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磨牙不同类型桩核修复后的牙周比较

2010-07-30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4期
关键词:固位单桩口腔医学

赵 丰 曹 华

磨牙牙体大部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例。随着根管治疗技术和铸造修复技术的不断提高,目前常用的方法为单桩核修复和组合桩修复。单桩核修复术简便易行,组合桩核修复可以更好的利用磨牙的多根管特点。二者各有千秋,都使用广泛。但是两种方法治疗后的愈后,特别是治疗后牙周组织的状况,甚少有报道。而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牙周状况是修复治疗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1],本课题选用边缘适应性和牙龈评价指征作为观察指标,衡量两种方法治疗后的牙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选取上海市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室2005年11月至2006年8月间磨牙大部缺损需修复患者4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26例,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42.6岁。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单桩核修复治疗和组合桩修复。所有病例均完成完善的根管治疗。常规完成备牙、取模及技工室制作。完成治疗后评价其治疗效果,并在3个月后对照之。

1.2 单桩核修复即,以主要根管(上颌以腭根为主,下颌以相对粗大根管为主)单独支撑冠修复。组合桩核修复(主副插入式桩核修复),即两根管分别插入桩核,以相对粗大根管为主,副根管为辅共同受力支撑冠修复。

1.3 临床评价

1.3.1 边缘适应性

目前还没有权威的方法来衡量边缘适应性,本文采用常用的改良式边缘适应性标准(REGY标准)[2]。在修复完成时以及完成后3个月进行评价。A级:边缘完整,探针不能探到缝隙;B级:边缘有微笑缝隙,探针可以探入;C级:探针可以探入缝隙,能触及牙本质或牙齿基底暴露;D级:修复体移动,破裂或脱落。

1.3.2 探诊出血

既为出血指标(BOP),在修复完成以及完成3个月进行评价。用牙周探针探入龈沟底,取出探针后观察10~15s,有无出血。

2 结 果(表1)

表1 REGY指标以及BOP指标总结

3 讨 论

3.1 修复磨牙大部缺损时,以往多采用螺纹钉树脂或者银汞合金桩核修复。多因为后牙 力大,易发生折断或者脱落,就是勉强可以使用者也大多微漏现象严重,此类修复后期效果往往不佳[3]。而此类现象的发生往往也容易导致患牙的牙周情况不佳[4]。最常见的现象就是牙龈炎症、出血。单桩核修复术即指利用最粗壮的一根管单独支持桩核,达到修复目的。在单桩核桩冠修复术出现后临床多采用铸造单桩核修复。但是在有些病例中磨牙的根管无法取得一致的就位道,使用单桩核修复术就可能无法充分利用磨牙的根管,有可能会影响固位。为此衍生出组合桩核修复术。组合桩核修复即指以最粗壮一根为主,以相对弱小根管为辅,分别制作桩,二者铸造核相互支撑,黏固后共同支撑修复体,以充分利用根管固位。但这里有个问题:组合桩核修复术往往过程较复杂,多利用了一个根管是否就比单桩核修复效果理想?在修复体中多加入的一桩核,修复后患者的使用过程中是否能一如既往的密合,是否会产生微漏,进而影响修复后的情况?最直接的就是会不会影响到牙周的健康?这也就是本课题主要想要探讨的问题。本课题研究中可以看到铸造修复的两种方法修复后牙周比较,两种方法基本上效果一致,不具差异。

3.2 这个结果提示我们,理论上两种方法都可以为之。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在临床冠高度条件较好的前提下,建议修复中应该使用单桩核修复,可以节省大量的工作时间和成本,如实在需要充分使用到两个根管或者以上者可以考虑采用组合桩核修复。

3.3 临床冠的高度在磨牙牙体大部缺损修复治疗中有很大影响。临床冠的高度在修复治疗中是指修复体厚度和牙体残存高度的总和。根据测定,磨牙的平均高度为7.0~7.6mm[5]。在实践中却往往由于磨耗或者对 体的伸长导致空间不足,特别是对余留空间不足2.0mm的患者很可能影响修复体的固位。此类病例如采用单桩修复很可能因为没有足够空间导致修复失败。组合桩核修复治疗方法相对提供的黏固面积较大。在治疗效果基本没有差异的提示下,治疗中如果遇到残留牙体条件较好而余留的空间较小的大部缺损磨牙,倾向于使用此方法。在需要使用组合桩核修复的病例中一般是副桩核被主桩核所被覆,副桩核起到支持作用,主桩核起到主要支持和固位作用。使用此方法修复中需谨慎,主副桩核之间需密合,以避免空间的产生,防止修复的失败。在研究中发现,在固定桥修复中尽量不要使用残根牙作为基牙,如果实在无法避免的也应该尽量使用单桩核,以避免完成后桥基牙后修复体的不稳定现象。

3.4 上 磨牙虽然腭、颊根之间有较大角度,但腭根较颊根远为健壮发达,一般使用单桩核修复。对于下 磨牙,由于近远中根管变异较大[6],牙根,尤其是根管间一般有一定角度,且牙根不够粗大。利用单桩核修复不能达到固位要求的时候可以采用组合桩核修复。以充分利用根管间夹角。

3.5 本文采用两次采样对比,分别比较两实验组在完成时以及完成后3个月同组之间的差异变化,以期最大程度减少操作中的人为因素,结果基本满意。

[1]朱智敏,谭宁一,赵鹃. 烤瓷冠桥修复体边缘对牙龈健康的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3,21(3):213-216.

[2]Kihn PW,Barnes DM.The clinical longevity of porcelain veneers:A 48-month clinical evaluation[J].J Am Dent Assoc,1998,129(6):747-752.

[3]沈新妹,张保卫.桩核冠修复残根的临床研究[J].口腔医学,2001,21(4):199.

[4]孙默予,张振庭,曹文,等.铸造桩核单根管固定修复磨牙大部缺损[J].北京口腔医学,2004,12(4):214-216.

[5]皮昕.口腔解剖生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28.

[6]唐道鹤,谢华,周磊,等.下颌恒磨牙根管系统形态学比较[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2,16(3):219.

猜你喜欢

固位单桩口腔医学
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浮运施工技术
《口腔医学》2022年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与研究
大型桥梁桩基施工单桩承载力评估模型分析
无牙颌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粘接与螺丝固位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第14届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
钴铬合金烤瓷髓腔固位冠边缘设计对内冠适合性影响的研究
口腔医学讯息
铌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浅谈单桩承载力估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