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根治术应用于乳腺癌中治疗的疗效分析
2010-05-31赵紫彪
赵紫彪
改良根治术应用于乳腺癌中治疗的疗效分析
赵紫彪
目的 探讨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5)和对照组(n=41),对照组给予传统根治术治疗,实验组给予改良根治术治疗。结果 实验组实并发症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两年内生存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病变情况不太严重的乳腺癌患者来说,改良根治术能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改良根治术;乳腺癌
乳腺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随着诊断方法的改进,乳腺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放疗和化疗手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1]。乳腺癌根治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手术影响美观,给患者生活质量也带来一定的影响。改良根治术可减小手术创伤,同时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为了探讨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的疗效影响,我们回顾性分析8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从2005年3月~2007年9月共收治乳腺癌手术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均结合激素受体测定,活组织病理检查,乳腺钼靶摄片,超声显像等方法确诊。年龄最小24岁,最大68岁,平均54.8岁。病理组织类型:单纯癌26例,浸润性小叶癌23例,浸润性导管癌18例,髓样癌12例,湿疹样癌7例;其中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58例。肿瘤分期:I期38例,Ⅱ期42例,11I期6例。所有患者按照年龄、病变程度、病变类型等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5例,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据患者生理、心理状况对患者做全身评估,对照组行乳腺癌根治术:细致剥离皮瓣,皮瓣完全分离后从胸壁上将胸大小肌切断向外翻起,切除原发灶、区域淋巴结、腋淋巴结、全部乳腺及胸大小肌[2]。注意解剖清楚暴露并保留少许腋静脉及淋巴组织分支,避免腋静脉损伤;采用皮下与胸壁组织间多处缝合固定及持续负压引流,避免皮下积液[3];解剖腋窝胸长神经应予以保留,如腋窝无明显肿大淋巴结者,则胸背神经也可以保留;胸壁缺损一律予以植皮。实验组患者根据患者病情,行改良根治术Ⅰ式或Ⅱ式。Ⅰ式:皮肤切口及皮瓣分离原则同根治术,保留胸大肌、胸小肌,先做全乳切除,将全乳解剖至腋侧,然后行腋淋巴结清除,清除范围基本同根治术,胸前神径应予保留,最后将全乳和腋淋巴组织整块切除。Ⅱ式:皮肤切口及皮瓣分离原则同根治术,保留胸大肌,锁骨下淋巴结显示障碍者完全切除胸小肌,将乳房解离至胸大肌外缘后切断胸大肌第4、5、6肋的附着点,并翻向上方,以扩大术野,在肩胛骨喙突部切断胸小肌附着点,将全乳腺胸小肌及腋下淋巴组织整块切除,注意保留胸前神经及伴行血管。本组45例患者行Ⅰ式手术32例,Ⅱ式手术13例。两组患者手术期间均给予严密的监测,手术后给予精心的护理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根据情况给予化疗或放疗。
2 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并发症主要为皮瓣坏死、皮下积液、上肢肿胀、抬举障碍等,均经对症治疗后予以解除,手术期间无死亡病例。并发症状况统计见表1所示。实验组并发率为13.3%,对照组并发率为32.6%,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一年和两年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两组疗效统计[例(%)]
3 讨论
乳腺癌发病病因较为复杂,可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病理主要为乳房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作用下,发生了基因突变,癌细胞呈现出无序、无限制的恶性增生,细胞增生失控,其无限增殖和无序状地拥挤成团,挤压并侵蚀了周围的正常组织,破坏了乳房的正常组织结构。一般认为良性乳腺疾病史、不育、生育次数少、口服避孕药、乳腺癌家族史、放射线暴露等可能是高危诱发因素。另外长期的酸性饮食结构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因素可造成人体整体的功能下降、体质过度酸化,进而引起上焦代谢循环变慢,造成甲状腺疾病、免疫功能下降和内分泌失调,从而导致乳腺组织异常增生和癌变。癌变后细胞连接松散,很容易脱落游离,随血液或淋巴液等播散全身,形成早期的远端转移,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因此该病有必要及时早期的诊断,以便为治疗争取有利时机。
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治疗原则为根治为主,保留功能及外形为辅。尽量减少手术破坏,在设备条件允许下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尽量保留乳房。自从1894年Halsted首创乳癌根治术以来,因其手术合理、疗效明确,近百年来已成为治疗乳癌的标准方式。根治手术的全身性禁忌证主要为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肿瘤远处转移者;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者;一般情况差呈现恶液质者;局部病灶禁忌证主要为Ⅲ期患者乳房皮肤桔皮样水肿超过乳房面积的一半;乳房皮肤出现卫星状结节;乳腺癌侵犯胸壁;患侧上肢水肿;肿瘤破溃等。乳腺癌根治术能较为彻底地切除肿瘤病变组织,有效控制癌细胞转移,但由于电刀或传统手术刀的创伤较大,以及患者本身的体质、心理因素等原因,术后相关并发症率一直较高,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手术质量。
血行播散是乳癌播散的重要途径,且与淋巴结转移无太大的相关性,因此缩小手术范围的改良根治术得以发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适应证较为广泛,Ⅰ式的适应证主要为肿瘤未累及胸肌筋膜的Ⅰ、Ⅱ期患者,Ⅱ式的适应证主要为腋下淋巴结明显肿大并有轻度融合的患者,部分Ⅲ期患者在辅助化疗的基础上采用本术式,术后结合放疗也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改良手术创伤相对较小,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并可获得良好的胸廓外形和肢体功能,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手术固然能切除癌肿,但还有残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血管中癌栓存在等,复发转移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术后还需要配合精心的护理和相应的综合治疗。
从临床统计来看,实验组并发率为13.3%,对照组并发率为32.6%,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但两组两年内生存率并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我们认为,改良根治术大致能达到传统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对于病变情况不太严重的患者来说,改良根治术能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1]张志勇,丁菊花,吴坚.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乳腺癌15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5):58-59.
[2]许运发.改良乳腺癌根治术126例手术体会[J].临床误诊误治,2005,18(2):86-87.
[3]曹旭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手术技巧[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8,13(2):99,10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RM on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Methods 8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n=45)and control group(n=41). The radical mastectomy was used for control group, and MRM was used for experimental group. Results The complications rat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 i cantly lesser than in control group (P<0.05), but the survive rate in two years of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 i 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that not too serious, MRM can signif i cantly enhance clinical effect and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so it deserved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in clinical work.
Modif i ed radical mastectomy (MRM); Breast cancer
10.3969/j.issn.1009-4393.2010.20.062
526600 广东德庆县人民医院外二科 (赵紫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