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人性化护理管理探讨
2010-06-07苏娅吴恳金水晶李光杰王镇符生冠张勇
苏娅, 吴恳, 金水晶, 李光杰, 王镇, 符生冠, 张勇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人性化护理更注重给予服务对象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1]。为此,本研究对120例高血压患者尝试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管理,并对其效果进行评定。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3月~2009年7月在海南省老年病医院住院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均为男性。入组条件:①均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②排除其他疾病及严重的躯体疾病;③病情得到控制,且病情稳定。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120例入组对象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年龄46~80岁;病程1~26年;住院时间72~176 d;文化程度:初中26例,高中或中专 22例,大专及以上12例;职业:农民20例,服务行业普通员工16例,行业主管人员24例;用药剂量:氯沙坦钾(50±25)mg。对照组60例,年龄 48~78岁;病程 1~21年;住院时间68~161 d;文化程度:初中30例,高中或中专24例,大专及以上6例;职业:农民 22例,服务行业普通员工18例,行业主管人员20例;用药剂量:氯沙坦钾(50±25)mg。两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病程、平均住院时间、用药剂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护理管理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均按常规进行管理与护理,2周后急性症状得到控制,病情进人稳定期时入组。入组后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包括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给予一般生活护理等。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包括规范化服务与护理:第一,提供温馨的住院环境,护士长实施规范化的一般性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服务耐心周到、语言文明、尊重患者人格等;第二,健康宣教,由责任护士利用多种形式向患者宣传高血压病知识及心身保健、健康指导等方面的医学心理学知识;第三,个性化心理调适,每周四适时进行1次护患座谈会,解决患者存在的心理压力;第四,生活关怀,给予日常生活方面上的照顾,对于饮食欠佳、头昏不适者,适当给予关心和照顾;第五,情感支持,注意与患者沟通时的内容及方式,具体指导家属与患者交流的技巧;第六,文化护理,对患者进行生活态度及健康行为准则等方面的教育。
1.2.2 评定标准 BPRS是一个评定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的他评量表,分别根据患者的口头表述和观察情况,依据症状定义和临床经验进行评分。所有项目采用1~7分的7级评分法,各级的标准为:①无症状;②可疑或很轻;③轻度;④中度;⑤偏重;⑥重度;⑦极重。如果未测则记0分,统计时剔除。总分(18~126分),反映疾病严重性,总分越高,病情越重,治疗前后总分值的变化反映疗效的好坏,差值越大疗效越好;单项分(0~7),反映症状的分布和靶症状的严重程度,治疗前后的变化可以反映治疗的靶症状变化;因子分(0~7),反映症状群的分布和疾病的临床特点,并可据此画出症状群廓图。由2名从事心血管病多年的临床主治医师进行独自评定,评定者不参加人性化护理管理,且对患者是否接受人性化护理管理不知晓。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2]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3],分别于患者入院时、入院2周及入院8周时进行评定。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录入 Epidata 3.0进行初步统计,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并进行 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
表1显示,入院时及入院2周各项因子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8周,除激惹性因子外,观察组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77,3.69,4.38,5.04,P=0.006)。观察组患者经8周人性化护理后,BPRS总分及各因子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说明观察组的高血压症状较对照组显著改善,提示人性化护理管理有助于患者情绪安定,减少焦虑、抑郁、对抗情绪和过激行为,对高血压住院患者的康复大有裨益。
表1 两组患者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为P<0.01
?
2.2 两组患者SDSS评分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对高血压患者的社会功能改善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DSS评分比较 n,±s
表2 两组患者SDSS评分比较 n,±s
?
2.3 两组患者入院8周时的SCl-90评分比较
调查显示,入院8周末,观察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观察组(P=0.003)。其结果表明,人性化护理管理能够提升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从服务内容到服务方式更具体、更实在、更全面地满足了病人健康需求,得到了病人的认同。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入院8周时的SCL-90评分比较 n,±s
表3 两组患者入院8周时的SCL-90评分比较 n,±s
注:与对照组比较,*为P<0.01
?
3 讨论
莱宁格认为,护理的本质是文化关怀,关怀是护理的中心思想,护理关怀是以患者的健康为目的,并从整体观念出发,为患者提供符合个人独特需要的护理关怀[4]。传统护理逐渐被以患者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现代护理模式所取代。人性化护理管理是以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为指导,从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理念出发,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以恢复和重建高血压患者的社会功能和健康行为为根本目的的护理方法。
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模式的患者治疗效果,证实了人性化护理管理的重要性。人性化护理管理在维系高血压患者的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方面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健康宣教使患者增长了各方面的知识,满足了患者对各种文化知识的需求,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情感支持是利用家庭系统的力量和医护人员的力量,帮助患者克服孤独感和无助感;生活关怀满足了患者的生理需要;文化护理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生活态度[5]。个性化的心理调适改善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6]。
当前,医院各个科室都需要推广人性化护理,人性化护理可以转变医护人员的医疗观念,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及家属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改善医患、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在积极推进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同时,护士职业素质明显提高,人本文化护理融于护理工作;提升医务人员在患者中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李国珍.浅谈人性化护理[J].全科护理,2009,7(9):2506-2507.
[2]陈丽萍,夏淳和.新形势下护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5,20(2):60-62.
[3]潘杰,钱念渝.论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06,21(4):63-65.
[4]刘新河,李凡.聘用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因素与管理策略[J].护士实践与研究,2006,3(3):48-50.
[5]晨爱民.现代护理观念的人文精神探讨与实践[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6,23(2):8-10.
[6]吴兰花.护理大学生专业承诺和人格特质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8(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