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

2010-07-30徐志慧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6期
关键词:硬膜外骨科护士

徐志慧

疼痛是机体对损伤组织或潜在的损伤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由痛觉和痛反应两部分组成。它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常伴随有强烈的情绪色彩。骨科患者手术后麻醉作用消失,疼痛常常难以自控,而且敷料包扎过紧也可引起患肢肿胀和疼痛。在临床护理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视[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术后疼痛护理已被列入护士的继续教育项目内,解除术后疼痛是护士的重要职责。良好的临床护理工作对于上骨科术后疼痛的患者非常重要。长沙市第四医院对疼痛患者进行了综合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自于长沙市第四医院骨科收治的需要手术的患者100例,男57例,女43例,年龄11~70岁,平均年龄(34.5±2.7)岁,其中骨折65例,腰椎间盘突出20例,车祸腰椎爆裂骨折10例,骨髓炎5例。均需要进行手术处理,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周到的护理,而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每组5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一般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1.2 疗效判断[2]

判断疼痛程度的标准,依据以下三方面综合评定:①患者主诉:采用口述评分法(以0~10分让患者自行评分)。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给患者一直线,分成十等份,一端为无痛,另一端为无法忍受,让患者自行分段评分)。③医护评估:采用针刺法。疼痛得分取3种方法的均分。疼痛程度按卡诺夫斯基计分统计:0无疼痛;1轻度疼痛;2中度疼痛;3剧烈疼痛;4无法忍受。

1.3 综合护理方法

1.3.1 一般护理

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减少噪音,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证患者有效的睡眠时间。由于骨科患者术后多采取被动体位,使活动量减少,不能有效地对抗疼痛,因此护士应该协助患者变换体位。腰椎骨折患者平卧位,翻身时使身体成一轴线,护士的护理动作要尽量轻柔。而四肢骨折患者,下肢抬高20cm,促进静脉和淋巴的回流、消除水肿和减轻疼痛。对于石膏固定的患者,注意肢端皮肤有无青紫、发绀、发冷、肿胀。当患者自觉疼痛、麻木或感觉不正常时。护士要立即报告医师及时检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减压等处理措施[3]。嘱咐患者预防压疮,经常对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伤口有炎症要及时静脉滴注或者还要注意卫生。凡未查明疼痛原因时,忌用吗啡、哌替啶等止痛药等,避免掩盖病情。

1.3.2 心理护理

患者术后疼痛在所难免,因此往往由疼痛引起悲观失落甚至恐惧的心理。护士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建设,在查房过程中主动询问,言谈中表示理解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感到护士在分担他们的痛苦,让患者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消除对疼痛的恐惧和焦虑。护士也应该加强宣教,让患者理解疼痛的弊端,鼓励患者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讲解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如疼痛可导致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尿潴留、失眠、抵抗力下降等,影响术后的恢复,使患者充分认识到术后镇痛不仅是减轻痛苦,而且能够改善预后。让患者了解有关各种镇痛方法的知识以及止痛药物的作用,对于使用镇痛泵的患者要向患者详细介绍镇痛泵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采取预防或减轻疼痛的方法,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4]。

1.3.3 镇痛泵护理

手术镇痛经常使用静脉镇痛泵和硬膜外镇痛泵对患者进行镇痛。使用静脉镇痛泵时候要注意保持三通接头的通畅。而使用硬膜外镇痛泵的患者要注意观察术后硬膜外针孔部位的敷料情况,保持干燥,避免硬膜外腔感染。护患之间要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护士要尽量利用语言、神态、语气等分散或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护士和蔼的态度,认真的操作,娴熟的动作,都能给患者以安宁、稳重感[5]。

1.3.4 不良反应的护理

有恶心、呕吐的患者,应让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用话语鼓励患者,并同时应用止吐药;对于嗜睡的患者,若呼之能醒,则护士应经常喊醒患者,询问一下患者目前的自我感觉,密切观察患者睡眠时的呼吸情况,根据观察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对于有尿潴留的患者,护士可采用按摩膀胱、热敷下腹等方法诱导排尿,如果无效可留置尿管,注意导尿管的卫生,女性患者要及时提醒每天清洗外阴部位,对没有留置尿管的患者,护士应详细记录患者排尿的时间和尿量[6]。

1.4 统计分析

应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经护理后疼痛情况的比较,详见表1。

表1 护理组和对照组的疼痛情况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采取综合护理方式的患者术后的疼痛感较低,止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采取有效的综合疼痛护理方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骨科术后疼痛非常常见,但也不是不可避免。传统的单纯药物止痛护理是有一定价值,但是同时重视身心感受的综合护理方式可提高患者痛阈,增强其耐受力和抗痛能力[7]。在护理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患者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只定相适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整体护理的质量。

[1]孟凡云.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11):1792-1793.

[2]宋文军,吴凤英.骨折合并高血糖病患者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6):170-171.

[3]汤根芬.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J].当代医学,2009,15(7):96.

[4]尹冬风.125例老年骨折患者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4(4):193-194.

[5]罗京.老年骨折患者特点及护理体会[J].医药论坛杂志,2009(3):126-127.

[6]马晓文.外科手术后疼痛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08,16(2):107-108.

[7]王敏.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6):5523-5524.

猜你喜欢

硬膜外骨科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POSSUM系统在骨科中的应用进展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