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矽肺6例分析*

2010-04-13刘之洋

关键词:矽肺肺门尘肺

李 梅 刘之洋

(平度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山东 平度 266700)

1资料与方法2007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矽肺的患者6例,女性1例,男性5例;年龄19~54岁;急性矽肺1例。

诊断与治疗:在6例患者中,1例为单纯小结节性,患者呼吸困难不严重,但因咳嗽和咳痰明显就诊。4例咳嗽、咳痰并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入院后采用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方法,如扩张支气管和清除分泌物等,减轻呼吸困难患者的症状,其中1例因心功能衰竭死亡。1例仅有8个月职业接触史,因呼吸困难就诊,行空气支气管造影证实,在肺门周围有弥散的空气腔隙,诊断为急性矽肺,经抢救无效,因呼吸衰竭死亡。

2讨论

矽肺(silicosis)是尘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以肺部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矽肺是尘肺中最常见、进展最快、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类型。通常在接触粉尘20~30年后,开始出现症状。然而,某些职业如喷沙、挖掘隧道以及制造研磨性肥皂等,可产生大量的硅尘,则可在10年以内出现症状。据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到1986年我国县及县以上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接尘工人尘肺患病率为4.1%。其中矽肺患者占尘肺的48.3%,居第一位。根据1975-1976年底新增病例的发展趋势,我国每年有为2万例左右的尘肺新患者出现。因此,尘肺的防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1)矽肺的诊断:①有长期接触含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接触史。②症状:有轻度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及咳嗽咽干等呼吸道刺激症状。还可出现气喘、呼吸困难、咳嗽、咯痰、咯血等症状。③体征:早期无明显体征,偶可闻干性啰音,合并感染时可闻湿性罗音,并发肺气肿时,可出现叩诊过清音,呼吸音减低等,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肺实变体征,以及心肺功能不全体征,如心悸、紫绀、呼吸困难、水肿等。④胸部X线检查: X线胸片是诊断矽肺的主要方法。特征性放射学异常见于单纯矽肺,X线胸片及CT表现为局限性结节,直径通常为2~5mm,但累及范围可达1~10mm,主要累及肺后部;直径超过1cm的大结节的出现提示严重矽肺,这些团块多位于上肺的中间带或周围带,并向肺门迁移,以致形成肺气肿,肺气肿通常是双侧、对称性、有钙化,并可形成空洞,在肺门和纵隔偶见“蛋壳样”淋巴结钙化[1]。

(2)矽肺的治疗:对矽肺患者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脱离粉尘作业,另行安排适当工作,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强营养和妥善的康复治疗,生活规律化,以延缓病情进展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尚无能使矽肺病变完全逆转的药物,药物的治疗主要是早期组织或抑制矽肺的进展。克矽平是高分子氮氧化合物,具有组织和延缓矽肺进展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和预防。汉防己碱是中药汉防己科中提取的双苄基异喹啉类药物,它能使矽肺内胶原合成量减少,可以改善患者症状。

(3)预防:患者都有密切的矽尘接触史及详细的职业史,引起矽肺的工种很多,长期接触各种金属、煤粉、耐火材料、石粉、水泥、玻璃、陶瓷等工种的工人。

①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环节是降低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尤其是各类生产性粉尘浓度,使之达到或低于最高容许浓度,这包括减少工人接触有害物质(粉尘)的机会和缩小接触的人群。革新技术,减少了接触人群。改善通风措施,减少密闭作业。湿式作业,湿润后的粉尘就不易扩散至空气中 。②加强个人防护,遵守防尘操作规程。个人戴面罩或口罩可减少个体对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接触。增强职工的健康意识,提高有关的职业卫生素质。对生产环境定期监测空气中粉尘浓度,做好就业前体格检查,包括X线胸片。 ③凡有活动性肺内外结核,以及各种呼吸道疾病患者,都不宜参加矽尘工作。加强矽尘工人的定期体检,包括X线胸片,检查间隔时间根据接触二氧化硅含量和空气粉尘浓度而定。④加强工矿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对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应接种卡介苗;阳性者预防性抗结核化疗,以降低矽肺合并结核的发病。 ⑤对矽肺患者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脱离粉尘作业,另行按排适当工作,加强营养和妥善的康复锻炼,以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和合并症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Cullen M,Cherniack M,Rosenstock L.Medical progress,occupational medicine[J].N Engl J Med,1990,322:594~601.

猜你喜欢

矽肺肺门尘肺
肺门单中心Castleman病CTA“抱球征”1例
矽肺血清标志物研究进展
少儿肺门及周围阴影增大的X线图像分析
煤工尘肺30例生存质量调查与分析
尘肺合并肺结核136例患者的护理
矽肺诊断与鉴别诊断X线表现的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矽肺65例疗效观察
小儿肺门影增大辨识的Kappa一致性分析
某大型铸造企业30年尘肺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104例矽肺合并症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