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临床分析

2010-06-06宋福莲鲁保龙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0期
关键词:呼吸肌呼吸衰竭呼吸机

宋福莲,鲁保龙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云南昭通 657000)

COPD是一组以进行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其反复急性发作(AE)可导致呼吸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规保守治疗临床效果有限,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MV)治疗疗效确定,但该疾病常反复发作呼吸衰竭,患者不能接受反复气管插管带来的痛苦。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可与MV治疗取得相似的疗效,且避免给患者带来上述痛苦,值得推广应用。近两年来我科应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50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8月~2009年10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96例,其确诊均符合中国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OPD诊治指南[1],且至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2]:①PaCO2>60 mm Hg(1 mm Hg=0.133 kPa)(即中至重度升高)且进行性升高,引起嗜睡或pH<7.2;②顽固低氧血症,鼻饲吸氧浓度(FiO2)>40%,PaCO2明显上升>5 L/min,PaO2<50 mm Hg;③严重呼吸困难,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④有呼吸肌疲劳征象:呼吸频率(RR)30~40 次/min,VT 200~250 ml;⑤自主呼吸能力减弱,RR<6~8 次/min。

1.2 方法

所有患者遵从患者自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 36 例,女 14 例;年龄 61~80 岁,平均(67.5±3.6)岁。对照组46例,其中,男33例,女13例;年龄60~79岁,平均(68.1±3.4)岁。两组均给予常规吸氧、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纠正酸碱及水电解质失衡等治疗。治疗组给予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S/T-D型BiPAP呼吸机进行NIPPV治疗,方法,①根据患者脸型及需要选择合适的鼻罩、或口鼻面罩,调整固定系带,使之松紧适宜,选择压力支持(PSV)为主的通气模式。②设定参数[3]:呼吸频率 15~20 次/min;吸气压力(IPAP)从 6~8 cm H2O(1 cm H2O=0.098 kPa)开始,呼气压(EPAP)从2~4 cm H2O开始,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每1~2小时上调1 次,至 IPAP 10~22 cm H2O,EPAP 4~6 cm H2O;给氧流量4~8 L/min,据血氧饱和度(SpO2)调整氧浓度,使SpO2维持在90%~95%。对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心率变化及气管插管、死亡率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比较,治疗前各项临床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两组临床指标比较(x±s)

2.2 治疗后2、24及72 h时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见表 2~4。由表 2~4 可知,治疗后 2、24及 72 h 时两组在pH值、PaCO2、PO2、呼吸频率及心率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1例死亡,1例治疗无效改行气管插管MV治疗后好转,4例出现憋气,3例出现腹胀,经调整呼吸机参数后症状改善。对照组4例死亡,5例治疗无效改行气管插管MV治疗。

表2 治疗后2 h两组临床指标(x±s)

表3 治疗后24 h两组临床指标比较(x±s)

表4 治疗后72 h两组临床指标比较(x±s)

3 讨论

COPD是一组以进行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急性发作严重阶段可发生呼吸衰竭,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MV是既往常用于抢救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但由于COPD并呼吸衰竭发作常为反复性,反复气管插管可导致鼻黏膜损伤,若通气时间过长,还需行气管切开,创伤性治疗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且人工气道使上呼吸道的天然屏障作用丧失,增加了院内肺炎及各种潜在并发症的几率。NIPPV保持了声门的完整性,正常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得以维持,其机械通气高速气流可同MV一样刺激咳嗽,其关键在于,一方面通过PSV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力[2],另一方面通过提供外加的PEEP来抵消吸气功耗的增加,解除呼吸肌疲劳,使VT增加,RR下降,因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指数改善,使NIPPV间歇期症状亦可得到持续改善。近年来,随着对呼吸生理认识的不断深入,呼吸机和连接装置的不断改进和提高,NIPPV技术取得重大进展,被广泛应用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

本研究应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50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资料显示如果操作不当其副作用发生率较高:漏气发生率居第一位,但一般不影响临床通气效果,通过调整系带,采用质地较好的硅胶面罩可改善[4];口干、憋气及气流过大发生率分别位居第二、三、四位,为患者拒绝NIPPV的主要原因[5]。此外,面部皮肤创伤及腹胀的不良反应也常有发生。因此,需在治疗前充分向患者解释以取得患者积极配合,根据患者脸型及需求,选择适合患者的质地及组织相容性好的硅胶鼻面罩或口鼻面罩,调整好固定系带,使之不漏气但又不至于损伤面部,并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才能将副作用降到最低,而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待患者病情好转后,逐渐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直至安全脱机。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2]施焕中.慢性阻塞性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2-292.

[3]俞森洋.现代机械通气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569-591.

[4]施焕中.慢性阻塞性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90-292.

[5]陈钰.无创正压通气副作用的临床观察[J].国际呼吸杂志,2006,26(10):791-800.

猜你喜欢

呼吸肌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老年患者卒中后呼吸肌训练对卒中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