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梨黄粉蚜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初探

2010-05-01张玉花梁廷康张润蓉刘亚卿王文庆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10期
关键词:黄粉吡虫啉阿维菌素

张玉花,梁廷康,张润蓉,刘亚卿,王文庆

(1.平遥县农业局植保站,山西平遥031100;2.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梨树是平遥县乃至晋中地区的主要果树,平遥常年种植面积约1万hm2,年产量约3亿kg。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南方诸省及东南亚、欧洲等国外市场的拓展,梨树的经济效益逐年攀升,果农对梨树的生产投入逐年加大。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果实套袋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梨黄粉蚜对梨树的为害逐渐显现出来[1],成为为害梨树的优势害虫。由于梨黄粉蚜为害的隐蔽性、暴发性没有及时地为广大果农所掌握,果实为害率常年在5%~30%之间,个别年份少数果园为害率达50%左右,造成梨树生长后期大量落果,给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2]。为找到防治梨黄粉蚜的有效办法,近2年来对其发生时间、生活习性、发生规律进行了观察记录,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办法。

1 试验设计和方法

1.1 试验实施时间、地点及供试树种

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分别在2008,2009年实施。地点选在历年黄粉蚜常发区朱坑乡青村,供试树种为8年生及9年生自然纺锤形梨树,面积0.47 hm2。第一阶段为初步掌握黄粉蚜发生时间、生活习性,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品种。第二阶段是在梨树不同生长季节交替用药,从而根据不同施药次数找到防治黄粉蚜的有效办法,进而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1.2 试验第一阶段

1.2.1 发生时间调查 根据梨树的生长周期,从萌芽直至采收,每隔15 d定株对芽、花、果等被害情况进行观察记载(表1)。

表1 梨黄粉蚜为害情况记载

1.2.2 生活习性观察 据树势生长状况,选择不同叶面积系数的树体、不同部位果实、套袋与不套袋果实、单层袋与双层袋果实作比较,在果实膨大盛期(即为害盛期)进行为害程度调查(表2)。

表2 果实膨大盛期黄粉蚜为害率调查(2008-07-30)

1.2.3 试验设计 试验方法分以下2种。

方法一:喷雾法。果实套袋前,即5月27—30日用1.8%阿维菌素3 000倍、0.26%苦参碱1 000倍、10%吡虫啉2 000倍、40%氧化乐果乳油1 500倍、40%毒死蜱2 000倍液进行树上喷雾,以喷清水为对照。每处理5株,然后套袋,于药后 7,15,30 d检查果实被害率(表3)。

方法二:涂干法。落花后,即5月11日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倍、20倍及10%吡虫啉10倍液于距地面10 cm处涂干(涂干前要先将梨树表皮刮到白绿相间),宽度5 cm,于6月20日、7月5日、7月20日检查果实被害率(表4)。

表3 不同药剂喷雾对梨黄粉蚜的防治效果

表4 涂干法防治梨黄粉蚜试验调查

1.3 试验第二阶段

1.3.1 供试药剂 1.8%阿维菌素2 000倍液,10%吡虫啉1 000倍液,3%啶虫咪3 000倍液,80%敌敌畏1 200倍液。

1.3.2 试验设计 试验分4个处理,每处理2株。处理1.花后15 d(5月14日)用1.8%阿维菌素2 000倍液喷雾防治;处理2.花后15 d(5月14日)用1.8%阿维菌素2 000倍液喷雾防治,幼果期(5月30日)用10%吡虫啉1 000倍液喷雾防治;处理3.花后15 d(5月14日)用1.8%阿维菌素2 000倍液喷雾防治,幼果期(5月30日)用10%吡虫脒1 000倍液喷雾防治,套袋前(6月15日)用3%啶虫脒3 000倍液喷雾防治;处理4.花后15 d(5月14日)用1.8%阿维菌素2 000倍液喷雾防治,幼果期(5月30日)用10%吡虫啉1000倍液喷雾防治,套袋前(6月15日)用3%啶虫脒3 000倍液喷雾防治,套袋后(7月10日)用80%敌敌畏1 200倍液喷雾防治。

每次施药后7 d对黄粉蚜为害情况定株进行调查统计。喷雾要做到树干及主枝上下左右均匀打透。应选择8—11时或16时后用药,避开中午高温期,以免产生药害。

2 结果与分析

2.1 梨黄粉蚜生活习性

梨黄粉蚜在梨树萌芽期即开始出蛰,出蛰后为害花芽及果苔副梢,少量为害刚展开的嫩叶,为害率不超过5%。当温度升到20℃以上,果实膨大至2~3 cm时,梨黄粉蚜选择隐蔽的内膛果实进行为害,6月底至8月中旬进入果实为害高峰,并在果实的果柄、梗凹、果肩、果臀与萼凹处依次扩散,潮湿或雨后造成果实腐烂,引起落果[3-4]。

2.2 梨黄粉蚜为害规律

通过试验发现,叶面积系数大于3(即树冠下很少见斑驳阳光)时,梨黄粉蚜发生严重,发生率在10%左右;内膛果与外围果为害率没有明显的区别;套双层袋由于袋内环境更加隐蔽,其为害程度更加严重[5];不套袋与套袋果实为害率差异明显,套袋果为害率较不套袋果高10%。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从不同药剂喷雾对梨黄粉蚜的防治效果(表3)可以看出,套袋前对黄粉蚜喷雾防治,1.8%阿维菌素3 000倍液、0.26%苦参碱1 000倍液、10%吡虫啉2 000倍液效果优于40%氧化乐果1 500倍液和40%毒死蜱2 000倍液,持效期可达15 d以上,尤其是0.26%苦参碱1 000倍液表现突出。但由于蚜虫繁殖周期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其繁殖变得更加适宜,仅套袋前施药1次对于控制全年为害无济于事,要想减轻为害还需增加用药次数。

通过涂干法防治梨黄粉蚜的试验调查结果(表4)可以得出,用内吸性农药涂树干,3个处理都有一定效果,持效期可以达到40 d,为害率可降低0.26~2.37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但从为害程度来看,涂干后梨黄粉蚜单果蚜量明显减少,减少幅度为2.0~8.5头/果。

从所筛选出的有效药剂看,其控制黄粉蚜的有效时间均在15~20 d,因此,对全生育期防治必须增加用药次数。从表5可以看出,花后、幼果期、套袋前、套袋后是防治梨黄粉蚜的4个关键时期(尤其是套袋前防治效果最好),抓好这4个时期的防治,遵循交替用药原则,可以有效地控制黄粉蚜为害。在生产中防治次数越少,梨黄粉蚜的发生越严重。

表5 喷雾防治梨树黄粉蚜试验调查

3 小结与讨论

通过试验观察,虽然梨黄粉蚜一年具体繁殖代数尚不清楚,但在一年中繁殖代数高、为害隐蔽、为害严重,已成为制约梨树生产的瓶颈,上果为害时间大约在6月15日以后,为害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这与马文会等[5-7]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试验证明,必须在压低基数的同时,走预防为主的道路,如果前期防治不力,一旦使其入袋为害,后期树体郁蔽会给黄粉蚜提供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防治极为困难。

为此,首先,必须搞好整形修剪,保证叶面积系数小于2.5,给树体以通风透光的环境;其次,根据所用药剂持效期的长短,在梨黄粉蚜上果为害前进行药剂防治,压低虫源基数,保证15~20 d用药1次;第三,套袋后用敌敌畏1 200倍以上药液进行喷雾,为害严重时加喷1次;第四,必须掌握交替用药以降低抗药性,提高防效减轻为害,同时注意避开高温用药,以免造成药害。

[1] 费芳,王春梅.套袋翠冠梨黄粉蚜的防治试验[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6):187-189.

[2] 刘颖超,庞民好,张利辉,等.4种药剂不同温度下对梨黄粉蚜的室内毒力测定 [J].华北农学报,2006,21(增刊):144-146.

[3] 巩传银,卢京国,靳更喜,等.套袋梨果梨黄粉蚜的危害与防治[J].植物保护,2002,28(6):42.

[4] 马沧江.无农药残毒放心果生产技术手册[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8.

[5] 乔明星,贺良根.梨黄粉蚜发生危害调查及防治对策[J].山西植物保护,2004(4):44.

[6] 马文会,孙立祎,于利国,等.套袋梨黄粉蚜发生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3):63-65.

[7] 李唐,周运宁,连梅力,等.隰县试区酥梨主要害虫综合治理研究与应用[J].水土保持研究,2000,7(4):71-75.

猜你喜欢

黄粉吡虫啉阿维菌素
某战术弹热防护件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剂的配方研制
噻虫嗪、吡虫啉灌根防治苹果绵蚜及砧穗组合抗性试验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阿维菌素与螺螨酯对沾化冬枣截形叶螨的毒力筛选及田间防效研究
梨黄粉蚜虫的防治方法
2017年巴西进口近8000t吡虫啉价格上涨感受明显
EGSB反应器处理阿维菌素废水
阿维菌素在稻米中的残留检测
近三年农药登记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