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霉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2010-07-19周莉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6期
关键词:奶量红霉素小剂量

周莉芳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医院(415000)

早产儿由于胃肠功能未成熟易出现喂养不耐受,合理解决早产儿喂养问题对于提高早产儿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过去有报道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及口服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效,但无二者疗效对比的报道。本文观察口服及静脉滴注小剂量红霉素两种用药方法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对象

选择2004年4月至2009年4月在常德市第一中医院儿科住院期间出现喂养不耐受的9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口服红霉素组30例,男18例,女12例;静脉红霉素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三组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及Apgar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儿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

1.1.2 诊断标准

研究对象选择标准是:①频繁呕吐,每天超过3次以上;②奶量不增加或减少持续3d以上;③胃潴留大于前次喂养量的1/3[1];④腹胀;⑤胎龄30~35周的成活儿;⑥除外先天性胃肠道畸形;⑦除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⑧未应用促胃肠动力药物。

1.2 方法

三组患儿均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酌情给予补液及胃肠外营养,同时配和妈咪爱常规治疗。所有患儿均予插胃管。胃肠喂养奶量自2mL/kg每3小时一次开始。开始2次喂养采用5%葡萄糖,以后首选母乳喂养。如母乳不足,采用惠氏S-26早产儿配方奶。每次喂奶前,尽量抽吸鼻胃管内空气及液体,若出现残留则将残留液打回,再将奶补至预定给乳量。视患儿耐受情况逐渐加量。口服红霉素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红霉素5~10mg/(kg·d)口服,2~3次/d,连用3~10d;静脉红霉素组应用红霉素3~5mg/(kg·d)加入10%葡萄糖2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3~10d;对照组不使用红霉素,给予少食多餐,喂养后竖起拍背及非营养性吸吮、抚触等非药物疗法。

1.3 疗效判定

1.3.1 临床症状观察

由专人以填表方式逐日详细记录病情变化。观察患儿呕吐及胃潴留消失时间,喂养奶量达10mL/kg每3h一次所需时间,并称体质量。

1.3.2 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用药前及治疗后5、10d检测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一次。用药期间,观察患儿哭闹情况及大便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三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从表1可见,三组早产儿在治疗前性别、胎龄、体质量、Apgar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2 红霉素干预后疗效观察

口服和静脉红霉素组早产儿经治疗后呕吐、胃潴留消失时间和喂养奶量达10mL/kg每3h一次所需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药物不良反应

所有患儿血清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与治疗前比较均在正常范围。患儿用药期间未发现排便次数增多,服药后患儿无异常哭闹等情况出现。

3 讨 论

早产儿特别是胎龄<34周的早产儿吸吮和吞咽动作不协调,胃肠运动慢且弱,胃肠消化酶分泌少,易出现喂养不耐受,表现为呕吐、腹胀、胃潴留等。目前多主张静脉外营养加早期微量喂养有利于胃肠功能的发育。但是早产儿协调的吸吮和吞咽要到34周才成熟,因此较小的早产儿易发生乳汁吸入。协调的食管蠕动存在于孕34周时,然而,与足月儿相比,其收缩幅度、传播速度及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均是降低的,因此,比足月儿更易发生胃食管反流。早产儿胃排空延迟可能与胃窦和十二指肠动力不成熟,二者之间缺乏协调的活动有关。另外,小肠的动力随胎龄的增加有一个发育与成熟的过程。因此,早产儿更易出现腹胀、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的体征[2],且持续时间长,影响早产儿生长发育,增加病死率,从而影响远期预后。

表2 三组患儿疗效比较

目前认为,促胃肠动力药物有助于改善喂养不耐受状况。国内外均有报道,西沙必利可提高食道下段括约肌张力,促进食管蠕动、胃排空和十二指肠蠕动,减少胃潴留[3]。但近年报道,西沙必利服用后有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能,在低出生体质量儿、胎龄小的新生儿更易发生[4]。

国外研究证实,口服及静脉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安全有效的[5,6]。本研究也表明,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经予口服或静脉红霉素干预后原有的加奶困难、呕吐、胃潴留等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每天完成的奶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红霉素是一种胃动素的激动剂,通过激活胆碱能神经元上的胃动素神经受体和胃肠道上段胃动素平滑肌受体而起到促进胃肠运动的作用,如提高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促进食管的蠕动,刺激胃窦收缩,减少胃食管反流[5],促进胃排空。

红霉素对胃肠道动力的作用有明显量效关系[6]。大剂量(12mg/kg,每6~8小时一次)不能改善已建立胃肠喂养早产儿的胃动力,反而引起恶心、呕吐及胃痉挛,而更小剂量(0.5~0.75mg/kg,每8~12小时一次)不能改善早产儿喂养耐受性,短期或长期应用均不能提高胃动力[7]。

目前大多主张静脉用红霉素剂量为3~5mg/(kg·d)静脉滴注,疗程为7~10d,而口服红霉素治疗为5~10mg/(kg·d),分2~3次口服,疗程7~10d。本研究比较两种不同给药方式,疗效观察结果发现静脉给药与口服给药在疗效、奶量增加量及体质量增加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红霉素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肝损害。本研究所有早产儿转氨酶、胆红素均在正常范围,临床观察无腹泻、呕吐及异常哭闹等症状出现。因红霉素为抗生素,可能出现肠道菌群失调情况,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加用微生态制剂如妈咪爱扶持肠道正常菌群。

综上所述,口服和静脉滴注小剂量红霉素对无器质性胃肠道病变所致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相当。但笔者认为,口服给药方便、剂量小、价格便宜,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黄瑛,邵肖梅,曾纪骅,等.新生儿喂养困难与红霉素促胃肠动力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11):696-698.

[2] 邵肖梅.早产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及喂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12):716-718.

[3] Nuntnarumit P,Kiatchoosakum P,Tantiprapa W,et al Eff i cacy of oral erythromycin for treatment of feeding into lerance in preterm infants[J].J Pediatr,2006,148(5):600-605.

[4] Nogami K,Nishikubo T,Minowa H,et al Intravenous low-dose erythromycin ad ministration for infants with feeding into lerance[J].Pediatr Int,2001,43(6):116-117.

[5] 黄玉英,邵肖梅,曾纪骅.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与胃排空[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2000,27(4):306.

[6] 漆明霞,肖建群,郭辉,等.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86例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6,12(2):33-43.

[7] 孙天强.口服小剂量红霉素对早产儿胃动力的影响[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7,13(2):200-201.

猜你喜欢

奶量红霉素小剂量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宝宝饱不饱,衡量有四招
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Should a colonoscopy be offered routinely to patients with CT proven acute diverticuliti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of best available evid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