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引进针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185例
2010-04-13高国峰王太清王海涛
高国峰,王太清,王海涛
臂丛神经阻滞是临床上肢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其中肌间沟阻滞以操作简便,麻醉范围宽为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了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本组利用麻醉操作时改变传统的进针方法,从而达到良好的麻醉阻滞效果,现报告如下。
本组急诊或择期行上臂或前臂手术的患者185例(包括肥胖患者30例);男105例,女80例;年龄在17~50岁。ASA分级Ⅰ~Ⅱ级。
定位采用肌间沟与环状软骨水平的交点作为定位点,相当于锁骨上3~4 cm。该法定位具体根据上臂或前臂手术部位的不同可选择肌间沟顶端到肌间沟与锁骨上缘交点连线上的任一位置。如为上臂手术进针部位可高于传统定位点1 cm,如为前臂则低于传统定位点1 cm。麻药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10 ml+0.5%左布比卡因10 ml。进针方法选用7号注射器针头,将其适度折成钝角,针头端长度大于针尾端。术者站于患者左侧,以左手食指纵切入肌间沟置于定位点固定皮肤[1],针尖斜面向下,针尖沿近头侧食指指甲和指腹间进针,进针方向与肌间沟走行相平行,进针方法为向下向后略向外与皮肤成30~45°,有突破感后,回抽无血,无脑脊液后注入局麻药即可,无需找异感。
效果判定标准:优:阻滞完全,术中患者自述无痛觉,不需要强化麻醉,手术可顺利进行;良:阻滞不全,患者自述有痛觉,需要强化麻醉后手术才可以进行;差:患者自述痛觉明显,影响手术的进行需要更改麻醉方法。结果,应用改良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进针法185例患者中优177例,良8例,差0例,不良反应及局麻药毒性反应均未发生。自针刺无痛觉至术后患者自觉疼痛发生平均麻醉阻滞时间为450 min左右。
在本文中所有185例都利用改变麻醉操作时进针的方法和方向(即改良式进针法),打破传统的垂直进针变为斜行进针,结合具体手术部位麻醉定位的选择,充分利用臂丛鞘的概念,使针头尽量走在神经干的前方而不刺伤神经,把局麻药注入鞘内来阻滞神经,使麻醉成功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并减少麻醉意外和并发症的发生,传统麻醉操作时针头与皮肤做垂直进针,这样做容易把臂丛神经鞘穿透,也增加了误入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间隙的危险,而且反复的穿刺寻找异感易损伤臂丛神经,血管及周围组织,增加了风险性。所以本文方法有以下特点:①起效快,麻醉成功率高;②降低了误入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间隙的发生率;③损伤小,麻醉操作时不必寻找异感;④尤其是肥胖患者,在寻找异感不明显,肌间沟间隙不清楚时,运用此进针法也可以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