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富士苹果套袋前杀菌剂的选择
2010-04-14041000临汾市农业局果桑站张青山
041000临汾市农业局果桑站 段 峰 张青山
为了提高树形改造果园红富士苹果的商品率,减少农药残留,近年来临汾市大面积推广了果实套袋技术,明显提高了果园效益。但另一方面,连续套袋几年后果实的萼洼处容易出现黑点、红点,从而降低了果实的商品性。因此,能否有效地控制黑点、红点病的发生,已成为苹果套袋技术成败的关键。
1 发病规律与侵染过程
以往的研究表明,引起套袋果黑点病的致病病菌是粉红聚端孢菌,引起套袋果红点病的致病病菌是链格孢菌。这2种病菌均是苹果霉心病的主要致病病菌,前者引起心腐,后者引起霉心。同时,链格孢菌也是苹果斑点落叶病的致病病菌。因此,掌握苹果霉心病和斑点落叶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对预防套袋果黑点、红点病有最直接的指导性。
1.1 苹果霉心病的发病规律
霉心病病菌为寄生性很强的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在果园里普遍存在于树体表面、枯死小枝、树上树下的僵果、杂草、落叶、土壤表层及周围植被上。春天,当气温和湿度适宜时,病菌即开始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苹果花瓣开放后,雌蕊、雄蕊、萼筒及部分花瓣等花器组织会很快感染霉心病菌。到落花期,大部分雌蕊柱头会被霉心病菌所感染。然后,病菌再经过开放或褐变枯死的萼心间组织侵入到果实心室,造成心室发霉和果心腐烂。
1.2 粉红聚端孢菌侵染果面形成黑点病的过程
在花器残体上短时腐生的粉红聚端孢菌,在通风干燥的条件下对果面几乎不造成为害,但在果实套袋的特殊小气候条件下,因温暖高湿,病菌可大量产生孢子,侵染花器附近和果面中下部皮孔死组织,并产生毒素,杀死皮孔周围果皮和浅层果肉,从而形成黑点病。
1.3 链格孢菌侵染果面形成红点病的过程
当气温上升到15℃左右、空气潮湿时,链格孢菌开始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和气流传播。当叶片和果实结露时,病菌孢子在水膜中萌发,从叶片和果实皮孔直接侵入其中,形成叶片的斑点落叶病和果实的红点病。
2 防治时期
根据上述2种病菌的侵染特点可以确定,从中心花露红到果实套袋前均为粉红聚端孢菌和链格孢菌的侵染期。因此,防治苹果黑点和红点病应抓住中心花露红期、花后10 d、花后20 d、套袋前这4个关键时期。同时,中心花露红和花后10 d也是苹果白粉病、锈病侵染的高峰期,可结合黑点、红点病同时进行防治。
3 药剂选择
(1)防治粉红聚端孢菌有效的杀菌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25%咪鲜胺等苯丙咪唑类杀菌剂,还有部分杀菌谱广的三唑类杀菌剂,如腈菌唑、己唑醇等。
(2)防治链格孢菌有效的杀菌剂有:10%宝丽安、50%扑海因。我国辽宁微生物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杀菌剂梧宁霉素也对链格孢菌有特效。国外的80%大生M-45、杜邦易保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此外,部分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福星、丙环唑也对链格孢菌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3)防治白粉病、锈病的药剂有:腈菌唑、己唑醇等。
(4)值得重视的新型杀菌剂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如嘧菌酯、氰烯菌酯等。此类产品是国外最新研制开发的新型杀菌剂,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杀菌谱广,与其他药剂成分无交互抗性,对苹果多种病害均有良好的预防作用。而且与环境友好,使用安全,对促进苹果的无公害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沈阳化工研究院已成功地自主研发出2个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新成分——烯污菌酯、烯污菌胺,其制剂及其复配剂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4 防治方案
4.1 中心花露红期
主要防治苹果霉心病、白粉病、锈病等。此次喷药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梧宁霉素1 000倍液(或10%宝丽安1 000倍液,或扑海因1 000倍液)。对于白粉病、锈病严重的果园,可选用12.5%腈菌唑2 000倍液+梧宁霉素1 000倍液(或10%宝丽安1 000倍液,或扑海因1 000倍液)。
4.2 花后10 d
主要防治苹果霉心病、白粉病、锈病、套袋果的黑红点病、斑点落叶病、轮纹病等。用药方案同中心花露红期的方案,若果园白粉病、锈病严重,可将12.5%腈菌唑换成对果面无刺激的己唑醇悬浮剂。
4.3 花后20 d
主要防治套袋果的黑红点病、斑点落叶病、轮纹病等。此次喷药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大生M-45 800倍液(或扑海因1 000倍液,或杜邦易保3 000倍液)。
4.4 套袋前
主要防治套袋果的黑点病、红点病、斑点落叶病、轮纹病等。此次喷药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3%戊唑醇4 000倍液。
总之,套袋前严格地掌握喷药时间和合理地选用杀菌剂,是防止套袋果病害产生的关键所在。另外,选用优质果袋,套袋时采用正确的套袋方法,保证果实通风透气良好,也是减少套袋果病害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