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肝合并肺结核使用抗痨药物的肝功能观察

2010-06-19罗日立罗中华

中外医疗 2010年23期
关键词:抗痨异烟肼抗结核

罗日立 罗中华

(娄底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娄底 417008)

乙肝合并肺结核在我国属于常见病,抗结核药物的肝毒性反应势必给乙肝合并肺结核的患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观察了本院结核病分院的53例乙肝病毒携带者合并肺结核在抗痨化疗过程中的肝功能改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单纯HBsAg阳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合并肺结核患者53例,男28例,女25例,年龄25~69岁,中位年龄45岁。肺结核的诊断标准参见《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在抗痨化疗前肝功能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

1.2 试剂及检测方法

乙肝病毒标志物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肝功能应用日本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观察指标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ALT及AST采用酶法,TBil为矾酸氧化法。

1.3 所用抗结核药物

以利福平(R),异烟肼(H)链霉素(S)为主的抗痨治疗方案。R:0.45g/d,H:0.3g/d,共9个月,S:0.75g/d,共3个月。抗痨治疗最初2个月每周监测1次肝功能,以后每2周监测1次。如有异常症状或体征随时复查肝功能

1.4 肝功能受损害程度判定标准

采用参考值与医学决定性水平相结合的判定方法。具体标准如下:(1)轻度损害:ALT 40~60U/L,AST 37~60U/L,TBil 17.1~23.9umol/L;(2)中度损害:ALT 60~300U/L,AST 60~300U/L,TBil 23.9~42.7umol/L;(3)重度损害:ALT>300U/L,AST>300U/L,TBil>42.7 umol/L。

2 结果

2.1 抗痨化疗后肝功能情况

图1 抗痨化疗后肝功能开始出现异常的时间(n=28)

53例病例在抗痨化疗后有28例有程度不一的转氨酶升高,其中有8例合并有总胆红素升高。肝损率52.8%(28/53)。具体情况见表1。

2.2 抗痨化疗后肝功能受损害程度

轻度受损6例(21.4%),中度受损19例(67.9%),重度受损3例(10.7%)。

2.3 抗痨化疗后肝功能异常开始出现的时间

有8例在15d内出现异常,13例在15~30d出现异常,有5例在1~2个月内出现,只有2例出现在2个月以后。具体见图1。

3 讨论

临床常用抗结核药物大多对肝功能有一定损害,其中以利福平引起的损害最常见,其次为异烟肼,吡嗪酰胺等。本组资料显示,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在抗痨化疗后肝损率达到了52.8%。大部分乙肝无症状携带者其肝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肝脏有疾患时,肝血流灌注障碍,肝血流量减少,使药物清除率下降。肝病时又可使肝药酶活性下降,肝固有清除率减小,也阻碍了药物的清除。这些改变均能导致药物清除减慢,导致药物的生物半衰期延长,游离药物浓度增加,从而增加了药物的毒性。本组资料显示其损害程度以中度损害为主(67.9%)。但也有部分重度损害病例(10.7%)。故对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在开始抗结核治疗时除常规保肝治疗外,应尽可能选用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或损害较轻的药物。若有条件对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则结合临床决定给药方案更为理想。

从肝功能异常开始出现的时间来看,大部分异常发生在最初1个月,有8例(28.6%)出现15d内,13例(46.4%)出现在15~30d内。5例(17.9%)出现在第2个月。只有2例(7.1%)出现在2个月以后。建议临床在抗结核治疗的最初2个月内须密切观察病人的临床体征,同时每周监测1次肝功能,而在2个月后可延长到每月监测1次,以便及时发现肝功能的改变,调整治疗方案。

表1 抗痨化疗后肝功能异常统计表(n=53)

[1]冯国刚,唐继英.微卡方案治疗初治涂阳空洞型肺结核合并乙肝大三阳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9,8(6):42~43.

[2]刑同京,陈加保.利福平与异烟肼合用致肝损害的临床与病理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33~35.

猜你喜欢

抗痨异烟肼抗结核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异烟肼糖浆剂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痨联合抗病毒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手术加抗痨治疗结核性肛瘘的临床分析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gp10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联合异烟肼的体外抗结核菌活性
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在耐多药结核病中抑菌效能的观察
主要高危人群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高剂量异烟肼与延长强化期对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