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纺织品离我们有多远
2010-06-27笑丫
■ 笑丫
特邀专家: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李治恩
小张生活在一个中小型城市,平时喜欢买衣服,特别注重衣服的环保要求,买衣服总是看标签和成分,对面料要求极为严格。在身边人的眼里,小张是个时尚的健康环保主义者。最近,小张却有点儿小郁闷。一位国外回来的朋友穿着一身休闲服装,美其名曰“生态服装”。小张左看右看,普普通通,除了价钱贵点儿,实在没啥特别。这“生态”在哪儿了?
其实,很多消费者对“生态纺织品”不甚了解,常常被市场上的“生态”二字忽悠,糊里糊涂买下了一大堆“伪”生态纺织品。
专家介绍,生态纺织品是近年来在我国市场上兴起的新名词,意在对人体、对环境的健康环保,二十多年前就在国外出现并流行,但在我国市场发展缓慢,没有盛行开来,尤其是在很多中小城市,纺织品尽管有生态环保一说,但并不是销售的宣传重点,更不是什么“生态纺织品”。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纺织品?它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好处?何时才能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呢?
生态纺织品要求多
本刊:现在市场上很多纺织品都贯有“生态”二字,比如,我们买衣服时,销售员也是着重强调衣服的舒适健康,达到了什么“生态标准”等。那么,舒适健康的服装就是生态服装吗?
李治恩: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生态纺织品是指采用对环境无害或少害的原料和生产过程所生产的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纺织品。这就要求它必须达到3方面的要求:首先,原料如纱、纤维等必须是安全健康的;其次,生产过程必须是无害的,不会或尽可能少地向环境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再者,就是对人体健康不会构成危害,穿着舒适健康。舒适健康只是生态纺织品的一个方面,是对纺织成品的要求,但生态纺织品的概念内涵绝不局限于此。
当然,这3方面技术条件都符合是一种理想状态。纺织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特别是印染和后整理加工是一个典型的化学处理过程,会用到种类繁多的染料、助剂等,这些化学材料或多或少含有或产生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残留在纺织产品上。因此,纺织品很难达到完全无害,只能将有害物质限量降低到最小程度。
本刊:现在欧洲大力提倡生态纺织品,可见生态纺织品有它的市场。那么与普通纺织品相比,生态纺织品究竟有哪些优势,它好在哪儿了?
李治恩:说得简单通俗些,生态纺织品的优势就在于“生态”二字,与普通纺织品相比,它更加健康环保。专业地讲,生态纺织品的技术指标要求更加严格,许多普通纺织品没有规定的有害物质限量它都有明确的规定。
目前,我国的生态纺织品分为婴幼儿用品、直接接触皮肤用品、非直接接触皮肤用品和装饰材料4大类,比普通纺织品增加了装饰材料一类。装饰材料,它的健康环保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将其技术指标量化。不同类别的生态纺织品其限量值的具体要求不同。生态纺织品除了基本的甲醛、pH值、色牢度和可分解芳香胺染料规定外,增加了可萃取重金属、有害物质染料、杀虫剂、有机锡化合物、苯酚化合物、石棉纤维、挥发性物质和阻燃整理剂等10大类30多种成分的限量值。例如普通纺织品只规定了可分解芳香胺有害物质染料的限量值为20克/千克,生态纺织品增加了致癌染料、致敏感染料和其他染料的要求,禁用致癌染料,致敏感染料和其他染料的含量必须≤50克/千克。另外,所有的生态纺织品都禁用石棉纤维。
国内市场多数“伪”生态纺织品
本刊:目前,我国市场上的生态纺织品多吗?主要存在哪些问题?购买时我们如何辨别,才能买到真正的生态纺织品?
李治恩:确切地说,目前我国的多数生态纺织品都是出口的,内销数量很少。生态纺织品都在标签上印有生态纺织标识,这是购买生态纺织品最直接的识别方法。但通过检查发现,我国市场上很多贴有生态标签的纺织品并不是真正的生态纺织品。
生态纺织品的检测项目很多,有14个大项,每一项又有几个具体指标,一件产品的检测费用高达万元。目
甲醛通常作为纺织品易护理树脂整理中的交联剂,从而赋予纺织品防缩、抗皱、免烫和易去污功能。纺织品和服装上残留的甲醛以未交联或水解游离状态存在。这两种状态的甲醛都可能被释放出来,从而损害人体健康,尤其是对人体粘膜及呼吸道刺激强烈。
pH值作为衡量酸碱性的指标反映了纺织品的酸碱性。正常人体的皮肤的pH值成弱酸性,这样可以防止病菌的入侵。与皮肤接触的纺织品的pH值在中性与弱酸性状态下对人体皮肤最为有利;偏高或偏低都不利,轻则引起过敏、搔痒,重则导致皮肤溃疡,进而引发其他疾病。
目前,并无直接的证据证明色牢度与人体的健康安全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但良好的色牢度无疑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染料脱落转移到人体皮肤上而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的风险。有4种色牢度测试与人体穿着或使用纺织品直接有关,它们是耐水色牢度、耐汗液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和耐唾液色牢度(仅对婴幼儿)。
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是禁用偶氮染料,是一种致癌物质,对人体有害。前,很多检测单位都不具备这个检测能力,厂家也不具备这个技术指标要求的生产能力。因此,国内市场上的生态纺织品大部分都没有通过认证和检测,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纺织品。
生态纺织品存在的问题与普通纺织品一样,主要集中在印染过程中。目前,业内最关注的是“禁用偶氮染料”的问题。偶氮染料是以偶氮化学物为基础的合成染料的统称,常用于纺织品。偶氮染料具有色谱范围广、色种齐全、牢度高等优点,但是部分有害偶氮染料在与人体的接触过程中,其有害成分被皮肤吸收,并在人体内扩散,然后与人体正常新陈代谢过程中释放的物质混合起来,发生还原反应,形成致癌芳香胺化合物。此外,偶氮染料不可水溶,对水域等环境危害大、污染重。因此,必须对纺织品进行检验检测,尤其是要从生产源头上监管,严格监控企业的生产。
标准与国际接轨,旨在减少贸易壁垒
本刊:GB/T 18885-2009《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于2010年1月1日起实施,既然我国市场上的生态纺织品很少,消费者认知认可度也不高,就连部分基层检测人员都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生态纺织品”。在市场如此遭遇冷遇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制定这个标准?
李治恩:生态纺织品是个新生事物,技术指标高,投资高,价格高,因此在市场上反应冷淡,但国际上一直十分注重环保这个问题,欧洲早在几十年前就提出生态纺织品这个概念,并逐步被消费者认可。在纺织品的出口贸易中,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纺织品常常遭遇贸易壁垒,因此必须从生产源头的技术指标抓起,严格各种有害物质限量。
目前,许多国家都致力于生态纺织品标准的研究,国际上已有十几种生态纺织品标准,其中最有影响、使用最广泛、最具权威性、要求最为严格的是Oeko-tex standard100,GB/T 18885-2002就是在 Oeko-tex standard 100基础上制定的。之所以重新修订并出台GB/T 18885-2009,是因为Oeko-tex standard 100有了新的变化,这是与国际接轨、在国际贸易中制胜的要求。
本刊:您看好生态纺织品的市场前景吗?
李治恩:“生态纺织品”概念的提出是人类进步的一个标志。它的核心就是清洁生产,最终强调的是健康环保,这与当前提倡的绿色消费不谋而合,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但由于生产技术水平和消费水平的限制,生态纺织品不可能在短期内成为大众消费品。这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需要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努力。
学标准
GB/T 18885-2009《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按照产品(包括生产过程各阶段的中间产品)的最终用途,分为婴幼儿用品、直接接触皮肤用品、非直接接触皮肤用品和装饰材料4类。
婴幼儿用品:供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使用的产品。
直接接触皮肤用品:在穿着或使用时,其大部分面积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的产品(如衬衫、内衣、毛巾、床单等)。
非直接接触皮肤用品:在穿着或使用时,不直接接触皮肤或其小部分面积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的产品(如外衣等)。
装饰材料:用于装饰的产品(如桌布、墙布、窗帘、地毯等)。
相关链接
低碳服装
无论是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还是2010年的两会,有一个词备受关注,并已逐渐走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低碳,一场环保生活方式正由此展开。服装也加入了低碳的行列。
低碳服装是一个宽泛的服装环保概念,泛指可以让我们每个人在消耗全部服装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总量更低,其中包括选用总碳排放量低的服装,选用可循环利用材料制成的服装,及增加服装利用率,减小服装消耗总量的方法等。
同时,由此产生了“衣年轮”的概念。它是基于对树木生长年轮的理解,提出用服装的碳排放指数来衡定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以及年均碳排放量。每个衣年轮由半径不等的多个同心圆相套组成,圆的数量代表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最大圆的总面积代表每件衣服在生命周期内的总碳排放量;圆与圆之间的间距表示每件衣服的年均碳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