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手指指端损伤鱼际皮瓣修复的术后护理

2010-04-13张桂红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鱼际患指皮瓣

张桂红,李 杰

手指皮肤的缺损可用游离皮肤移植、吻合血管的皮瓣进行修复,但成活后皮肤的感觉不够满意、外观欠佳或臃肿。笔者所在科于2005-10~2007-12对6例小儿手指末端损伤用鱼际皮瓣修复创面,保留了患指的功能、长度、提高了皮瓣成活、保留了甲床。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3~11岁。其中食指3例,中指2例,环指1例。机器挤伤3例,门缝挤伤2例,车链绞伤1例。均急诊收入院。

1.2 方法 6例患者均采取鱼际皮瓣修复术。

1.3 结果 本组皮瓣成活率达100%。术后2周拆线,4周行断蒂术,创面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断蒂后加强患侧各指功能锻炼。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色泽及外形均满意,手指伸屈功能正常,皮瓣感觉恢复好。

2 术后护理

2.1 心理护理 护士经常到床旁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各种反应,以获取信息,保证各项护理治疗的顺利进行。同时,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共同落实护理措施。交流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以鼓励,安慰为主;与患者家属的交流以知识宣教为主。

2.2 基础护理 病房室温稳定在23~25℃,必要时可给予40 W烤灯局部照射取暖。保持病房安静,每日开窗通风,患者保持健侧卧位,相对卧床制动,室内绝对禁止吸烟。术后3~7 d多吃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保持二便通畅。

2.3 专科护理 按照显微外科护理要求定时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对于患者的体位和患指的位置,要做好交接班。患指换药包扎时用纱布填充指与手掌间隙,用绷带或石膏包缠。固定时须将相邻的健指陪同患指一起固定,以达到稳定、舒适。

2.4 血管危象护理 血管危象一般发生在术后72 h内,皮瓣移植术后应密切观察皮瓣颜色、皮温、皮肤张力、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创缘情况,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详细记录并做好交接班。在观察皮瓣时要与供区、受区、临近组织比较。在本组6例皮瓣中,其中有1例术后第2天出现颜色变红,继而变为红紫,护士给予皮瓣区局部按摩,30 min后症状缓解,皮瓣7 d成活。

3 讨 论

3.1 鱼际皮瓣的选择可最大限度的保留患指长度和功能在手指功能中,尤其小儿患者应以保护全指的态度对待手指末节的取舍。对于手指指端损伤的情况,很多医师以截短患指方法消灭患指创面,造成患指末节伸曲功能和外观上不可逆的缺陷。本种皮瓣可保留患指末节功能,从而最大限度地保存患指功能和长度。护士要配合医师手术做好病情观察工作,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对患者的损伤和刺激。

3.2 术后患指制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患者的不配合造成位置改变使皮瓣坏死是手术失败的常见原因,也是婴幼儿一般不选择此类手术的原因。因此,做好与患者的交流,保证术后患指体位是护理工作的重点,患者心理反应和情绪变化也与皮瓣成活密切相关。患者术后呕吐、疼痛、强迫体位等因素出现恐惧和焦虑致使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使末梢血管收缩,血运欠佳[1]。同时食欲降低,夜里睡眠的减少,对创伤组织和吻合后的血管的修复也不利。此时应鼓励家长陪伴,解除患者的恐惧。同时,护士对于皮瓣的位置及固定位置观察和交接班也起到重要作用。

[1] 马 亮,丁 晟.小鱼际皮瓣修复指腹瘢痕挛缩.中华手外科杂志,2003,19(1):35.

猜你喜欢

鱼际患指皮瓣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按压小鱼际治腹泻
延续性护理对手外科患者术后患指功能训练的效果评价
慢性咽炎久不愈,常按鱼际穴有效
对手指末节离断患者进行显微镜下末节断指再植术的效果探究
对搓大鱼际防感冒
手掌小鱼际皮瓣逆行移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足内侧带蒂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弹响指 自我推拿来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