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胎膜早破与解脲支原体和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

2010-06-01吴线玲谢军燕

中国药业 2010年7期
关键词:胎膜病原体感染率

吴线玲,谢军燕

(浙江省龙泉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浙江 龙泉 323700)

胎膜早破是威胁母婴健康的产科常见并发症,发病率为30.6% ~21.9%[1]。其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感染是主要原因之一,解脲支原体(UU)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主要寄居在泌尿生殖道,是宫内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感染后常无明显临床症状,潜伏期长而不易被早期诊断。笔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胎膜早破孕妇和正常孕妇的宫颈分泌物进行了UU-DNA和HCMV-DNA检测,以探讨UU及HCMV感染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择2007年5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孕妇188例,以正常孕妇61例作为对照组,妊娠38~41周,无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孕妇127例为观察组,妊娠30~40周,临产前胎膜已破,有羊水流出,阴道分泌物pH>8.0,镜下可见到羊齿状结晶,破膜到临产时间5~53 h,平均20.5 h。

1.2 检查方法

常规外阴消毒,暴露宫颈,将无菌棉拭子插入宫颈,停止10 s后,旋转拭子采样,将棉拭子放入1.5 mL生理盐水中浸泡,以15 0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弃上清液,留沉渣备检。在沉淀中加入50 μL裂解液,混匀后加蛋白酶K 2 μL,置45℃水浴1 h,再煮沸10 min,以15 000 r/min转速离心,取上清液提取UU或HCMVDNA模板。取 UU或 HCMV-DNA PCR反应液 18 μL,Taq-DNA聚合酶1 U,样品模板10 μL,混匀后离心片刻,置MJPTC-100型扩增仪(PCR试剂盒由厦门长城生物试剂公司提供,美国MJ公司生产)中,在 92 ℃预变性 4 min,进入 92 ℃、30 s,58 ℃、30 s,72 ℃、60 s反复循环35周期,再以72℃延伸5 min,取15 μL扩增产物+2 μL载样液混匀,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EB染色,紫外检测仪下观察。UU-DNA扩增产物出现429 bp荧光带即为UU-DNA阳性,HCMV-DNA扩增产物电泳后出现240 bp荧光带则为HCMV-DNA阳性。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χ2检验。

2 结果

结果见表1-2。可见观察组UU和HCMV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观察组宫颈UU和HCMV双重感染率为16.67%,虽然比单项感染率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表1 两组UU-DNA和HCMV-DNA阳性率比较[例(%)]

表2 观察组UU和HCMV双重感染率[例(%)]

3 讨论

导致胎膜早破的因素很多,常见病因有头盆不称、羊水过多、胎位异常,但约有80%的胎膜早破病因不明。子宫颈是性传播疾病的主要感染部位,常见病原体有UU和HCMV、人乳头瘤病毒(HPV)、人疱疹病毒(HSV)。

UU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无细胞壁、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感染人类的支原体有12~14种,其中以女性生殖道分离出人型支原体(MH)及UU最常见,且80%以上感染者无临床症状[2]。孕妇是UU感染的特殊人群。妊娠期UU感染可在妊娠16~20周侵袭羊膜、损伤胎盘造成绒毛膜炎,导致晚期流产、胎膜早破、早产。本研究结果表明,宫颈UU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发生密切相关。这可能是因为,宫颈UU感染处于活动期,病原体上行性传播,侵犯胎膜,产生一种蛋白水解酶,水解胎膜的细胞外物质,降低组织的张力强度,使胎膜抵抗力减弱,结果是胶原纤维Ⅲ减少,膜的脆性增加;另外,UU感染时除有淋巴细胞、白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外,还可诱导产生前列腺素的磷酯酶Ⅱ增加,分解胎膜中的花生四烯酸而产生前列腺素,促进炎性反应及子宫收缩,导致胎膜早破[3]。

HCMV属疱疹病毒科,是引起宫内感染最常见的病毒,由双链DNA分子组成,人是其唯一宿主,孕妇宫颈HCMV感染率为2.48% ~3.50%[4]。HCMV感染途径主要以性交感染为主,是围产期感染的重要病原体。本研究结果表明,胎膜早破与宫颈HCMV感染有关,这可能是因为,孕妇体内激素变化加重了HCMV感染,潜伏病毒被激活,上行传播造成胎膜细胞损伤或病毒DNA插入宿主DNA序列,在其中复制、增殖过程中损伤细胞,导致绒毛膜、羊膜炎,使胎膜受损而发生破裂。

综上所述,应提倡孕妇加强产前保健,对UU或HCMV-DNA阳性者给予必要的治疗[5],从而降低胎膜早破、早产、母婴病的发生率。

[1]侯红英,李小毛,尹玉竹,等.宫颈感染解脲支原体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J]. 中国优生优生与遗传杂志,2000,8(2):7 577.

[2]杨宾烈,罗桂香.稽留流产绒毛组织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8,14:95.

[3]曹泽毅,朗景和.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45.

[4]吕绳敏,刘兰青,吴佩英,等.先天性及围产期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母婴传播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1988,26:333.

[5]Hay PE,Morgan DJ,Ison CA,et al.A longitudinal study of bacterial vaginosis during pregnancy[J].Br J Obstet Gynaecol,1994,101:1048-1053.

猜你喜欢

胎膜病原体感染率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胎膜早破患者临床治疗方法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