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事件易感人群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2010-06-15李乐光陆愈实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均分人格特质合理化

杨 黎 李乐光 陆愈实 杨 程 齐 双

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对一部分人来说,属于创伤事件,即对个体造成了真正的缺失,这部分人是医疗服务和 PTSD重点工作对象,但是 ,对绝大多数人 (即一般公众)而言,突发公共事件并不能构成创伤事件。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个体有不同个体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既有可能利于个体应对突发事件,也有利于减轻或缓解突发事件可能产生的危害,这类人属于“无影响人群”。反之,则既可能形成个体本身过于严重的心理应激,同时也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危害扩大化[1],这类人群属于“易感人群”。然而,这部分人群往往容易受到忽视。

目前关于突发公共事件的研究主要可分为 4类:1类以法律为依据建议突发事件的预防与控制;2类以信息技术为依据来建立应急平台的;3类以应急管理为基础来评估和管理事故;4类以心理学为依据(PTSD)进行灾后的心理重建。

关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例如,“12.25”火灾救援人员心理状况调查[2]、非典期间云南理工科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分析等等[2-8],但是这类调查的结果很难推广到其他人群。

本文将受灾人群从易感人群中分离,认为受灾人群是不同于易感人群,是突发公共事件的直接影响人群,而易感人群是由于本身的心理特质(如人格、态度、信仰等方面)间接受到突发公共事件影响的人群,属于一般公众范畴,这点也与受灾人群相区别的。这类心理特质很可能也同样影响着受灾人群,只不过没有事件本身对受灾人群影响显著。因此,这些心理特质可能同样适用于受灾人群。本文旨在研究影响突发公共事件易感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心理因素,着重探讨应对方式与人格特质的对突发公事件易感人群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希望在此基础上能有更深入的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见表 1。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在火车站、社区、银行、学校等公共场所筛查突发公共事件易感人群。经过初始访谈筛选 100人进行本次调查,剔除无效问卷后,实得有效问卷 96份,有效率为 96%。

表 1 样本分布情况(n)

影响其中绝大多数人的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在 2年以内,因为考虑到突发公共事件可能会导致人格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一般在 2年后才会出现,而且改变比较缓慢。所以,主要调查受近期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影响的人群。

1.2 工具 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初始访谈、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大五人格量表(BFQ)、个人的基本情况等 5个部分。

1.2.1 初始访谈提纲 包括 3个部分:第 1部分,确认调查对象了解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第 2部分,调查突发公共事件是否造成影响;第 3部分,事件影响的基本情况,最终确定是否属于突发公共事件的易感人群[9]。如果“是”则进行问卷调查,“否”则不进行下面的问卷调查。

1.2.2 症状自评量表(SCL-90)[10]共有 90个条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 9个因子。量表采用 5级计分(1~5),1表示从无症状,5表示症状严重。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SCL-90的得分与心理健康状况呈反比。得分越高则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反之越好。其中 SCL-90的总分均分反映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

1.2.3 应对方式问卷[10]共包括 62个条目,包含 6个因子:解决问题、求助、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对每个项目进行“是”或“否”判断,分别采用 1,0计分,得分越高表明越多采用该种应对方式。6种应对方式可组合成 3种类型:成熟型(解决问题、求助)、不成熟型(自责、幻想和退避)、混合型(合理化)。

1.2.4 大五人格量表[11]包括 25个条目 ,包含 5个因子:适应性、开放性、利他性、社交性、道德感,采用 5级计分(1~5)。

1.2.5 个人基本情况 采用自编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家庭状况、有无信仰、有无(关于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知识、职业、对环境的熟悉程度、婚姻状态等 10个条目。

1.3 统计方法 Z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突发公共事件易感人群心理健康状况 如表 2所示,对突发公共事件易感人群在 SCL-90上的得分与全国常模进行 Z检验发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 9个维度上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12]。突发公共事件易感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应该引起心理研究人员关注的群体。

表 2突发公共事件易感人群在 SCL-90上的得分与全国常模 Z检验(±s)

表 2突发公共事件易感人群在 SCL-90上的得分与全国常模 Z检验(±s)

注:*P<0.05,**P<0.001,下同

因 子 样本(n=96) 全国常模 Z检验(Z0.05=1.64,Z0.001=3.09)躯体化 1.4714±0.44588 1.37±0.48 2.07*强 迫 1.8802±0.56561 1.62±0.58 4.40**人际关系 1.7442± 0.54293 1.65± 0.61 2.48*抑 郁 1.6739±0.54607 1.50±0.59 2.89*焦 虑 1.6906± 0.9077 1.39± 0.43 2.12*敌 对 1.7344±0.63226 1.48±0.56 4.89**恐 怖 1.4137±0.40485 1.23±0.41 4.39**偏 执 1.6580±0.53112 1.43±0.57 3.92**精神病性 1.5604± 0.49831 1.29± 0.42 6.31**

对心理健康状况(包括总分均分、阳性均分、10个维度等12项得分)分别进行个人基本情况 10个因素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文化程度、有无信仰、有无相关知识、职业等因素上,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显著差异。

对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性别 (男、女)×年龄(10~20、20~30、30~ 40、 40~ 50岁 )×婚否 (是、否 )×家庭收入 (高、中、低)×家庭状况 (和谐、不和谐 )×对环境的熟悉程度(熟悉、一般、不熟悉)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在主效应方面,家庭收入(F=1.827,P<0.05)、环境熟悉程度 (F=3.426,P<0.001)、年龄(F=2.492,P<0.001)有显著差异。交互效应方面,环境熟悉度*年龄在阳性均分(F=15.127,P<0.001)、焦虑 (F=3.229,P<0.05),进行事后检验发现 ,中等和高收入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显著好于低收入;对环境熟悉和一般熟悉的显著好于对环境不熟悉的;10~ 20岁显著好于 20~30岁的。因此,20~ 30岁、家庭收入低、对环境不熟悉的人群是突发公共事件易感人群中受影响比较大的。

2.2 不同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如表 3所示,对突发公共事件易感人群的应对方式与 SCL-90进行相关分析表明 ,解决问题因子与 SCL-90的 12个维度都呈负相关,其中除躯体化以外都是显著负相关,突发公共事件易感人群在应对方式中越倾向于采取解决问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求助与 SCL-90的 12个维度都显负相关,其中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强迫症状、总分均分上都显著负相关,倾向于求助的人心理健康状况也比较好。自责与 SCL-90的 12个维度都显正相关,其中除躯体化以外都是显著正相关。幻想与 SCL-90的 12个维度都显正相关,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敌对、其他、总分均分上显著正相关。逃避与 SCL-90的 12个维度都显正相关,其中躯体化、精神症状、总分均分上都显著正相关。合理化与 SCL-90的 12个维度都显正相关,其中躯体化、偏执、其他、总分均分上都显著正相关。

表 3 应对方式与 SCL-90的 Pearson相关(r)

2.3 不同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如表 4所示,对突发公共事件易感人群的人格特质与 SCL-90进行相关分析表明,适应性在 SCL-90的 12个维度都显正相关,其中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总分均分上显著正相关。社交性在 SCL-90中除人际关系敏感外的 11个维度都显负相关,其中与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症状、其他、总分均分上显著负相关,与人际关系敏感显著正相关。开放性与 SCL-90不显著相关。利他性与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症状、总分均分显著负相关。道德感与躯体化、敌对显著负相关。

表 4 人格特质与 SCL-90的 Pearson相关(r)

2.4 应对方式和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以解决问题、自责、幻想、退避、求助、合理化、适应性、社交性、开放性、利他性、道德感为自变量。以 SCL-90总分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分析时,以偏相关系数为指标,只有当偏相关系数达到 0.05的显著性水平时才将自变量引入回归方程,结果应对方式的解决问题、合理化这两个因子和人格特质的社交性这 1个因子先后进入方程(见表 5)。其总体决定系数 R2为 0.309,说明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变异的 30.9%可以用这 3项变量作解释,解决问题、合理化和社交性的 F值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它们可以解释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的变异,而自责、幻想、退避、求助、开放性、利他性、道德感、适应性对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的直接预测作用不大。回归方程:突发公共事件易感人群的心理健康总体均分=2.892-0.093×解决问题+ 0.055×合理化 -0.016×社交性。表明合理化可能会不利于心理健康状况,而解决问题和社交性则可以有利于心理健康状况。

表 5 人格特质和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的多元线性回归

3 讨 论

3.1 突发公共事件易感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 突发公共事件易感人群在 SCL-90上的各项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经过Z检验发现,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因此,该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值得关注的群体。

3.2 突发公共事件易感人群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首先,应对方式采用程度的排列顺序显示了突发公共事件易感人群的应付方式特征,使用最多的是解决问题(7.94±1.978),其次是 合理化 (5.33± 2.199)、退避 (5.28± 2.004)、幻想 (5.04± 2.312)、自责(3.81± 2.493),最少的为求助(2.22± 2.148)。

其次,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和心理健康状况呈正比,即越是倾向于采取解决问题和求助这两种应对方式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幻想、退避、合理化、自责与心理健康状况呈反比,即越是倾向于采取这 4种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最后,本文发现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回归效应,解决问题这种应对方式能够解释 16.7%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异。同时,合理化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负相关,对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回归效应,能够解释 8.4%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异。这和已有的研究相符,成熟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有利于心理健康;不成熟和混合的应对方式不利于心理健康[13]。但是,求助并没有直接作用于突发公共事件易感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这可能和突发公共事件易感人群比较少的采用求助这种应对方式有关。因此,在应对方式中越是倾向采取解决问题方式,越拒绝采取合理化,则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因此,可以通过训练应对方式来增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能力,促进心理健康状况[14-17]。

3.3 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人格特质与 SCL-90的相关分析中发现,适应性得分与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是负相关。但是大五位置解释表中只有适应性是得分越高越偏向弱适应性,其他均是得分越高越偏向强特质,因此,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呈正相关。人格特质中越是倾向高适应性、社交性、利他性、开放性、道德感,则突发公共事件易感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其中社交性能有效预测心理健康状况。

3.4 个人基本情况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不同年龄、家庭收入、对环境的熟悉程度的突发公共事件易感人群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有显著不同,其中 20~ 30岁、家庭收入低、对环境不熟悉的人群是突发公共事件人群中最值得关注的群体。

3.5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文只提出了对突发公共事件易感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几种影响因素,还存在着其他的影响因素或者决定因素,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1]黄定华.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状态探析 [J].湖湘论坛,2008(1):95-96

[2]郭阳,陈爱敏 ,林浩春,等.“5.12”汶川大地震伤员心理应激状况调查 [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28(7):1144-1122

[3]高平来 ,董琳琳 ,赵会芬.“12· 25”火灾救援人员心理状况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10):1591-1592

[4]王学义,金圭星,王青翠,等.“非典”时期不同人群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J].河北精神卫生,2003(16):84-85

[5]郅利聪.河南省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2):145-147

[6]毛富强,毛光民,李洁.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初步评价 [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1):36-38

[7]毛富强,李振涛,王建华.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及生活事件分析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0):663-665

[8]郑万宝.部队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状况及其对策研究 [D].长春:吉林大学,2006

[9]黄国平,张亚林,向慧,等.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在女性犯人中的信度、效度分析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28-31

[10]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1-131

[11]赫尔雷格尔 D,斯洛克姆 J W,伍德曼 R W.组织行为学 [M].第9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2-96

[12]任红燕.济南市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D].济南:山东大学,2007

[13]王艳芝,李彦牛,龚蓉.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5):394-396

[14]王爱祯.不同年级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5

[15]李恒.大学生、研究生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比较研究 [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16]Anne Mclntyre.Colleg e students From Families of divorce:keys to their resilience[J].Journal of Applied Dev elopmental Psychology,2003(24):17-31

[17]张亭亭.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影响 [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均分人格特质合理化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蝴蝶标本(外一首)
近视患者人格特质与近视矫正手术意向的关系研究
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
基于认知合理化的会计舞弊治理:研究基础与框架策略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合理化建议为交通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面积均分线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