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哌卡因联合可乐定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观察

2010-07-16张韶南

山东医药 2010年31期
关键词:运动神经臂丛罗哌

张韶南

(郑州大学附属第五人民医院,郑州450052)

2009年6月,我们将罗哌卡因联合可乐定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同期拟于臂丛神经阻滞下行锁骨、肩关节及上肢、手部手术的患者100例,男63例,女37例;年龄18~51岁,体质量51~82 kg,体质量指数<30 kg/m2,ASA分级I~Ⅱ级。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高血压、严重心肺疾病、内分泌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肝、肾功能正常,无酒精成瘾和滥用药物史。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麻醉方法:两组术前用药均为鲁米那钠0.1 mg及阿托品0.5 mg肌注,患者入室后监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无创血压,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75 mg+可乐定150 μg+生理盐水至20 ml施斜角肌间隙法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则仅应用罗哌卡因,用量、用法同上。观察指标:① 麻醉及手术时间,HR、BP、RR、SpO2变化。②感觉神经阻滞时间[其中剌痛减轻为起效(T1)、安全无痛时(T2)],运动神经阻滞时间[以肩关节为轴外展上臂、以肘关节为轴屈曲前臂,活动费力时为运动阻滞(T3)],阻滞恢复时间[上肢可活动时为运动神经恢复时间(T4),诉切口有疼痛感时为感觉神经恢复时间(T5)]。③术后4、8、1 2、2 4、3 6、4 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④术中及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两组麻醉、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各时点RR、BP、SpO2均较为平稳且组间无显著差异;神经阻滞及恢复时间见表1,不同时间点VAS评分见表2;两组均未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表1 神经阻滞及恢复时间(n=50,m in,±s)

表1 神经阻滞及恢复时间(n=50,m in,±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T1 T2 T3 T4 T5观察组 15.42 ±1.35 13.39 ±3.16 20.45 ±1.35 480.24 ±18.04*669.80 ±23.24*对照组 15.10 ±2.10 13.02 ±3.05 21.50 ±4.95 326.75 ±16.28 475.68 ±18.64

表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分)

讨论:局麻药浓度过低时不能提供完全的运动阻滞及完善的麻醉效果,过高则可能导致永久性神经损害,此使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受到限制。可乐定属咪唑啉类化合物,为α2受体激动剂,已用于许多局部麻醉及区域阻滞技术,其可直接抑制外周神经传入冲动传导,尤其是C和Aγ神经纤维的传导。罗哌卡因为常用局麻药,其阻滞Aγ和C神经纤维的效果优于布比卡因,但后者阻滞Aβ神经纤维的作用强。本资料显示,观察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恢复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且麻醉效果(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可能机制:可乐定可增加离体神经元的钾离子传导,增强罗哌卡因对外周神经的阻滞作用;可乐定可通过释放脑啡肽类物质产生外周镇痛作用,且清除半衰期较长。

总之,罗哌卡因联合可乐定用于臂从神经阻滞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运动神经臂丛罗哌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研究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可调节式肩外展支架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臂丛神经丛内神经移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肌肉肌腱转位术用于晚期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