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工农业生产展览会述评

2010-04-11许红霞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边区展览会

许红霞

(河南师范大学 公共事务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工农业生产展览会述评

许红霞

(河南师范大学 公共事务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了更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克服种种困难,先后举办了20余次工农业生产展览会。展览会不仅充分展示了边区生产和建设的巨大成就,而且达到了发展边区经济,改进边区生产,教育边区群众,积极推动解放区革命斗争事业的重要目的。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工农业生产展览会宣传的方式方法以及宝贵经验,对我们今天搞好世博会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工农业生产;展览会

展览会又称博览会、陈列会等,是晚清时期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后成为近代中国促进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传播和文明交流的重要载体和渠道。这一载体和渠道也曾被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努力实践,推而广之,充分展示了这一时期边区军民热火朝天的斗争生活和惊天动地的宏伟业绩。本文拟以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为个案,试从边区政府多次举办的工农业生产展览会的视角,对边区军民的工农业生产状况进行粗略评述。

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宗旨,也是党的光荣传统。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33年,中央苏区就曾筹办过中央革命博物馆,也举办过一些小型展览会。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实行抗战是当时最主要、最迫切的任务。而陕甘宁边区从抗战爆发之初便处于直接抗战的环境之下,日寇随时都在准备着包围西北夺取西安,进而再进攻边区。因此,动员全边区一切抗战力量保卫边区保卫西北,正是边区人民的中心任务。在这种极为恶劣的战争背景下,为了奖励边区人民生产,改善民生,保证战时的生产自给,以争取持久抗战的最后胜利,陕甘宁边区政府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工农业生产展览会。

抗战时期边区政府举办的最早的展览会,是1938年1月1日至3日的延安工人制造品竞赛展览会。此前,边区政府根据边区及全国抗战经济的需要,根据边区经济建设尚赶不上政治建设的特点,在边区总工会指导下,首先进行了“陕甘宁边区工人合作社”的组织工作,创办了“延安工人合作社”。而为了“更广泛地动员和鼓励战时生产,提高工人的劳动热忱和纪律性,奖励改良生产技术和市场工具,促进国防经济建设,完成工人阶级在国防经济建设中,在民族自卫战争中的先锋任务”[1],延安工人合作社便发起举办了这个工人制造品竞赛展览会。虽然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与国民党统治区相比,完全没有工业生产和竞争上的优势,但是“延安的工人在积极的生产着”。这可以从展览会的丰富展品中得以印证:从战场上用以打击敌人的迫击炮、高射机关枪、步枪、盒子枪、手榴弹等武器,到印刷工厂里的铅字、铅版、版纸、封面,以及两本《解放》合订本、一大堆《新中华报》等;从妇女学习商店女工织的布、手巾、裹腿,到百货商店里的各种铁器、木器、瓷器、铜器、窑器,以及衣服、糖果等,各种各类展品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展览会短短的三天时间,参观的人数竟达3 527人。[2]

上述延安工人制造品竞赛展览会的成功,给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以诸多启示。1938年9月,该厅为了迎接边区一级首届议会起见,特发起筹备边区农产竞赛展览会,以检阅全边区农产的分布情形、耕种方法……以及该年度春耕的成绩,并由此来探求怎样改进边区的农业,使落后的农业日益前进化、科学化。[3]经过认真准备,1938年11月15日至1939年1月31日,陕甘宁边区农产竞赛展览会成功举办。畜牧(主要包括羊、牛、马、驴、骆驼五种)、狩猎和林产、主要农作物、果类、药材等,不但全面反映了边区丰富的农产资源,并且指出了它的发展前途。[4]作为边区历史上的第一届农产竞赛展览会,其举办的规模、运作方式、全民参与的热情以及它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为此后边区政府不断地发展边区农村经济,改进边区农业,教育农民群众,奖励农业生产,以扩大介绍产品销路,保证战时农产品之供应等等,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此后,陕甘宁边区政府把举办展览会,尤其是工农业生产展览会作为其促进战争年代边区工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手段。据有关资料记载,从1938年1月到1945年1月的7年间,边区政府共举办有关工农业生产展览会多达20余次。其中,比较大型的展览会如1939年第一届农工生产展览会、1940年第二届农工业展览会、1944年的边区建设展览会等。可以说,筹办展览会被当作了边区政府的一件大事,尤其是像上述比较大型的展览会基本都是在边区政府负责同志主持下,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完成的。如1940年1月第二届农工业展览会举办前的5个月,即1939年8月,边区政府即成立了7人筹备委员会,设有正副主任,下分总务、征集、陈列、统计、图表、宣传等5股,并邀有关机关分别派员参加工作,且多次召开筹备委员会会议,对展览会之社会部门、农业部门、工业部门等做出详尽计划和安排。[5]另如1944年7月,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了办好“边区建设展览会”,与边区参议会联合做出了《关于召开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大会及生产展览会的决定》,并由边区政府领导人和有关部门主管干部组成筹备委员会,负责调集展览会工作人员、征集展品、选择会址、布置展览等项工作。而在每次展览会筹备期间,为了做好征集展品的工作,大多是先由政府有关部门公布展品征集办法。由于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的努力和广大工农群众的积极支持,陕甘宁边区召开的大多数展览会的展品征集工作均取得了良好成绩。如陕甘宁边区于1939年举办第一届农工生产展览会时,就征集到了3 000多见展品;1940年举办第二届生产展览会时,征集的展品就增至7 000多件。

陕甘宁边区工农业生产展览会的成功举办,更主要的是得到了当时边区政府主要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1938年11月至1939年1月的陕甘宁边区农展会举行开幕典礼时,毛泽东亲自到会,并做了主题发言,号召边区军民“一面战斗,一面生产,一定能够战胜敌人”[4]。1939年5月1日边区工业展览会开幕之际,毛泽东、王明、李富春、张浩等中央领导同志均莅临现场,毛泽东做了演讲,着重介绍了边区的政治、军事、文化、工业等四项建设,说明一打日寇、二建设新中国是目前的两大任务,而工业建设在边区尤为重要[6]。1940年1月第二届农工业展览会开幕式上,毛泽东在讲话中着重指出:“老百姓从几百里拿来一包两包面送来展览,这对打日本大有道理,这是老百姓同志的热心。边区政府受老百姓的拥护,作出了许多好事,这也是热心作出来的。我们要发展这个热心,但还有一条,只有热心还不行,还要力求进步,今年的展览会就有进步。”[7]这说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战争年代不仅重视展览会的举办工作,而且十分注意工作方法,注意以朴实无华的语言鼓励群众参加展览工作的积极性。这也是陕甘宁边区政府所举办的大大小小的工农业生产展览会都能够顺利、成功举办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革命战争年代,陕甘宁边区的物质条件是异常艰苦的,但是边区政府依然举办了20余次工农业生产展览会。这一方面是当时政治、军事斗争之所必需,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都极为重视经济建设,把经济建设看作是巩固解放区、坚持长期革命斗争的物质基础。如陕甘宁边区曾举办过4届大型展览会(1938年、1939年、1943年、1944年),其中的统计资料非常清楚地刻画出了边区生产发展的轮廓。仅以农业为例:粮食产量,1944年与1936年相比,由103万石增至200万石,实现了自给有余;棉花产量,从1940年到1944年增长了10几倍,棉田由1.5万亩增加到30万亩,产量达到了300万石。畜牧业方面,以1943年与1938年相比,羊由76万只增至203万只,牛由10万头增至22万头,驴由7万头增至16万头。[4]这些数字有力地说明了边区军民响应中共中央“一边战斗,一边生产”的号召,克服困难,艰苦生产,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陕甘宁边区的工农业生产展览会对边区人民生活改善的实际情况也有所反映。此前到过边区的人都知道,边区人民在兵灾、匪患煎熬下所过的饥寒交迫的生活。但到了1939年,经过边区政府的有效治理,情况已大不相同,部分中农以至个别贫农均上升为富农,大部贫农已升为中农。当时的边区主席高岗亲自调查过安塞四区三乡东营村、西营村及二乡石茆村3个村的人民生活状况:西营村于1937年只有75人,耕地面积492亩,收粮73.5石;1939年则增至84人,耕地面积966亩,收粮150.5石。东营村1937年只有41人,耕地354亩,收粮54石;1939年则达到50人,耕地726亩,收粮116石。石茆村1937年共有55人,耕地354亩,收粮45.2石;1939年则达到64人,耕地465亩,收粮93石。安塞四区3个村每年粮食收获的增加,足以证明边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已得到普遍的改进。同时根据延安南区第一乡的报告,一名叫张达万的贫农,家有6口,共2人劳动,种地30余垧,收粮20余石,但当交纳租税、公粮、利息后所余不过5、6石,因此家中经常不得一饱;但到了1939年,他自己已经有地60垧,骡子两头、马1匹、羊近80只,基本变成了小康之家。[8]在1943年的边区生产展览会中,曾有一张图表描绘了7年前与1943年农户成份的变化比较情况:1936年延安县柳林区四乡有雇农14户共42人,贫农48户共108人,中农44户共231人,而1943年该区四乡仅有雇农1户共4人,贫农15户64人,中农竟达94户之多,共有430人,富农亦增至15户共85人。[9]这种状况非常生动地表现了陕甘宁边区人民掌握政权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

展览会还非常形象地展示了边区生产运动中劳动力组织工作的成绩。1943年的边区生产展览会上有幅孟庆成扎工队的故事连环画,它以很生动的人物活动描写参加扎工队的好处:孟庆成扎工队本来计划开荒144亩,结果因为大家集体劳动,生产积极性高,对庄稼照应得好,不仅工资劳力节省,而且超过计划完成了278亩。该村有个叫王骡子的二流子不肯参加扎工队,1942年种麦5垧,收4.5石,1943年只收了2石,计划开10亩荒,但是他一个人开荒不起劲,结果1亩也没开成。这幅连环画把分散劳动与集体劳动的好坏对比描写得十分明确有趣。[9]另有一张图表以3个典型乡的材料来比较集体与个体开荒的效率。同宜耀一区二乡参加集体劳动的有110人,参加个体劳动的有334人,集体开荒达全乡土地70%,而个体开荒只占30%。延安川口区六乡83人参加变工队,开荒占全乡土地48%,个体700人开荒占全乡土地52%。安塞四区三乡变工队,集体劳动者177人,开荒占50%,个体劳动者529人开荒亦只占50%。总的来看,1944年全边区原有劳动力共33.876万人,参加集体劳动者达8.011万人之多,占全部劳动力四分之一,这种集体劳动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最主要特色之一。不仅如此,生产运动的巨流还把成百成千的二流子也卷进来了,这给边区生产劳动队伍增加了一个很大的力量,而且还出现了转变后的二流子当上劳动英雄的先进事迹。[9]

陕甘宁边区经济的发展,使边区财政供给有了稳固的基础。如以1940年为例,边区财政收入中外援尚占56%,但从1941年开始,由于国民党实行封锁,停发八路军饷弹,边区财政即完全由自己来解决了。1944年度之财政收入,经过公粮、税收取之于民者不及半数,其中大部份是由党政军人员生产自给的。边区农民的公粮负担,平均不到其收入的9%。在当时全国范围内看,边区人民的负担要算最轻的了。这和国民党当局只向人民伸手而不去发展人民经济的情况完全相反[10]。而由于边区经济发展的结果,边区金融已趋向稳定。成立于1941年的边区银行为了发展边区经济、流通金融,巩固边区坚持抗战的经济基础,边区发行了单行本位币——边币。几年间,边币的发行不仅在发展贸易、便利交换中起了它应有的作用,同时更直接扶植了边区经济的发展。根据边区银行的统计,1941~1944年间,经过银行发行的各种贷款近26亿元,其中农业贷款多达1.3亿元,边区机关学校生产贷款6.06亿元,工业贷款6.8亿元,贸易贷款10.8亿元,合作社贷款0.86亿元。这笔贷款的效果是很明显的:即为边区创造了数倍于这笔数字的财富,并为其后边币的发行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边币威信在边区人民中间得到了巩固与提高。[10]

以上工农业生产展览会的材料非常清楚地表明了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发展概况。正如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在1940年第二届农工业展览会上的演讲词中所说,边区工农业生产展览会已经成了“测量边区在经济建设上的成绩的尺度”;参展的展览品表明“边区逐渐克服了抗战时期中所能遇到的经济困难,说明了边区的经济建设已奠定了基础,证实了边区人民的生活确比以前更加改善”,同时也体现出边区政府已经正确地认识了“改善人民生活与支持长期抗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坚持抗战,推动全国经济建设的发展。[11]

陕甘宁边区的工农业生产展览会对解放区生产事业的如实描绘,实际上即是边区军民革命斗争史的一个缩影。它是在革命战争的环境里举办的,除了具有很大的临时性和流动性的一般特点外,其创办的物质条件是异常困难和艰苦的。展览会的展览场所除利用民众教育馆外,大多是在政府的礼堂、学校的课堂、机关的窑洞或临时搭起的席棚里布置展览。还有的则是利用庙会、骡马大会的时机,组织流动展览。更大的困难还在于边区的生产技术非常落后,资本缺乏,民气未开,加以抗战中敌人的封锁和汉奸顽固分子的挑拨和破坏等,都给展览会的顺利举办带来了困难。但是,如果细细梳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举办的多次工农业生产展览会的历史,也会从中发现三大有利条件:一是陕甘宁边区有很丰富的有用的天然资源,可为陕甘宁边区的工农业生产提供丰富的必不可少的原料品;二是陕甘宁边区还有许多来自于祖国五湖四海的爱国志士,特别是有各种专长的知识分子,都有很高的革命热情,在建设事业上能发挥重大的作用;三是边区有最先进的政党的领导,有最民主的政治,人民群众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能坚决行动,响应党的号召。[12]

因此可以说,紧密配合当时的革命斗争,反映边区军民火热战斗生活的众多的工农业生产展览会,尽管是在极为恶劣的战争环境下举办的,但却从多个方面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与协助,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正因如此,展览会大都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1938年的延安工人制造品竞赛展览会有参观者3 527人[2],1939年的边区工展会有观众达数万人[13],1940年的第二届工农展览会展览仅17天即有各界人士参观者3万余人[14],1943年的边区生产展览会开幕3天参观者已达万人[9]。而参观过展览会的广大群众一般都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鼓舞。抗大的一名女生在参观了1938年1月举办的延安工人制造品竞赛展览会之后,“知道边区工人合作事业有了惊人的成绩,希望它能够推广起来,普遍到全国,成为今日迫切需要的全国国防工业”[1]。著名人士续范亭先生在参观了1943年的边区生产展览会之后,兴奋地说:“我五十岁了,第一次才看见这样的事情!”“边区生产运动的成绩,是由于有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自从有了共产党,有了毛主席,中国就有办法了,中国就不会亡了。”[15]一位盟国朋友在参观了1944年底举办的边区建设展览会之后,写出了如下的感想:“我曾在‘自由中国’的九个省份走过,可是从没有看到像这里(边区)的惊人成绩。你们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有如此成就,我们是应该向你们学习的。祝你们好。”[16]当然,通过展览会了解到边区的真相,并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军民浴血抗战和艰苦奋斗的事实所感动的,虽然只是为数很少的外国朋友,但它却从侧面反映出了解放区对外联系和交流的日益加强。

陕甘宁边区的工农业生产展览会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边区展览会的很大部分是和边区所召开的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大会同时举行的,两者相互辉映,各具特色。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几乎是所有的工农业生产展览会召开之时,一般都有一个表彰会、竞赛会等在同时举行。1939年陕甘宁边区首届农产竞赛展览会结束后,依照比较严格的评选办法,共评出特等奖5名,分别是盐池县孙学间的黑紫种羊、延安县秦汉光的1尺6寸长的黄谷子、固林县冯大品的棉花、延川县张正的土布和新正县曾经种了50亩地收了29石3斗粮食的劳动英雄杨秀保。[17]1940年第二届工农展览会胜利闭幕之际,也评出了展品受奖者达千件,劳动英雄受奖者共3000余名。[14]1943年的生产展览会之后,毛泽东主席特意在西北局办公厅邀请17位劳动英雄座谈生产经验,并出席了边区政府举行的劳动英雄颁奖大会,给每位劳动英雄颁发奖金3万元,还亲笔题字赠给劳动英雄们,鼓励大家广泛地传播经验,以求得这些经验成为指导全边区人民合作生产的方针。[18]可以说,陕甘宁边区的工农业生产展览会与英模大会同时召开,不仅加强了英模大会的气势,而且通过实物的陈列,更有力地鼓舞了边区军民的革命斗志,增强了边区军民争取革命战争胜利的信心。

总之,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举办的工农业生产展览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济和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边区的斗争事业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对陕甘宁边区工农业生产展览会的粗略梳理,对我们认识当时的经济社会状况有很大的帮助,而其中展览会的许多优秀的展览、宣传手段和经验,仍能为我们今天举办各种展览会,特别是办好世博会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正 义.延安工人制造品竞赛展览会志[N].新中华报,1938-01-10.

[2]亚 达.促进国防经济建设——延安工人制造品竞赛展览会速写[N].新华日报,1938-02-17.

[3]吴力永.农产竞展会在积极筹备中[N].新中华报,1938-09-15.

[4]刘 毅.边区农展会印象记[N].新中华报,1939-02-07.

[5]澜.第二届农工业展览会正在积极筹备中[N].新中华报,1939-10-24.

[6]边区工展开幕[N].新中华报,1939-05-07.

[7]毛泽东同志讲演词[N].新中华报,1940-02-03.

[8]郁 文.边区第二届农工业展览会参观记[N].新中华报,1940-03-08.

[9]边区生产展览会盛况空前,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辉煌成果[N].解放日报,1943-12-04.

[10]边区财政经济的新面貌——边区建设展览会介绍[N].解放日报,1945-01-04.

[11]林伯渠同志讲演词[N].新中华报,1940-02-03.

[12]康白.边区工展会之召开与抗战之经济建设[N].新中华报,1939-04-28.

[13]边区工展会闭幕[N].新中华报,1939-05-16.

[14]第二届工农展览会已胜利闭幕[N].新中华报,1940-02-21.

[15]两大盛会昨日隆重开幕[N].解放日报,1943-11-27.

[16]边区建设展览会闭幕[N].解放日报,1945-01-16.

[17]农展胜利完成,受奖农民二千余名[N].新中华报,1939-02-25.

[18]二十五位特等劳动英雄每人荣获奖金三万元,毛主席等题字赠劳动英雄[N].解放日报,1943-12-19.

On the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Production Expositions of Shanxi-Gansu-Ningxia Border Areas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XU Hong-xia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Henan 453007,China)

In order to widely mobilize and organize the populace,the government of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Areas had overcome all sorts of difficulties,and held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production exposition,successively for 20 times.The exposition had not only demonstrated great achievements of the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border area,but also achieved the chief purpose of developing the border area economy,improving the border area production,educating the border area populace,and impelling positively the revolutionary struggle enterprise of the liberated area.The displaying ways and means as well as the valuable experience,are of the similarly significant reference value for us to profit the World Expo well today.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shanxi-gansu-ningxia border areas;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production;exposition

K269.5

A

1000-2529(2010)05-0092-04

2010-03-15

许红霞(1970-),女,河南睢县人,河南师范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学院讲师。

(责任编校:彭大成)

猜你喜欢

陕甘宁边区边区展览会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陕甘宁边区实录》与中共自我形象的重构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2017第二十一届中国烘焙展览会
2017第二十一届中国烘焙展览会
2017第二十一届中国烘焙展览会
2017第二十一届中国烘焙展览会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拥军工作的述评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