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羟乙基淀粉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2010-06-01宋更申孙玉静

中国药业 2010年8期
关键词:羟乙环氧乙烷顶空

宋更申,周 丽,孙玉静

(1.河北省药品检验所,河北 石家庄 050011; 2.沈阳华泰药物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300)

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l starch)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环保型血浆代用品,由玉米淀粉经酸水解、羟乙基化制成。羟乙基淀粉在水解、羟乙基化过程中,使用了甲醇、环氧乙烷两种溶剂。本试验根据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1]的指导原则和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2-3]的相关规定,以及文献[4-5],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以水为溶剂,同时测定上述2种溶剂。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t 6890型气相色谱仪,7694E型顶空进样器及Agilent B.02.01-SR1工作站(美国安捷伦公司)。羟乙基淀粉130/0.4(石家庄华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分别为050222,050225,050228);甲醇、环氧乙烷均为色谱纯;试验用水为超纯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柱为 DB-FFAP毛细管柱(30 m ×0.53 mm,1.5 μm);柱温为90℃;FID检测器,温度250℃;分流进样,分流比为1∶1,进样口温度180℃;载气为氮气,流速3.0 mL/min;顶空进样,平衡温度90℃,平衡时间为30 min,顶空瓶加压时间为0.2 min,进样时间为1 min,定量环体积1 mL,定量环温度100℃,传输线温度110℃。气相色谱图见图1。

图1 气相色谱图

2.2 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环氧乙烷10 mg,置100 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量取10 mL,置100 mL量瓶中,精密称取甲醇300 mg,置同一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贮备液。精密量取对照品贮备液10 mL,置100 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取样品0.5 g,置20 mL顶空进样瓶中,精密加水5 mL,密封,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

2.3 方法学考察

线性关系考察: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贮备液 2,3,5,10,20,50 mL,置50 mL量瓶中,分别用水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5 mL,置20 mL顶空进样瓶中,密封,摇匀,依法测定,以峰面积 A为纵坐标、质量浓度 C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以 S/N=3计算各溶剂的检测限。结果见表1。

表1 回归方程和线性范围(n=6)

精密度试验: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5 mL,置20 mL顶空进样瓶中,密封,摇匀,依法测定。结果甲醇、环氧乙烷峰面积的 RSD分别为 2.1%和 3.2% (n=6)。

重现性试验:取样品(批号为050222)约0.5 g,精密称定,置20 mL顶空进样瓶中,精密加水5 mL,密封,摇匀,依法测定。结果样品中甲醇含量为0.1%,RSD为1.68%(n=6),环氧乙烷均未检出。

加样回收试验:精密称取已知各溶剂含量的样品(批号为050222)0.5 g,置20 mL顶空进样瓶中,共9份,分别精密加入对照品贮备液 0.4,0.5,0.6 mL,各 3份,再分别用水稀释至 5.0 mL,密封,摇匀,依法进行测定,按外标法计算。结果甲醇和环氧乙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和98.9%,RSD分别为1.69%和2.01%(n=9)。

2.4 样品测定

取3批样品,依法测定,按外标法计算两组分含量。结果批号为050222,050225,050228的3批样品中甲醇残留量均为0.1%,低于ICH限度规定的0.3%,而环氧乙烷均未检出。

3 讨论

羟乙基淀粉易溶于水,不溶于DMF及DMSO等有机溶剂。采用顶空进样法,可以通过控制温度使待测溶剂有效气化,避免了直接进样时样品和水对进样口及色谱柱的污染,同时也减小了主成分对分离测定的干扰。厚液膜的毛细管柱可使分离的效果及灵敏度更有效地得到改善。该法的分离度、精密度、准确度均达到了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的相关要求。

试验考察了不同的顶空温度和顶空时间对样品测定的影响,结果样品在70,80,90℃的顶空温度下均稳定,在200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中环氧乙烷的限度为10×10-6,为了提高环氧乙烷的灵敏度,故选择90℃作为顶空温度。本品在30,40 min的顶空平衡时间内得到的峰面积基本一致,故选择30 min作为顶空平衡时间。

[1]ICH指导委员会.药品注册的国际技术要求-质量部分[M].周海钧,主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43.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4-57.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64-65.

[4]吴翠栓,吴 涛.羟乙基淀粉130/0.4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5,14(8):981-983.

[5]罗 逸,刘菊蓉,郭兴蓬,等.合成产物羟乙基淀粉主要质控指标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04,24(3):296-298.

猜你喜欢

羟乙环氧乙烷顶空
二氧化碳制环氧乙烷研究获突破
国家药监局批准羟乙磺酸达尔西利片上市
中国石化扬子分公司环氧乙烷增产增效
美国把环氧乙烷列为有害物 巴斯夫、壳牌、沙索多家化工巨头受牵连
(2-羟乙基)三苯基鏻甲基橙的合成
全蒸发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塑料玩具中的致敏性芳香剂
顶空—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测定水中短链氯化石蜡
取代硼酸与羟乙基胺化合物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高渗盐水羟乙基淀粉与甘露醇治疗神经外科患者颅内压升高的疗效对比研究
环氧乙烷:产能过剩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