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漂洗对脂肪活性的影响

2010-07-25王丽君秦涛马少林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0年4期
关键词:培养皿脂肪组织生理盐水

王丽君 秦涛 马少林

自体脂肪移植操作简便、组织损伤小,术后皮肤表面不遗留瘢痕、无异物免疫反应及毒性物质吸收,是矫正小范围凹陷或缺损畸形的较好方法,目前广泛用于治疗软组织凹陷或缺损,如面部衰老[1]、半面萎缩[2]、足底脂肪垫萎缩[3],还可以用于修补鼓膜[4]、增宽声带[5]等。

由于脂肪组织在获取、处理、注射等步骤中,受到众多理化因素的影响,活性有所降低。为提高脂肪组织自体移植的成活率,有必要控制和调节各影响因素,减少脂肪损伤。本实验旨在研究脂肪受肿胀麻醉液抑制后,经不同漂洗液及不同漂洗次数处理后的活性差异,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共23名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45岁,因单纯性肥胖和需自体脂肪移植接受肿胀吸脂术。

1.2 主要试剂及配方

平衡液:氯化钠83.8 mol/mL、氯化钾10.1 mol/mL、氯化钙4.3 mol/mL、氯化镁1.48 mol/mL、枸橼酸钠5.78 mol/mL、醋酸钠28.6l mol/mL,pH值8.2、渗透压298 mOsm。

肿胀液:生理盐水1 000 mL、2%盐酸利多卡因30 mL、0.1%盐酸肾上腺素1 mL、5%碳酸氢钠10 mL。

实验用DMEM:高糖和低糖DMEM(美国Gibco公司)以1∶1的比例配成含糖15 mmol/L的溶液,不添加血清。

1.3 脂肪的获取

按常规肿胀吸脂法吸取脂肪组织。吸出液静置30 min,弃去下层肿胀液及杂质后,用50 mL注射器吸取待用。

1.4 脂肪的漂洗

取10个培养皿,各注入5 mL脂肪组织,分别用生理盐水、平衡液漂洗0、1、3、5、10次。漂洗方法为:每次吸取15 mL漂洗液,与脂肪组织混匀后静置10 min,去除下层液体。

1.5 葡萄糖转移实验[6-7]

在上述培养皿中加入10 mL实验用DMEM和1 U正规胰岛素,作为实验组。另设3个空白标本:10 mL实验用DMEM和1 U正规胰岛素,不含脂肪。将培养皿置入35℃、5%CO2培养箱,孵育1 h后,测定DMEM中葡萄糖含量。空白标本的葡萄糖浓度均值为基本浓度。葡萄糖转移量代表脂肪活性,葡萄糖转移量大,说明脂肪代谢旺盛、活性较高。

1.6 统计分析

采用析因设计进行方差分析,用SPSS 11.5软件处理数据。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P0.01代表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生理盐水组葡萄糖转移量大于平衡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漂洗0和1次时的葡萄糖转移量明显低于漂洗3次(P0.01);生理盐水组中,漂洗3次和5次时的葡萄糖转移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漂洗10次时的葡萄糖转移量明显低于漂洗3次和5次(P0.05);平衡液组中,漂洗3次、5次和10次时的葡萄糖转移量无明显差异(P0.05)(表1)。

表1 葡萄糖转移实验结果

3 讨论

在自体脂肪移植术中,脂肪的活性在漂洗前就受到多种理化因素的影响。目前,对于如何提高脂肪组织活性尚存疑义[13-14]。多数学者认为,灌注肿胀麻醉液后,盐酸利多卡因及盐酸肾上腺素对脂肪的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应该用离心或是漂洗的方法去除其抑制作用、提高脂肪存活率[15]。

本实验为量化漂洗过程,每次漂洗吸取15 mL漂洗液,与脂肪组织混匀后静置10 min,脂肪组织即与漂洗液充分分离。葡萄糖转移实验操作简便,敏感度高,并可定量检测脂肪细胞的活性。因此,采用该方法来比较经生理盐水和平衡液处理不同次数后脂肪组织的活性是可靠的。

实验结果显示,生理盐水漂洗组脂肪组织的葡萄糖转移量大于平衡液组。原因可能是,平衡液中除了含有氯化钠之外,还有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枸橼酸钠、醋酸钠等多种成分,其中某些成分可能会抑制脂肪组织的活性。无论是用生理盐水还是平衡液,漂洗1次后,脂肪组织的活性没有变化,这可能是因为,漂洗不充分,残存肿胀麻醉液或是破碎的组织细胞,影响了测定结果。漂洗3次以上,脂肪组织活性有所提高,考虑与漂洗较完全有关,但是并不能明确肿胀麻醉液的抑制作用是否完全去除。

生理盐水漂洗3、5、10次之后,脂肪组织的葡萄糖转移量增大,说明生理盐水漂洗能提高脂肪活性。而生理盐水漂洗3次与5次时,脂肪组织的葡萄糖转移量无明显变化,说明用生理盐水漂洗时,漂洗3次即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平衡液漂洗3、5、10次之后,脂肪组织葡萄糖转移量增大,说明平衡液漂洗也能提高脂肪活性。但是漂洗3、5、10次,脂肪活性无明显变化,说明3次之后再增加漂洗次数,对改变脂肪活性并无明显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漂洗可以提高肿胀麻醉下所得脂肪组织的活性。生理盐水漂洗的效果优于平衡液。用生理盐水漂洗时,充分漂洗3次,就可以提高脂肪活性。

[1]Bucky LP,Kanchwala SK.The role of autologous fat and alternative fillers in the aging face[J].Plast Reconstr Surg,2007,120(6):895-975.

[2]Moscona R,Ullmann Y,Har-Shai Y,et al.Free-fat injections for the correction of hemifacial atrophy[J].Plast Reconstr Surg,1989,84(3):501-507.

[3]Sommer B,Sattler G.Current concepts of fat graft survival:histology of aspirated adipose tissue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Dermatologic Surg,2000,26(12):59-66.

[4]傅锡品,关键,陈正依,等.自体脂肪鼓膜修补的疗效观察[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6,14(2):148-149.

[5]Kruschewsky Lde S,de Mello-Filho FV,dos Santos AC,et al.Autologous fat graft absorption in unilateral paralyzed canine vocal folds[J].Laryngoscope,2007,117(1):96-100.

[6]Moore JH,Kolaczynski JW,Morales LM.Viability of fat obtained by syringe suction lipectomy:effects of local anesthesia with lidocaine[J].Aesth Plast Surg,1995,19(5):335-339.

[7]Shai YH,Lindenbaum ES,Lazarovich AG.An integrated approach for increasing the survival of autologous fat grafts in the treatment of contour defects[J].Plast Reconstr Surg,1999,104(17):945-954.

[8]Rubin A,Hoefflin SM.Fat purification:survival of the fittest[J].Plast Reconstr Surg,2002,109(4):1463-1464.

[9]Locke MB,Chalain TM.Current practice in autologous fat transplantation:suggested clinical guidelines based on a review of recent literature[J].Ann Plast Surg,2008,60(1):98-102.

[10]Coleman SR.Structural fat grafts:the ideal filler[J].Clin Plast Surg,2001,28(1):111-119.

猜你喜欢

培养皿脂肪组织生理盐水
Physiological Saline
生理盐水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高脂肪饮食和生物钟紊乱会影响体内的健康脂肪组织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NASA and Space Exploration
无处不在的细菌
微生物“长”出惊艳画作
自制生理盐水
卫宝香皂:培养皿告诉你细菌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