家的整体历史文化在空间上来说体现在一个个具体的地域之中,通过地域历史文化可以更加深刻地透视和感知近现代中国历史。

(二)有利提高学生兴趣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效果不佳、学生积极性不高的情况,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兴趣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针对现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力争在几年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情况有明显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将景德镇历史文化融入《纲要》教学能够起到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教学吸引力、感染力的作用。

本人任教于景德镇的一所高校,这座城市是本人授课对象的学生四年大学时光将要渡过的地方,而且作为一所地方高校,该校生源相当一部份来自景德镇本地或周边地区。《纲要》课涉及大量全国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学生难免产生心理上的距离感,易觉枯燥乏味,产生厌听厌学情绪。历史教学中史实与学生联系越紧、距离远近,学生就约有亲近感,兴趣越大,教学效果越明显,人的认识规律往往由近及远,对身边和比较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兴趣,在这方面景德镇历史文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本人的教学经历为例,当本人叙及陈毅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以及皖赣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1937-1938年在景德镇的活动时,有些沉闷的课堂学生情绪热烈起来,议论纷纷,甚至有学生在老师鼓励下面向全班同学谈了对瑶里(景德镇地名,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的重要地点之一,也是著名风景区)的所知所见所闻。《纲要》教学当然不能脱离教材,但也决不能照本宣科,对教材创造性的发挥是完全有必要的。在不违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景德镇历史文化完全可以融入《纲要》教学。

(三)便于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还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景德镇历史文化资源位于本人任教高校教师和学生学习生活之处,在时间、空间、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约束性因素较少,便于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完成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例如本人在教学中曾安排学生撰写“景德镇红色资源调研报告”,引导学生开展课后调查研究,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所谓“红色资源”,即和中国革命历史有关的一切资源,这些资源有以物质形态存在的,也有以口头文字形态存在的。物质形态存在的红色资源有革命遗迹、革命遗址、革命遗物、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革命纪念碑等等,口头文字形态存在的红色资源有革命传说、革命歌谣、革命书籍、当代人对红色历史的看法等等。景德镇是一个老革命根据地,红色资源十分丰富。对调研报告大部分学生积极性较高,能认真对待并按时完成,取得良好效果。截取整体历史中的某个局部、侧面进行解剖麻雀式的深入研究,小题大做,有利于训练大学生的学术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走出书斋近距离地观察和思考历史,有利于大学生更加准确地深刻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现实社会是历史的延续体,走进社会实践,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

二、景德镇历史文化融入《纲要》教学可资利用的资源

景德镇历史文化融入《纲要》教学可资利用的资源十分丰富,下面分陶瓷历史文化、革命历史文化、建设改革历史三方面阐述。

(一)陶瓷历史文化

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所产瓷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千百年来,景德镇瓷器名扬世界,远销海外,景德镇是举世闻名的瓷都。在英语中,China既是中国的意思,也是瓷器的意思,China很可能是由景德镇地名“昌南”音变而来。郭沫若曾赋诗赞美景德镇:“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在此都。”该内容可运用于《纲要》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部分的教学。

曾经极为繁荣的景德镇瓷业至近代渐趋衰落,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已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造成景德镇瓷业处境日渐困难的原因一是帝国主义凭借特权的经济侵略,二是封建主义敲骨吸髓的摧残与盘剥。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列强取得在华投资设厂的权力,列强经营的瓷厂所生产的机制瓷,利用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享有低关税的优惠,又不受内地厘卡抽税的束缚,从而成为景德镇瓷业的强大竞争对手。景德镇瓷业遭受历届反动政府过度的重税盘剥,如从景德镇运往天津的瓷器,先在景德镇纳了出口正负税,到九江,又纳九江市政捐,到天津海关,又重征正本税、附半税和河北省厘捐,如再从天津运销各地,又需缴纳天津常关税,税率远远超过洋货。为挽救近代景德镇瓷业的颓势,一些仁人志士进行过艰难的努力,典型的有康特璋创建江西瓷业公司,张浩任江西省立饶州瓷业学校校长培养瓷业人才并革新瓷业技术,特别是1934-1935年杜重远主持景德镇瓷业的改良,他们的努力虽为景德镇瓷业的发展与转型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因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朽制度没有改变,作用有限。这些内容可运用于《纲要》西方列强近代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的状况及艰难处境等方面的教学。

(二)革命历史文化

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景德镇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成为太平军与湘军反复拉锯争夺的城市,时间长达九年,太平军重要将领罗大纲、李秀成等曾多次进出景德镇,湘军将领曾国荃也曾亲率军队攻占过景德镇。景德镇流传百年至今的“烧太平窑”民俗活动与太平军有重要关系,始于1858年中秋节景德镇百姓为庆祝太平军击退清军,用渣饼垒成窑的样子,内用松柴燃烧,军民围着窑火歌舞谈笑至深夜。这些内容可用于《纲要》课太平天国运动的教学。

1926年2月中旬,几个年轻人在景德镇南河与南山之间环境清幽的沙陀山沙陀寺集会,景德镇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的党小组成立了,极大促进了景德镇革命的发展,6月由于党的队伍的扩大成立了党支部,1927年5月发展到党员70多人。景德镇党组织的建立有其必然性,首先是群众基础,景德镇当时有十万瓷业工人及其家属,其次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三是受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北伐战争等政治事件的影响。该内容可用于《纲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部分的教学。

1930年7月6日方志敏率中国工农红军独立团在景德镇地下党组织和工人纠察队的配合下奇袭景德镇,景德镇第一次得到了解放,红军在此停留了6天时间,军委会设在麻石弄原总商会内(作为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旧址,此处为1983年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26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后来,红军又分别在同年的9月8日和10月2日两次进入景德镇。这就是至今仍流传在当地群众中的“红军三克景德镇”。1934年4月方志敏领导的闽浙赣省委决定组建赣北特委,特委率游击队百余人来到景德镇浮梁县小源,发动群众600余人组织了震动赣皖两省边界的小源暴动,之后以浮梁程家山为中心建立了程家山革命根据地,至11月由于优势敌人的围攻,根据地丧失。以上内容可运用于《纲要》课土地革命和农村根据地的建设的教学。

另外,1937-1938年共产党领导人陈毅为实现国共合作抗日和当地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在景德镇进行了大量活动并主持了著名的瑶里改编,该内容可用于《纲要》抗日战争、国共合作的教学;1949年4月29日,在人民军队攻克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中心南京之后不足一星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第十七军第四十九师占领景德镇,该内容可用于《纲要》1949年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的教学。

(三)建设改革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陶瓷工业比之旧中国已经起了根本的变化,到20世纪80年代末,旧中国遗存的2493个小作坊已经演变成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的大瓷厂,全市共有陶瓷工业企业121家,职工7.03万人;过去单一的日用瓷生产,已发展为日用瓷、建筑瓷、卫生瓷、工业瓷、高级技术陶瓷多门类的瓷业生产;过去分散的服务性行业生产,现在已建设成为一个包括原料勘探、矿山开采、陶瓷机械、耐火材料、石膏模具、陶瓷匣钵、瓷用化工、窑炉安装、瓷器包装等协作配套的系列生产;并把单一的陶瓷生产经营,发展成为包括生产、流通、科研、设计、文化、教育、考古、旅游在内的完整的陶瓷产业体系。产品不但遍销国内市场,而且享誉世界,行销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景德镇不仅保持了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以发展瓷业为主,而且电子、机械、建材、航空、医药、化工、采掘、电力等多种工业全面发展,成为综合性的新型工业城市。1989年,市共有690个工业企业,其中大型企业40家,职工16万余人。全民所有制企业197个,集体所有制企业493个,完成工业总产值18.14亿元。这些内容可用于《纲要》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成就的教学。

景德镇陶瓷工业遭受“文化大革命”的破坏而跌落。从1966年开始到1976年10年时间,各级领导“靠边站”,陶瓷工艺美术家被列为反动学术权威,各项规章制度遭到废弃,许多传统产品视为“四旧”被砸烂、被禁止生产。后又以“瓷器不能打仗,不能当手榴弹甩”为由,对陶瓷单位大砍、大拆、大转产。远东第一流的现代化景德镇瓷厂被砍掉,陶瓷研究所、陶瓷学院和陶瓷学校等教育研究单位被拆掉,13个大瓷厂被强令转产汽车、拖拉机、电池、螺丝等产品,大批厂房、机械设备、科研仪器、检测工具被拨作他用,工程技术人员被下放到农村劳动,四个瓷石矿被划走。到1976年,陶瓷品种由1 000多种减少到400多种,质量下降到一级品率只有20%多,全系统企业亏本达1 300多万元,景德镇的陶瓷受到严重的破坏。这些内容可用于《纲要》文化大革命的教学。

三、景德镇历史文化融入《纲要》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处理好景德镇历史文化资源与教材的关系

《纲要》目前最新版教材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09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在《纲要》教学中景德镇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应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运用教材。教材是根本,脱离教材在教学中另搞一套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决不能把《纲要》课上成景德镇历史文化课。《纲要》教材时间跨度长(从1840年至2008年),内容十分丰富而且涉及面广,而课时只有区区的32学时,所以景德镇历史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的使用要把握好度,切忌过多过繁,否则一方面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二)运用景德镇历史文化资源应符合教学目的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要求《纲要》课的教学内容为“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运用景德镇历史文化资源于《纲要》教学中必须符合教学目的,决不可天马行空、漫无边际,景德镇历史文化资源的运用应该是使教学目的得到更好地实现而不是偏离。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09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周銮书.景德镇史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林景梧.瓷都史话[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4]杨永峰.景德镇陶瓷古今谈[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5]严兴文.乡土历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探讨——以粤北地区史料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46-149.

[6]刘进.地域历史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价值与运用[J].思想教育研究,2008,(10):73-75.

猜你喜欢

瓷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基于制度和社会价值的视角分析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近代景德镇瓷业改良路径与实践困境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影青留芳 手作千年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明清瓷业宗教信仰下的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