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64例临床观察
2010-06-13解品启
李 洁,解品启
顽固性心力衰竭是指经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包括去除诱因、休息、氧疗、限盐、利尿、强心、扩血管等疗效不佳或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继续恶化者。该病是大多数心血管病的最后归宿,是临床上常见危重症,病死率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顽固性心力衰竭单纯西药治疗比较棘手,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64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顽固性心力衰竭病人128例,心功能分级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1],除外急性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严重疾病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男35例,女29例;年龄44岁~82岁,平均 64.89岁;病程10个月至16年,平均 9年;其中冠心病25例,高血压病 13例,肺心病12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心功能Ⅳ级者38例,Ⅲ级者26例。对照组64例,男34例,女 30例;年龄42岁~80岁,平均63.13岁;病程9个月至15年,平均8年;其中冠心病 28例,高血压病14例,肺心病10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风湿性心脏病9例;心功能Ⅳ级者36例,Ⅲ级者2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原发病及心功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诊断参照Framigham心力衰竭诊断标准[2],心功能分级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IVYHA)标准进行。64例病例均符合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且经内科综合治疗2周,心功能改善不明显或达不到标准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吸氧、卧床休息、低钠饮食等病因治疗,根据病情选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硝酸酯类,心功能Ⅲ级者给予洋地黄如地高辛,水肿者给予利尿剂。治疗组在常规口服药基础上服用中药补气养阴活血益心汤,组方:人参、五味子各10 g,麦冬、黄芪、丹参各20 g,茯苓、泽泻、益母草各15 g,炙甘草6 g。胸闷痰多者加瓜蒌皮20 g、葶苈子15 g、半夏10 g;腹胀恶心者加莱菔子10 g、枳壳10 g;阳虚畏寒者加制附子(先煎)10 g、桂枝10 g;水肿明显者加冬瓜皮15 g、猪苓15 g;肝瘀血肿大者加鳖甲10 g、三七粉(冲服)3 g。水煎服,每日一剂,15 d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临床疗效。
1.5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
1.6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使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 LVEF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LVEF比较(±s)%
表2 两组LVEF比较(±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64 28.31±6.12 45.92±6.251)2)对照组 64 28.19±5.91 36.53±7.53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3 讨 论
顽固性心力衰竭属于祖国医学胸痹、心悸、支饮、水肿等范畴,病位主要在心,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阳虚,阳虚日久,必损于阴,出现“无阳则阴无以生”的病理状况,加之顽固性心力衰竭长期治疗过程中,过多应用温燥、利下等药物,损伤阴津,出现口干乏力、五心烦热、小便短赤、肌肤甲错、形体消瘦等气阴两虚之证。心气亏虚,推动乏力,瘀血内阻,“血不利则为水”,故标实为血瘀水泛。因此,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以益气养阴为主要治则,并辅以活血利水。补气养阴活血益心汤中人参、麦冬、五味子共同组成生脉散益气养阴;黄芪补益心气;丹参、益母草活血化瘀以畅血行,血行则水利,其中益母草又具有较强的利水作用;茯苓、泽泻利水消肿;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凑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生脉散具有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排血量的作用[4]。黄芪有正性肌力作用,有扩血管、抗缺氧 、强心利尿等功能。丹参、益母草有扩张血管、改善心肌供血供氧、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茯苓、泽泻、益母草具有利尿的作用,可减轻心脏前负荷。诸药合用可以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LVEF。因此,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法是中医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1]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5.
[2]元伯民.心血管病诊断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21-2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5.
[4]成都中医学院.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287-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