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
2010-07-30孙秀丽
孙秀丽
(河南省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河南濮阳 457000)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常见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20%~30%[1]。在女性癌症排名中已居第3位,其前2位依次是乳腺癌、肺癌。近年来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与2006年1月~2009年10月共收治子宫内膜癌468例,因复发再次入院治疗18例。本组病例年龄为38~63岁,平均53.5岁;已生育418例,未生育50例。绝经358例,未绝经110例。
1.2 手术方式
46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腹式手术435例,阴式手术28例,腹腔镜手术5例,根据分期不同,采取广泛子宫切除术;广泛子宫+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次广泛子宫切除术,次广泛子宫+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筋膜外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和(或)盆腔淋巴结活检。
1.3 手术后病理
术后病理腺癌428例、特殊类型癌40例;术后分期,Ⅰa期163例,Ⅰb期128例,Ⅱa期95例,Ⅲa期28例,Ⅳa期14例。
1.4 术后复发
1.4.1 复发的标准 指术后半年出现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局部复发指盆腔、阴道残端、腹股沟区出现肿瘤,远处转移指盆腔外、肝、肺、纵隔及锁骨上淋巴结等转移。符合复发标准18例。
1.4.2 复发部位及时间 首次治疗后距出现复发转移病灶的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23个月,平均9.5个月。阴道顶端复发5例;盆腔复发7例;盆腔复发伴远处转移3例,伴肝转移1例;伴有肺转移1例。阴道前庭转移1例。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伴脑转移1例;脐旁转移继而发生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
1.5 观察内容
将468例子宫内膜癌依据有无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合未复发组,观察两组年龄、病理情况(病理类型、病理组织分级[2]:高度分化(G1),中度分化(G2),低度分化(G3);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腹腔细胞学以了解复发的高危因素。
2 结果
46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有18例出现局部或远处转移,复发率占该病种住院总数的3.84%。依据观察内容进行分组并进行年龄、病理情况比较,具体见表1。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3],各个国家地区发病率有很大差别,其中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其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女性寿命延长、绝经时间推迟、妇科炎症的增加、医疗技术提高及外源性雌激素应用增加有关[4],子宫内膜癌由于生长缓慢、转移晚,临床症状表现不特殊,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与某些非器质性子宫出血类似,往往容易被忽视。
表1 两组观察内容[n(%)]
子管内膜癌的治疗形成了目前的以手术为主,配合放疗、化疗和激素治疗为辅的治疗模式。近10年来,子宫内膜癌的手术-病理分期被临床医生广泛采用,手术的范围较以往有明显扩大,但术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仍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重要因素[5]。
通过本组病例观察,复发18例,复发率占该病种住院总数的3.84%。复发形式以局部复发为主,伴有远处转移。通过观察内容分析,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与患者年龄、肿瘤的病理分型无关,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与病理组织分级有直接关系,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病理组织分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随着病理组织分级增加复发率明显增加。手术中腹腔淋巴结转移情况、腹腔细胞学检查均是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主要的高危因素,由于腹腔淋巴结转移、腹腔细胞学检查阳性病例均存在手术不能完全清楚肿瘤病灶和肿瘤种植转移,是导致子宫内膜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主要原因[6]。
总之,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和腹腔冲洗液中有癌细胞等密切相关,在针对子宫内膜癌首次治疗中对有上述高危复发因素患者,应提高重视,积极进行术后综合放、化疗治疗,密切进行随访观察,以能够及早发现术后复发。
[1]王志启,王建六,魏丽惠.子宫内膜瘟合并症146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6):350.
[2]王世阆.子宫内膜癌的化疗[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5):271-272.
[3]孙织.559例子宫内膜癌I期临床综合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08,18(6):454.
[4]郎景和.子宫内膜癌诊治的几个问题[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5):261-263.
[5]沈铿.子宫内膜癌诊治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3):145.
[6]王华英.559例子宫内膜癌I期临床综合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08,18(6):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