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通山县乡村医生执业现状调查分析
2010-06-07鲁玉玲
鲁玉玲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70%以上的人口长期生活在农村。作为农村卫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医生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广大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到2010年,全国大多数乡村医生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卫生部也提出:“到2015年,农村地区乡村医生要全部达到中专以上学历水平,其中85%的乡村医生要完成向执业助理医师的转化”。因此,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乡村医生素质和学历层次,是当前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1]。2009年7月,本研究对通山县卫校就该县乡村医生的执业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对乡村医生的队伍建设及其行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乡村医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进行探讨。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数据来源于通山县卫生局的相关统计报表及2009年7月通山县卫校关于该县乡村医生的执业现状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以通山县354名乡村医生的全样本作为调查对象,问卷内容主要涉及乡村医生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执业状况、培训情况及自我评价等。本次调查采用统一制表统一标准,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对调查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共发放问卷354份,回收有效问卷 354份,有效回收率达到100%。调查结果由双人进行重复输入,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
通山县地处鄂东南边陲,通山县虽属武汉“8+1”城市圈范围,但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是一个集老、苦、山、穷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截至2008年底,全县总人口 45.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62万人。2007年新农合实现全面覆盖,2008年参合农民达312 964人,参合率达到92%。在185个行政村中,有178个配设了村卫生室,共设置卫生室207个,其中村建的有60个,私人承办的有147个。在本次调查的通山县354名乡村医生中,男、女性别所占比例分别为67.2%和32.8%;35岁以下的乡村医生有56人,占到总体的15.8%,36~45岁的有136人,占38.4%,46岁以上的有162人,占45.8%。
2.2 乡村医生的学历构成情况
调查显示,在354名乡村医生中,拥有中专或相当水平学历的人数最多,占到总体的70.6%,其次为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乡村医生17.8%,另外分别有6.5%和5.1%的调查对象师承传统医学和拥有大专以上学历(见表1)。可见,通山县乡村医生的学历水平总体上仍然偏低,中专及以下学历水平的乡村医生是当前该县农村卫生队伍的主体,这可能同通山县地处偏远,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对医学高等人才缺乏吸引力等因素有关。
表1 通山县乡村医生的学历构成
2.3 乡村医生的执业资质现状
调查显示,在通山县354名乡村医生中,实际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的有264名,占到总体的 74.6%;其中 181名乡村医生已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占到执业医生总数的68.6%,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分别有41人和24人,分别占执业医生总数的15.5%和9.1%,另外有18人取得其他同等职业技术证书,占执业医生总数的6.8%。可见,该县乡村医生的整体执业水平还较低,仍有相当一部分乡村医生不具备执业资质,而已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的以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为主,这可能是因为乡村医生整体年龄老化、医学专业学历不够、针对性培训不足等多种原因所致。
2.4 乡村医生的培训需求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乡村医生中,有308人接受过县卫生系统组织的培训学习,占到总体的87.0%。而在培训需求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及在调查过程中,同乡村医生的交谈了解到,要求增加培训时间的有205人,所占比例达到57.9%;要求增加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知识的有139人,所占比例为39.3%;认为培训应当更加系统化、更富有计划性和长期性的有96人,所占比例为27.1%;而认为应降低培训费用的有 89人,所占比例为25.1%;另外有54人反映培训应当更加侧重于实用技术、培训方式多样化等其他诉求,所占比例为15.3%,见表2。从乡村医生的从业现状来看,主要承担的仍是一般病、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而对公共卫生和卫生监督的业务承担基本缺失,运用中医中药技能弱化,难以承担合格的初级保健工作,因此对于他们的培训需求,相关主管部门应当予以充分考虑,以全面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表2 乡村医生的培训需求情况
3 讨论和建议
乡村医生是我国农村卫生队伍的主力,承担着农村基层的治病和防疫工作,曾和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合作医疗制度并称为我国农村卫生的“三大法宝”[2]。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和集体经济的逐步解体,乡村医生队伍所赖以依靠的经济和组织基础不复存在,而在近年我国卫生服务市场化导向的作用下,乡村医生的角色开始逐步转化为市场经济下的自由职业者,依靠着更新不足的知识和技术为农村居民提供着基本的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职能弱化乃至缺失,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受到严重制约。针对乡村医生的执业现状及本次调查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加强教育培训和准入管理,提高乡村医生执业水平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通山县乡村医生的整体文化程度不高,绝大多数为中专及以下学历,文化素质较低,自学能力相对较差,接受新的理论知识、技术的能力相对不足[3]。同时,由于绝大多数乡村医生本身是半农半医,在从医的同时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很少有精力和时间更新医学知识和改进业务技术,而大多数乡村医生经济上并不宽裕,支付教育培训费方面的困难也成为技术和学历提高的瓶颈之一。最终其结果就是技术落后,难以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因此,相关主管部门应当在充分考虑乡村医生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加强对乡村医生的教育和培训,制定长期系统的培训规划,明确培训重点和对象,创新培训方式和手段,提高培训的可及性和针对性,真正提高乡村医生现有的执业水平;同时要加强乡村医生准入管理,鼓励乡村医生参加学历教育,加快向执业医师转化,杜绝不具备资质的人员在村卫生室执业。
3.2 明确政府投入责任,确保乡村医生基本待遇
本次调查发现,在通山县设置的207个村卫生室中,村建的只有60个,其余71.0%的村卫生室均为私人承办,乡镇卫生院和村集体对村卫生室并无任何约束力,名为村集体兴办的非营利性的村卫生室,实际上基本为村医个体兴办或承包经营,本质上属于自收自支的个体经营行为。在这种经营模式下,乡村医生的收入来源基本上直接来自医疗服务业务收入和药品经营收入,而法律所规定的劳务聘用报酬关系及乡村两级卫生服务机构的指导关系则名存实亡[4]。
村卫生室作为我国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承担着大量的公共卫生职能和基本医疗任务,坚持公益性质是村卫生室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而对于乡村医生的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问题,可以由村卫生室与乡村医生建立劳动聘用关系,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确定乡村医生的报酬和福利待遇。要加强对乡村医生的经济扶持,对各种费用进行严格审查:能不收的不收,能少收的少收[5]。完善村级卫生人员的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对乡村医生的补助、补偿,落实对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及其他服务的补助、补偿,可参照民办教师和乡村兽医的标准给予乡村医生相应的待遇,根据乡村医生的工龄和实际贡献,给予乡村医生适当的特殊生活补贴。对于达到或超过退休年龄的乡村医生,根据工龄情况国家应该给予生活保障,提供退休待遇;没达到退休年龄的乡村医生应制定相关政策给予他们平等、公平的待遇。与此同时,政府投入必须和区域卫生规划相结合,做到村卫生室的合理设置和布局,以保证国家财政投入的有效性。
3.3 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执业,促进乡医人才队伍建设
当前,通山县乡村医生队伍老化严重,青黄不接的现象十分明显,全县35岁以下的乡医仅有56人。因此,为补充乡村医生的后续队伍,乡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要建立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激励机制,探索对乡村医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并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实行多种形式的乡村医生养老保险[6]。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和提高,通过引导专业人才走向基层来促进乡村医生队伍的扩大,关心维护农村卫生人员的利益,保证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多渠道、多途径地培养农村适宜卫生人才,并积极扶持农村中医药人才[7]。在开展农村卫生机构纵向合作的基础上,卫生行政机构及县乡两级卫生机构都要承担村卫生室的帮扶任务,以促进乡村医生队伍的梯队建设。
[1]仇爱红,杨树圣.姜堰市乡村医生队伍现状与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2):38-39.
[2]陈飞.“赤脚医生”的来龙去脉[J].山东卫生,2008,(1):59.
[3]管弦.浅谈我国乡村医生的现状及其应具备的素质[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6,3(11):44-46.
[4]钱矛锐,杨竹,陈永忠.乡村医生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3):59-61.
[5]周永增,吕蹯.改善乡村医生待遇,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J].北京观察,2007,(12):43-45.
[6]王靖元.依托乡村一体化管理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险问题[J].卫生经济研究,2007,(11):8.
[7]孙馨.厅局长建言乡村医生队伍建设[J].中国卫生人才,2007,(1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