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人口学因素对高中生焦虑水平的影响

2010-09-11葛素玲姚荣英

中外医疗 2010年23期
关键词:砀山县人口学高中生

葛素玲姚荣英

(1.安徽省砀山县葛集镇卫生院 安徽砀山 235300; 2.蚌埠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安徽蚌埠 233030)

社会人口学因素对高中生焦虑水平的影响

葛素玲1姚荣英2

(1.安徽省砀山县葛集镇卫生院 安徽砀山 235300; 2.蚌埠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安徽蚌埠 233030)

目的 了解高中生的焦虑状况,探讨社会人口学因素对高中生焦虑水平的影响,为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对砀山县5所中学的1865名高中生问卷调查,内容包括高中生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城乡、性别和年级)和焦虑自评量表。结果 砀山县高中生的平均焦虑水平为(42.64±8.90)。女生高于男生(P<0.05);农村高于城市(P<0.05);不同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中女生比男生更易于出现焦虑症状;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易出现焦虑症状;要有针对性地干预高中学生的焦虑情绪。

焦虑 社会人口学 高中生

焦虑是中学生常见的一种负性情绪,随着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压力的普遍增大,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学生常会出现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影响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为了解中学生的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2008年3月对砀山县5所中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现仅对社会人口学因素与高中生焦虑水平的关系进行分析,为学校心理健康促进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对象

按城乡和年级分层,整群抽取砀山县3所城市中学,2所农村中学,5所中学均为普通中学。每年级抽取2~4个班的在校学生,班级所有学生均为调查对象,共调查学生1865名,年龄为15~19岁,平均年龄为16.61岁,其中城市学生432名,农村学生1433名;高一学生757名,高二学生565名,高三学生543名;男生1031名,女生814名。

1.2 方法

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高中生的人口学变量(城乡、性别和年级)和焦虑自评量表[1]。该量表包括20个自评项目,其中有正评题15项、反评题5项。采用1~4级评分方法,对量表中20个项目分数相加,得到总的粗分,将总的粗分×1.25即得到总的标准分[2]。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社会人口学因素对高中生焦虑水平的影响采用u检验或方差分析。

2 结果

表1 人口学因素高中生焦虑水平(±s)的影响

表1 人口学因素高中生焦虑水平(±s)的影响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砀山县高中生的平均焦虑水平为(42.64± 8.90),高于中国正常人常模(37.23±12.59)[3],说明高中生是焦虑水平比较高的群体。高中生的焦虑水平在城乡差异方面,表现为农村高于城市,与罗英姿[4]报道的农村高中学生的焦虑总分高于城市相一致。产生城乡差异的原因推测应当是多因素综合而致的结果,城乡教育资源和社会经济水平的差异可能起很大的作用,另外农村学生父家长化程度低于城市,可能导致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的不同,尤其是对于高三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农村学生家长一般采取增加压力的教育方式,督促孩子学习。而城市学生家长往往在督促孩子学习的同时,还对孩子进行心理压力的疏导。高中生的焦虑水平在性别差异方面,表现为女生高于男生,说明更易产生焦虑症状。因此,对于高中生高焦虑水平的这个特殊群体采取干预措施时,女生应是干预的重点对象。高中生是焦虑水平比较高的群体,焦虑的产生是由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等多方面共同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降低高中生的焦虑水平必须通过全社会的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1]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234~238.

[2]罗艳丰,何朝阳,杨福,等.焦虑自评量表对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测量结果及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6): 2304~2306.

[3]万鹏飞,孙月吉,靳媛,等.大连地区青年学生焦虑情绪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5):436~438.

[4]罗英姿,王湘,朱熊兆,等.高中生的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8):628~629.

R2

A

1674-0742(2010)08(b)-0050-01

2010-06-03

猜你喜欢

砀山县人口学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安徽砀山县: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质量提升
基于安卓手机用户行为的人口学信息预测
一道最值问题的新解与推广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易富贤学者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学特征空间分布地域性的再研究
员工能量的内涵、结构及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