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失传绝技 “蔡万成水作坊”火全国 在死亡线上自食其力

2010-05-14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0年5期
关键词:卤菜老师傅豆制品

1965年3月,杨灿根出生在浙江省上虞市盖北镇世海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3岁时,一场可怕的疾病让杨灿根落下了终身的残疾:身体严重畸形、驼背,身高不足1.4米。残疾的身体无情的剥夺了杨灿根人生很多美丽的东西。16岁时,因为身体的原因,初中没有读完,他不得不含泪辍学了。1984年,他开始尝试着做最简单的生意。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查,他发现当地的人平时都喜欢吃些卤菜,他就把生鱼、生鸡、生鸭等煮熟加工后出卖,把门面做成了卤菜店。由于他工作细心、认真、刻苦,加工的熟食卤菜干净、卫生、口味好,对待顾客又热情、厚道、公正,童叟无欺,杨灿根的生意越做越火。随后的五年中,杨灿根先后增买了一批门面房,开起了超市、游戏厅。他不但生意越做越大,还娶了一个四川姑娘为妻,一年后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降生了,一家人幸福美满,其乐融融!

在失败中找到创业方向

2003年,不安于现状的杨灿根又有了新的设想,他想搞一个养殖场。他在家乡的海涂承包了200余亩的土地搞起了养殖场,夫妻俩起早摸黑、辛劳苦干,养殖场搞得有声有色。半年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了杨灿根的梦想。由于养殖场附近的化工企业排放污水废水,小两口缺乏养殖经验和预防措施,所有鸡、鸭、鱼、虾几乎死光。几十万元的投入一夜之间化为无有,杨灿根濒临崩溃但又哭诉无门。他又重操起旧业,一切从零开始……

2006年,处境渐渐好转的杨灿根,又有了新的思想。由于身体原因,杨灿根以素食为主,特别是豆制品,餐餐必不可少。俗话说“青菜豆腐保平安”。一天,杨灿根出差到邻县,吃饭的时候点了一盘豆腐,怎么品尝,都找不到家乡豆腐的味道。原来,他的家乡历来就是江南有名的“豆腐村”。早在乾隆年间,这里的豆制品就被誉为“宫廷奇菜”,特别是一家叫“蔡万成水作坊”的豆腐作坊,名噪一时,并专供当时三大寺院。他发现,传统的豆制品可以烹制出不下万种的菜肴、小吃等食品,故有“豆腐得味,远胜燕窝”一说。当今,豆制品已经风摩世界了。杨灿根走访了很多市场,发现各种品种,各种包装的豆制品应有尽有,唯独少了老传统、老工艺的品味。这些“流水线”、“高科技”生产的豆制品根本无法与传统工艺相比。

挖掘失传的绝技

“蔡万成水作坊”火遍全国

当地曾有“崧厦好地方,有庙有祠堂,有蔡万成的水作坊”之说。

几天后,杨灿根在当地老者的指引下,在崧厦镇跃进桥社区一条逼仄的小街里,找到了“蔡万成水作坊”的原址——崧厦镇内史路48号。曾经闻名遐迩的豆腐坊已不复存在,代替它的是由“蔡万成水作坊”的后人经营的一家杂货小店。60多岁的老人指着改建后的一间小屋如数家珍:“这就是我祖先当年经营的豆腐坊,到现在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看着几间落寞的小房子,想想当年名噪一时的百年老作坊,杨灿根不由得一丝凄凉掠过心头。他暗下决心,他要重扛这面百年老作坊的大旗,让“蔡万成水作坊”再现当年的辉煌。

家乡的“豆腐村”内,有一大批技术高超的豆腐老师傅,都因为不善经营而改行,而手上都掌握着传统豆制品制作的绝技。杨残根开始到处张贴广告,高薪招聘、求教传统豆制品制作老师傅,筹建传统豆制品生产厂,而这个传统豆制品厂的名字就叫“蔡万成水作坊”。经过杨灿根和十几个老师傅三个多月的努力,新的“蔡万成水作坊”终于风风火火的开张了。厂房没有轰隆轰隆的机器声,每一个产品都是老师傅们用最原始的工具:木板、木桶、棉布、蒸锅,用最传统的工艺:盐卤点制而成,各个老师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豆制品的加工和制作各有绝招,产品有:水豆腐、油豆腐、素鸡、五香干豆腐皮等十几个。不仅制作精美、赏心悦目,吃起来味美溢香,而且说起来更是各有典故。这也是“蔡万成水作坊”的企业宗旨和企业文化。

随后,杨灿根在当地市场开起了专卖店。仅半年,生产规模就扩大了三倍。3年后,“蔡万成水作坊”生产厂房面积有两千多平方米,年利润都在300万元以上。国内几十家媒体做了专题报道。他的加盟户500多家,遍及全国各地。2009年底,美国的一个留学生专门赶到绍兴上虞来拜师学艺,准备在美国开一家“蔡万成水作坊”。(刘忠义)

猜你喜欢

卤菜老师傅豆制品
只需一小步
卖早餐的 小贩
只需一小步
不是为我考虑
廖家传卤菜 卤出好滋味
希望
盲人推拿
吃豆制品可以缓解更年期综合征
孕期多吃豆制品少抑郁
喷饭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