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0-06-14何志义邓淑敏
高 鹏 何志义 邓淑敏 李 蕾 秦 雪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20%~30%的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引起迟发性脑缺血损伤,可继发脑梗死[1]。长期以来,迟发性脑梗死被认为是影响SAH治疗及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收集本院近4年来经脑CT和脑脊液检查证实为SAH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可能导致迟发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从而预防其发生和指导治疗。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8例患者中男40例,女48例,年龄34~81岁,平均年龄(51.3±1.1)岁,均经脑 CT和脑脊液检查证实为SAH,其中14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新发的局灶神经系统体征,复查脑CT提示有新的梗死灶,诊断为迟发性脑梗死[2]。
1.2 观察指标 通过对年龄(<50岁,≥50岁)、吸烟史、血压、糖尿病病史、用药情况(单用止血剂,合用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脑梗死病史等相关因素的分析,明确上述因素与继发迟发性脑梗死的关系。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发生迟发性脑梗死的14例中有脑梗死病史者10例(10/25),无脑梗死病史者4例(4/63);有糖尿病病史者11例(11/23),无糖尿病病史者3例(3/65);单用止血剂者12例(12/46),止血剂合用尼莫地平者2例(2/42);有吸烟史者10例(10/38),无吸烟史者4例(4/50);经 χ2检验,上述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各指标与迟发性脑梗死的关系(例)
3 讨 论
SAH常引起迟发性脑血管痉挛,而痉挛持续加剧会导致脑缺血性损伤,甚至脑梗死。但哪些SAH易导致迟发性脑梗死?即SAH继发迟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呢?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迟发性脑梗死的发生与年龄、血压无明显关系,与吸烟、脑梗死病史、糖尿病病史及是否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地平有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单用止血剂者46例中发生迟发性脑梗死12例,占26.1%,而联合用药组即止血剂加用尼莫地平治疗者42例中发生迟发性脑梗死2例,占4.8%,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H后由于血液机械、化学因素的作用,迟发性脑血管痉挛(CVS)多发生在起病后5~15 d,CVS引起脑组织缺血,进而引起神经功能缺失,脑梗死即为CVS不可逆的最终结果。过去一致认为SAH后发生迟发性脑梗死者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相关研究表明,SAH后血清钙降低[3],为钙离子拮抗剂广泛应用于SAH提供了理论依据。因它不仅可选择性扩张病理性脑血管,同时抗自由基,减轻脑水肿,在临床上未发现明显盗血现象,因而它不仅可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又试用于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4]。因此对于SAH后脑梗死,无论自发性SAH还是创伤性SAH患者,均应常规应用尼莫地平口服,必要时可静脉注射。另外,对于有脑梗死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的SAH患者尤其要注意预防并发迟发性脑梗死的发生或再发生,以提高疗效,从而降低SAH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
1 吴 江.蛛网膜下腔出血.吴江主编.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6.
2 王新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王新德主编.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79.
3 汤序洋,江明达,郑月钗,等.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钙镁含量的研究.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0,13(1):63.
4 匡永锋,宋 亭,许治强.静脉滴注尼莫通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0,13(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