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治疗骨质增生8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0-07-30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4期
关键词:骨质增生颈椎疗程

彭 强

骨质增生(亦称骨赘、骨刺、或骨疣)及增生性关节病,是人体常见的一种退行性疾病,一般认为发病原因主要与慢性损伤和劳损以及老年性组织退行性变有关[1]。本病多发于壮年以后及老年人,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骨质疏松症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血管病,威胁大于乳癌、前列腺癌等常见疾病。全球50岁以上老人中,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受到骨质疏松症威胁。而在中国,2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1.5%(其中男性为4.3%,女性为18.7%),70岁以上人群几乎100%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另外40岁以上人群骨关节炎患病率为46.3%。近年来发病年龄又有逐渐年轻化趋势,骨质增生已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2]。我们对收治的80例骨质增生患者采用自拟的中药方剂加以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80例患者,其中男38例,女42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35岁,平均年龄47.4岁。最长病程11年,最短病程4个月,平均病程4.8年。临床表现:大部分患者发病部位均有慢性疼痛,部分颈椎增生患者,有向枕部的放射性疼痛,并伴有寒冷和麻木等异常感觉,少部分颈椎增生患者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恶心、头晕、耳鸣等症状。另外还有部分患者疼痛部位均有较明显的肌痉挛或肌紧张。

1.2 诊断依据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骨痹的诊断依据判定。①病变部位出现受压迫和刺激症状,其中颈椎病变患者有长期颈肩背疼痛,头晕头痛,双手麻木或转侧不利等症状。②X线摄片中可见颈椎正、侧位片,左右斜位片,颈椎生理弯曲变直或反弓,腰椎间盘突出,椎间孔狭窄,椎体骨质增生;膝关节正侧可见:胫骨上端,股骨下端的内外侧髁骨赘形成,髌骨上下缘、髁间隆突,跟骨结节骨刺形成。患者诊断结果:膝关节骨质增生13例,腰椎骨质增生25例,颈椎骨质增生42例。

1.2 方法

1.2.1 中药疗法

①内服药方:赤芍12g、碎补18g、红花15g、川芎16g、桃仁10g、细辛10g、蜂房10g、蜈蚣1条(研末冲服)、全虫10g(研末冲服)。病变部位在膝关节者加松节25g,在腰椎者加狗脊18g、牛膝18g,在颈椎者加葛根25g。以1个月为1疗程,由药剂科水煎服,三日一剂,持续3到5个疗程。②外敷药方:川芎80g、苍术90g、丹参100g、三七70g、制川乌80g、制没药100g、赤芍80g、防风90g、五加皮80g、桃仁90g。病位在颈椎者加羌活和葛根各80g;病变部位在膝关节或腰椎者加牛膝80g,上述药物研磨成药粉,药粉剂量在150g左右,以白酒或醋调至湿润而不渗出为宜,装入干净的纯棉小布袋封口。患者每日睡前固定敷于患处,至第2日清晨取出,药粉反复使用4次。敷用周期以连续3d和中止3d交替进行,1个月为1疗程,持续3~5个疗程。皮肤过敏患者可外涂轻松软膏,痊愈后继续敷用,皮肤严重过敏者及皮肤伤损者应慎用或停用。

1.2.2 辅助疗法

①推拿:1次/d,每次0.5h。通过使用多种推拿手法对患者病变部位予以治疗,使病变部位皮肤温度升高,局部血流和代谢加快,毛细血管扩张,肌肉痉挛缓解;另外推拿还能反馈性调节全身血液循环,对抗炎止痛消肿和防止肌肉萎缩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②牵引:1次/d,每次1h。主要针对颈椎和腰椎退行性病变而引起的神经压迫症状。通过牵引,随着椎间关节的逐渐牵开,两侧狭窄的椎间孔也同时牵开,可使因组织退行性病变而引起的神经压迫症状得到缓解,椎体的生理曲线得到恢复,椎体列线得到纠正;另外对于急性期病变关节囊壁和局部软组织出现的水肿和充血等症状,可通过牵引产生的固定制动作用予以缓解。③针炙:1次/d或隔日1次,温针治疗取椎旁华佗夹脊穴或循膀胱经取穴及腰臀部压痛点穴,垂直皮肤进针,以产生较强的得气感或有触电感放射至小腿部、足底部位宜,然后在针柄外加艾温针,一般不需要进行提插捻转,留针10~15min为宜。

1.2.3 疗效评价

分为无效、有效、显著、痊愈。有效率加显著率加痊愈率为总有效率。①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无任何变化,或者病情加重。②有效:病状和体征有限程度的好转,功能有限程度的恢复。③显著:病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功能恢复正常,但因天气变化或劳累等仍会出现不适感。 ④痊愈:病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2 结 果

经过6个疗程的治疗,80例患者中痊愈28例,显著28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到91.3%,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各病变部位治疗效果统计

3 讨 论

骨质增生是中老年多发常见疾病,其病因复杂,目前还没有统一定论。西医理论认为,骨质增生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减弱,功能逐渐衰退,体内的钙发生迁徙,引起内分泌失调,骨组织成分随之退化变性,为了维持机体的力学平衡,表现出以增生来代偿[3];此外骨质增生的形成与关节的慢性劳损,炎症和负重受压有关。骨关节因长期磨损和受压引起关节软骨变性,导致软骨板向着压力最小的方向反应性增生。

与此相对,中医理论则认为,“肾主藏精,主骨生髓”,膝关节增生,腰椎增生和颈椎增生均属于中医骨痹的范畴。发病原因常为感受风、寒湿、热以及劳损所致[4]。关节增生性改变,压迫神经根,致使经络闭阻,骨失滋养,气滞血瘀,气血失调。穷必及肾,久则肾虚精血不足,骨府失养,髓海空虚,在临床上表现为一系列症状。

骨质增生的中医治疗当以益气活血,补肾固本,温经通络止痛为主。因此我们特意选取具有活血化瘀,补肾养血功效的当归等,以及具有散寒除湿,祛风止痛功效的五加皮等多味中药,诸药合用,内服外敷。内服以调理治本为主,外敷以显效治标为主,内外同时作用,使药效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另外还结合推拿,牵引,针灸等方法加以辅助治疗,也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患者的康复。从临床效果来看,内外结合中药疗法药力持久,药效温和,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特别适合于中老年患者,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1]张洪涛,李慧.中药治疗骨质增生76例[J].光明中医,2009,4(24):694.

[2]甄志刚,高五海,李涛,等.中药弹性桶状布袋治疗颈椎骨质增生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8,4(23):24.

[3]邹波.中药外贴内服治疗腰椎骨质增生26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7,6(16):24-25.

[4]周起蛟,周端求,刘运清,等.中医药治疗骨质增生症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06,4(22):92-94.

猜你喜欢

骨质增生颈椎疗程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骨质增生常见误区释疑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年纪大了,如何避免骨质增生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