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癫痫的依从性与病情控制间关系调查研究

2010-07-30郭爱萍张军利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26期
关键词:抗癫痫癫痫儿科

郭爱萍,张军利

(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儿科,河南安阳 455000)

癫痫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据调查,我国癫痫的年发病率为(79~182)/10万人,人群累计患病率7%(2001年),多数癫痫在儿童期发病[1]。长期、频繁或严重的癫痫发作会导致进一步脑损伤,甚至出现持久性精神障碍[2]。癫痫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了解癫痫的预后及其相关因素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3]。本研究对我院接诊的120例癫痫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癫痫发作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回顾性分析依从性与病情控制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2年1月~2009年3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确诊为癫痫的120例16岁以下患儿为调查对象,治疗在1年以上,根据临床发作和(或)脑电图发现各种痫样放电诊为癫痫。

1.2 调查方法

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采用面对面或电话的调查方式,由调查人员填写。调查内容包括:癫痫患儿的一般情况,患儿家长的受教育程度(高中及高中以上为高,以下为低)、家庭人均月收入(人均月收入500元以上为高,以下为低)、患儿病程及复诊频率(≤3个月复诊一次为高,3个月以上复诊一次为低)、患儿及家长对癫痫知识的了解情况、发作频率、发作类型及药物选择、患儿及家长对药物的了解、患儿家长对患儿治疗及管理执行情况。

1.3 依从性评定

依从性好:患儿的服药、复诊、检查与医嘱一致;依从性差:患儿的服药、复诊、检查与医嘱不一致。

1.4 疗效判定标准

至少1年无发作为控制;发作频率减少≥50%为有效;发作频率减少<50%为无效[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对全部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状况

在调查的 120例患儿中,男 80例,女 40例,男∶女=1.5∶1,确诊1年内者占 20.3%,1~2年者占 62.7%,2年以上者占17%。在抽搐控制状态下,11.9%癫痫患儿1年不复诊,≤3个月复诊一次者占60%,>3个月复诊一次者占28.1%。父母的文化程度,高中以上占69.2%,高中以下占30.8%。83.8%的家长认为抗癫痫药物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及智力有影响,其中48.5%认为有严重影响。

2.2 调查对象依从性情况

120例对象中,依从性好者为88例,占73.3%,依从性差者32例,占26.7%。

2.3 调查对象依从性与癫痫发作控制情况间的关系

本结果显示,依从性好的患儿病情控制情况明显好于依从性差者(χ2=12.54,P<0.01),见表 1。

表1 不同依从性癫痫患儿病情控制情况(例)

2.4 影响患儿依从性的因素

本研究显示,患儿家长受教育程度高、家庭人均月收入高和患儿癫痫控制状态下的复诊频率高,治疗依从性好。见表2。

表2 两组家长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复诊频率比较(例)

3 讨论

癫痫发作威胁着患儿的身心健康,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各种严重的负面影响。到目前为止,抗癫痫药物仍是癫痫首选和主要的治疗手段。药物治疗的目标是在无明显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完全控制癫痫发作,使患儿保持或恢复其原有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生活工作能力[4]。80%以上的癫痫患儿通过药物治疗,发作可得到满意控制[2],但抗癫痫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用药依从性起重要作用。儿童作为一个用药依从性差的特殊群体,常常由于漏服、自行更改剂量或停药而导致血药浓度的异常波动,家长作为患儿的监护人,在治疗过程中应每天监督患儿用药,并且在长期的服药过程中坚持定期复查,这将对疾病的控制起到积极的作用[5]。

影响患儿依从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加强对患儿及其家长的健康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研究显示,依从性好的疗效好。家长文化程度高、经济条件好、随诊及时者依从性好。抗癫痫药物对患儿所带来的认知功能的受损,使患儿学习困难、自我评价下降,在心理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感失调症状,这一方面是因为癫痫患儿情绪的波动性及有些症状被误认为是抗癫痫的作用,另一方面患儿及家属对治疗缺乏信心、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不愿多接受药物治疗[6],这主要是由于家长文化程度低,对癫痫缺乏认识。不复诊的原因有很多,一部分家长存在侥幸心理,也有的家长因为经济原因不愿随诊,不按医嘱用药,甚至放弃治疗。另外,由于广告的作用,一些家长轻信治疗的偏方,不规范用药,导致药物浓度过高或药物浓度下降,引起癫痫发作甚至癫痫持续状态。

抗癫痫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儿的家长必须配合医师治疗,持之以恒[7]。癫痫虽临床表现复杂,若能坚持治疗,可长期控制或治愈[8],让患儿回归社会,提高社会功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全面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50-1851.

[2]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91.

[3]刘从云,秦炯,韩颖,等.癫痫患儿预后与相关因素的远期随访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8,26(2):106-107.

[4]王治平.癫痫分类和抗癫痫药物的合理应用[J].临床儿科杂志,2008,26(2):903.

[5]孔晶,龚磊,田应彪,等.癫痫患儿血药浓度监测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11):879.

[6]王佶,王艺,吴冬燕,等.癫痫患儿生活质量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8,26(6):496-500.

[7]邹丽萍.提高癫痫儿童的生活质量是治疗的最终目的[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11):1006.

[8]谢贵阳.小儿癫痫63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2):158.

猜你喜欢

抗癫痫癫痫儿科
癫痫中医辨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66例门诊癫痫患儿抗癫痫药超说明书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Δ
儿科专栏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头部外伤后药物预防癫痫可能有效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中医针药治疗脑卒中后癫痫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