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二指肠隆起样病变43例临床分析

2010-06-07

罕少疾病杂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降部绒毛状肿瘤性

李 曦 邹 兵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内科,广东 深圳 518036

十二指肠隆起样病变43例临床分析

李 曦 邹 兵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内科,广东 深圳 518036

目的 回顾性分析43例十二指肠隆起样病变患者临床表现,病理特点等。 方法 分析了2008年1月到2009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十二指肠隆起样病变的43例病人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等。 结果 十二指肠隆起样病变分布于十二指肠球部(34/43,79.1%),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病理类型中,炎性息肉33例(33/43,76.7%),明显高于其他病理类型。但恶性肿瘤也占据一定比例(6.9%)。 结论 十二指肠隆起样病变病例临床表现多样,而且其中恶性肿瘤也占据了一定比例,因此,加强对十二指肠隆起样病变的研究有助于肿瘤的诊疗和预防。

十二指肠 ; 病变

十二指肠隆起样病变相对于胃,结肠良恶性肿瘤来说少见,其缺乏典型临床表现,不易引起医生重视,容易漏诊,国内报道较少。我们统计了2008年1月到2009年4月在我院就诊,且检查发现十二指肠隆起样病变的43例病人,对这些病人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l 材料和方法

所选病例来源于2008年1月-2009年4月我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就诊发现十二指肠隆起样病变的43例病人,这些病人均行内镜下或手术取的组织,并进行了病理学检查。其中男性21例,平均年龄45.1±20.8, 女22例,年龄26-72,平均年龄51.4±19.3),包括良性肿瘤39例,其中1例2008年6月诊断为十二指肠降部绒毛状腺瘤,患者拒绝手术治疗,2009年4月后复查确断为十二指肠中分化腺癌,本研究将其归于良性肿瘤类。恶性肿瘤3例;患者以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反酸、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或其他症状就诊。

2 结 果

2.1 隆起样病变部位本组病例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球部(34/43,79.1%),明显高于其他部位(P<0.05),且主要为炎性息肉(30/34,88.2%),多数合并胃、十二指肠炎或溃疡(28例);降部8例(18.6%),球/降交界处1例(2.3%)。其中1例管状腺瘤性,2例绒毛状腺瘤,3例恶性肿瘤发生部位均来自降部。(见表1)

2.2 病理特点 对43例息肉进行病检结果显示:良性肿瘤共(40/43,93.0%)炎性息肉33例(33/43,76.7%),明显高于其他病理类型(P<0.05);增生性息肉2例(2/43,4.7%),管状,绒毛状腺瘤3例(3/43,6.9%);P—J息肉(错构瘤),十二指肠良性间质瘤1例,恶性肿瘤包括十二指肠恶性间质瘤2例,十二指肠中分化腺癌1例。(见表2)

2.3 病人的临床表现 患者均以上腹不适、腹胀、腹痛、纳差、恶心、呕吐、反酸等上腹症状就诊的最为多见。其中有腹痛, 腹胀症状表现的患者相对较多。(见表3)

3 讨 论

十二指肠隆起样病变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由于临床表现各异,临床上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2009年4月期间我院就诊的43例十二指肠隆起样病变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十二指肠隆起样病变诊治水平。

随着消化内镜的的使用和人们体检意识的增强,胃肠道息肉检出率逐渐增高,但十二指肠隆起样病变临床上检出率仍相对偏低,有文献报道当隆起样病变位于十二指肠第降部、水平时,有时内镜检查会遗漏[1,2]。更主要原因可能是这些患者缺乏特异临床表现,症状表现的多样,易漏诊误诊;本研究表明腹痛症状表现的为主的患者最为多见,其次是腹胀,恶心等上消化道症状,但也有少数病人以胸闷,咽喉痒,乏力等原因就诊,还有部份患者无明显症状,只在健康体检时发现。

表1 十二指肠隆起样病变分布部位

表2 十二指肠隆起样病变的病理类型

表3 临床表现

十二指肠隆起样病变的部位主要在球部,这与本研究中隆起样病变中息肉占绝大多数有关。以往研究也表明十二指肠息肉最多发生于球部,其他部位少见[3,4]。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观察到的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恶性肿瘤多位于十二指肠降部,但由于例数少,并不能表明十二指肠降部肿瘤发生可能性一定高于十二指肠球部,需进一步扩大样本统计量。

我们观察到的十二指肠隆起样病变包括了十二指肠息肉和良性间质瘤和一些恶性肿瘤。十二指肠息肉在组织学上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即腺瘤,来源于腺上皮细胞,有管状、绒毛状、混合型等类型,均为癌前病变,非肿瘤性息肉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5-7]。同以往研究报道相一致,本研究观察到炎性息肉、增

生性息肉在十二指肠息肉中所占比例最高,尽管非肿瘤性息肉癌变率低,但新的研究表明一些非肿瘤性息肉仍有一定的恶变倾向,内镜下切除仍是最好选择[8]。本组研究表明管状腺瘤性,绒毛状腺瘤也占有一定比例。检出为共3例,占6.9%。其中1例2008年6月诊断为十二指肠降部绒毛状腺瘤患者,拒绝手术治疗,2009年4月复查诊断为十二指肠中分化腺癌,这些符合以往的研究结果,即肿瘤性息肉(管状、绒毛状、混合型)可以向癌转变。此外,有少数患者为P—J息肉(错构瘤),十二指肠良性间质瘤。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病例中,有3例恶性肿瘤患者分别为十二指肠恶性间质瘤2例,十二指肠中分化腺癌个1例,因此在十二指肠隆起样病变也需警惕肿瘤可能。本研究中的这些病人最终分别通过内镜下活检钳钳除、高频电凝电切术或手术进行了治疗。

总之,我们研究所观察到的十二指肠隆起样病变以息肉为主,部分息肉病人可能有癌变倾向;少数患者为其他类型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这些病例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化,因此,加强对十二指肠隆起样病变的研究有助于及早发现和治疗十二肠道肿瘤。

1.杨秀萍,侯晓华.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的内镜及组织学观察.中华消化内镜杂志[J],2OOO:23.

2.张茗 ,林旭榕 ,李玉普.内镜下治疗十二指肠息肉26例的临床观察.中华医学研究杂志[J], 2006年:990.

3.王云, 易小敏,梁敏蓉.十二指肠息肉48例的内镜诊治分析.广西医学[J], 2007年:354-355.

4.周静平, 邓长生,黄梅芳.十二指肠息肉196例临床分析.医学新知杂志[J],2004:263-264

5. 林国成 梁社富 曹劲松 等 十二指肠恶性间质细胞瘤并肝转移1例 中国CT和MRI杂志[J] 2007 5(1)

6.Soravia C,Berk T,Haber G,et a1.Management of adcaneed du·odenal polyposis in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lx~is.J Gastroimest Surg[J],1997;1(5):474

7.Perez A,Sal tzman J R,Cart-locke D L,et a1.Benign nonampu1.1ary duodenal neoplasms.J Gastrointest Surg[J].2OO3,7(4):536

8.邹寿椿,张成武.胃肠道息肉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近况.中国胃肠外科杂志[J],2OOO,3(2):71

Clinic analysis for 43 patients of duodenalmucosal prominences

LI Xi,ZOU Bin.Department of Digestive System,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Guangdong, 518036,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 features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43 cases of duodenal mucosal prominences.MethodsThe clinic features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43 cases with duodenal mucosal prominences was investigated from 2008-1 to 2009-4.ResultsDuodenal mucosal prominence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duodenal bulb.The pathological types in most patients of duodenal mucosal prominences are inflammatory polyposis.And patients of malignat tumor is also observed in our reaserch.ConclusionClinical symptoms variety was observed in patients of duodenal mucosal prominences.There was a certain proportion of malignant tumor in patients.So, our research about the duodenal mucosal prominences is good for prevention of tumor and therapy.

Du odenal; lesion

R574.51

A

LI Xi,ZOU Bin.Department of Digestive System,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Guangdong, 518036, China.

2009-07-15

猜你喜欢

降部绒毛状肿瘤性
膀胱绒毛状腺瘤伴癌变1例并文献复习
胆囊肿瘤性息肉病变的临床、影像学特征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十二指肠降部病变的临床效果
脑部CT平扫图像直方图分析鉴别肿瘤性与非肿瘤性脑出血
浅析结肠管状绒毛状腺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在十二指肠降部憩室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胆管疾患的相关性
主动脉弓及弓降部先天性发育异常的影像学诊断
肾盂绒毛状腺瘤临床病理分析
介入治疗髂静脉肿瘤性狭窄
十二指肠降部轻度溃疡性瘢痕狭窄致肝内外胆管钡餐显影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