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统一战线服务党的执政使命的基本经验
2010-04-11吴家庆吴克明
吴家庆,吴克明,2
(1.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2.湖南科技大学 法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新中国成立以来统一战线服务党的执政使命的基本经验
吴家庆1,吴克明1,2
(1.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2.湖南科技大学 法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统一战线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新中国成立以来,统一战线在服务党的执政使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坚持统战原则是统一战线服务于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前提;实现民族复兴是统一战线服务于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目标;提高执政能力是统一战线服务于党的执政使命的基本要求;加强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服务于党的执政使命的根本保证。
统一战线;执政使命;基本经验
统一战线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执政使命是政党执政后所肩负的重大责任,且不同历史时期党的执政使命是不相同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统一战线在服务党的执政使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党的执政使命随着国情的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党的执政使命是恢复经济、巩固政权、加强团结,统一战线在这一时期称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改革开放后党的执政使命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具体来说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以及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个时期统称为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概括地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统一战线服务于党的执政使命的基本经验主要有:坚持统战原则是统一战线服务于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前提;实现民族复兴是统一战线服务于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目标;提高执政能力是统一战线服务于党的执政使命的基本要求;加强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服务于党的执政使命的根本保证。
一、坚持统战原则是统一战线服务于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前提
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党的奋斗目标和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服务。在党取得执政地位并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党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富裕幸福是时代和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所发挥的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促进和谐、维护稳定的功能,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党的执政使命。作为统一战线服务于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前提,坚持统战原则具体体现在统一战线必须坚持原则的坚定性与政策的灵活性相统一和统一战线必须坚持统战联盟的团结性等方面。
1.统一战线必须坚持原则的坚定性与政策的灵活性相统一
统一战线是原则坚定性与政策灵活性相统一的团结联盟,它既拥有自己的原则,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所谓原则性,就是统一战线中一些不同的阶级、阶层、政党、集团、国家、民族等社会政治力量,必须有始终稳定的基本立场,维护的根本利益,坚持的战略目标,集中表现在统一战线中不同社会政治力量的思想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基本实践之中[1]。而原则的坚定性就是必须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统战原则。对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说,原则性事关最广大人民的基本立场、根本利益和战略目标,更是必须坚定地把握。没有原则性,统一战线就失去方向与灵魂,就会名存实亡。我们在统战工作中必须坚持原则性。
统一战线原则性还必须与政策灵活性相统一,灵活地运用原则性,这是把握原则性的核心。所谓灵活性,就是统一战线中一些不同的阶级、阶层、政党、集团、国家、民族等社会政治力量,在坚持自身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和敌我友力量的对比,采取机动的斗争形式和手段,作出必要的妥协和让步[1]。毛泽东说:“我们的原则性必须是坚定的,我们也要有为了实现原则性的一切许可的和必需的灵活性”[2](P1437)。恩格斯指出,“没有相互间的让步,我们就永远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为了顾全主要的事情,在次要的问题上作出让步”[3](P512-514)。可见,没有妥协和让步,就没有灵活性,也就没有统一战线。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在原则的坚定性与政策的灵活性上总体上结合得比较好,为服务党的执政使命方面制定了正确的原则,同时又灵活地制定了统战策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任务是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巩固刚刚诞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建国初期的统一战线工作要为完成这个任务服务。1950年3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会议听取了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作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形势与新任务》的报告,毛泽东对许多问题作了指示。会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从民主革命胜利发展到了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肃清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封建势力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新时期。这一时期党的统一战线总任务也随着党的执政使命的改变而改变。统一战线的首要任务就是在遵守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巩固工农联盟。然后争取尽可能多的能够同我们合作的人,比如团结全国各界民主人士及其他爱国分子,为顺利地服务这一时期党的执政使命而奋斗。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的执政使命是恢复经济、维护政权稳定,统一战线的主要任务就是围绕这些使命而展开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五大运动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工作中,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更是提出宝贵的意见。1953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统一战线的工作重心也随着转变成协助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时期统一战线主要是充分动员社会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带领统一战线人士参加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在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方式上,党中央采取了“和平赎买”的策略,灵活地制定了统战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仍然坚持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相统一,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就是其中的典范,“一国”是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它是我国统一大业的基本立场、根本利益和战略目标。“两制”则体现了策略的灵活性,是求大同存小异,是对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的创造性发展。
2.统一战线必须坚持统战联盟的团结性
坚持统战联盟的团结性,对于统一战线服务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大作用。同时,坚持团结性,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的人民内部矛盾,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新中国60年统一战线风雨历程所得出的重要结论。团结是统一战线的主题,它在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统一战线可以发挥收取各方面信息与建议的作用,如通过在社会各界中多做一些了解民意、理顺情绪、联络友谊、沟通思想等工作,使党和政府了解其他渠道不易掌握的社会信息和情况,听到不易反映上来的呼声和意愿,获得难以得到的建议和批评。统一战线汇集了各方面党外代表人士,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可以通过他们去协调关系、化解矛盾,这对实现我国长治久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原则条件下,即阶级阶层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处理各种矛盾与分歧,协调各阶级利益关系,尽量减少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矛盾和冲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坚持统战联盟的团结性方面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使全党能够团结一致,胜利地完成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任务,毛泽东在《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中阐明了党在这个时期所采取的战略策略方针,这就是:必须稳步前进,调节各方面的关系,团结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以及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大多数,集中力量向国民党残余势力、封建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进攻,而不要四面出击,树敌太多,“我们不要四面出击。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我们绝不可树敌太多,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方面进攻。”[4](P697)毛泽东所阐明的战略策略方针,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便孤立和打击当时的主要敌人。这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统一战线策略思想。毛泽东所说的不要树敌太多,要在一个方面有所缓和,有所让步,主要指的是缓和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是要消灭的,但现在要把他们团结在我们身边,共同发展国民经济,不要把他们推开。因为我们的困难和敌人够大够多,如果同时向资产阶级展开斗争,就不利于广泛的反封建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要实现统战联盟的团结性,还必须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的人民内部矛盾。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同其他领域的工作一样,统一战线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基本的教训就是在指导方针上犯了“左”的错误,把国内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把过去行之有效的统一战线政策错误地当作投降主义、修正主义加以否定和批判,给统战工作造成了巨大灾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纠正了在指导思想上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提出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把新的社会阶层纳入统一战线的工作范围,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和其他各阶层劳动群众,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在各阶段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依靠广大农民和广大知识分子,使工农联盟在新形势下切实得到巩固和发展;各统一战线人士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发挥他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力军作用;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团结在党的周围,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新的力量。
二、实现民族复兴是统一战线服务于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目标
政党的执政使命就是政党执政后所肩负的重大责任。中国共产党对执政使命的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有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逻辑起点是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角色转变。这种角色转变包括两个方面:从客观方面看,就是执政地位的获得,即我们党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执掌全国政权的党;从主观方面讲,就是执政意识的确立,即我们党对成为执政党的基本事实以及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形成的清醒而明确的认识,和将其作为实施执政行为的出发点和依据的自觉性。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努力强调社会各阶层的民主、合作与团结,因为“执政党执了政,就意味着民众把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委托给了它。它的一项根本任务,就是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力量都集合起来,共同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5](P180-181)因此,实现民族复兴作为统一战线服务于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目标,要求统一战线必须为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服务、必须为祖国完全统一服务、必须为国内外的和平与发展服务。
1.统一战线必须为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服务
要全面正确发挥统一战线服务党的执政使命的功能,就必须发挥统一战线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就决定了为经济建设服务成为统一战线的重要任务和基本特征。新中国成立初期,统一战线在服务党的执政使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经济建设中,统一战线充分发挥自己的底蕴与活力,在党掌握经济领域的领导权的情况下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如在对资本主义改造方面,党制定了利用和限制的政策,利用一切有益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充分发挥其积极因素,限制其消极因素,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通过“劳资两利”的政策解决劳资关系,工人阶级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资本家也获得了相应的利润。在新中国土地改革中,采取孤立地主阶级,团结中农,中立富农的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土地改革的阻力减到最小,对生产力的破坏减到最小,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通过满足统一战线内部各个群体的经济利益,把一切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全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实现了工作重心的重大转折。邓小平一再强调:“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6](P194)“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7](P63)“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除非打起世界战争。即使打世界战争,打完了还搞建设。”[7](P64)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任务服务的,这就要求统一战线必须牢固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把为经济建设服务作为出发点,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最大限度地把各民族、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和各界人士的意志、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经济建设上来,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参与经济建设,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统一战线只有坚持、围绕、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才能找到自身合适的位置,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为此,统一战线为经济建设服务应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促进发展这个关键,充分发挥大团结、大联合的优势,立足统一战线的特色和优势,注意凝聚新的力量,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的重要作用。
2.统一战线必须为祖国完全统一服务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在新世纪的三大战略任务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基本条件和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统一战线在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方面历来发挥重要的作用。党中央在2006年7月北京召开的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是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统战会议,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指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8]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就是大力开展海外统一战线工作,也是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后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新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统一战线采取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的原则,在“和平解放西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工作部门以“统一祖国、振兴中华”为总目标,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面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积极工作,广交朋友,联络友谊,宣传政策,争取人心,为港澳平稳过渡和长期稳定繁荣服务,大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抓住机遇,成立中华海外联谊会,开创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新局面。二是把握大局,为维护港澳地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作出了新贡献。三是审时度势,重视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在反独促统方面作出了新成绩。近几年来,全世界很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先后成立了上百个和平统一促进会,成为推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一支重要力童。统一战线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日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3.统一战线必须为国内外的和平与发展服务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世界各国的发展都是在世界和平的基础上进行的,任何局部地区的发展都与各个地区的外部交流相联系。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因而,我们需要国内外的和平与发展。
在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中,统一战线有着自己独特的优越性。这主要体现在它有着广泛的海外联系。在国内联系的基本力量方面,统一战线有着众多的联系组织,特别是统一战线所联系的海外联谊组织。目前,统一战线系统的海外联谊组织有:中华海外联谊会、欧美同学会等。这些会员的绝大多数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都与海外各个方面的人士特别是华侨华人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统一战线通过这些组织可以同海外加强广泛的联系。如果加上统一战线所联系的各民主党派、各宗教团体、侨联、工商联等组织,那力量更大。统一战线联系的对象十分广泛,其中华侨、华人是主体部分。近几十年来,不少国家的华侨、华人进行了再移民,其总趋向是从东南亚、非洲移向北美、西欧和澳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先后和一些国家通过平等协商解决了双重国籍问题,即我国政府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主张和鼓励定居在国外的华侨在自愿的基础上加入居住国国籍。这一举措既符合所在国的利益,也符合华侨的利益,得到了广大华侨和所在国的拥护。长期以来,华侨、华人和居住国人民休戚与共,在共同生活中结下了深厚友谊,对居住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华侨、华人在促进我国同一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缔结友好城市、发展政府和民间各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以及扩大我国对外影响、促使我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等方面,也作出了许多贡献。
三、提高执政能力是统一战线服务于党的执政使命的基本要求
执政能力是执政党有效治理国家、发展社会事务和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的本领,是执政党服务执政使命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作为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只有适应新的执政形势切实提高执政能力,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完成自己的执政使命,才能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爱戴和拥护。对此,胡锦涛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9]。因此,提高执政能力作为统一战线服务于党的执政使命的基本要求,要求加强统一战线在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加强统一战线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加强统一战线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加强统一战线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1.加强统一战线在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进入新世纪,我国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它需要我们提高党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统一战线当然要承担起加强其在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方面的作用。在新世纪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是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非公有制经济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统一战线要致力于提高党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从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入手。
一方面,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壮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保证经济工作的正确方向。坚持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按照“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则,使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着力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团结、教育、帮助和引导,提高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性,适度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对国有企业的改制和兼并,确保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妥善处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相关利益关系,使其与经济改革、经济发展相协调。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切实搞好以光彩事业为主要内容的项目扶贫开发工作,缩小贫富差距,积极推动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妥善处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分配关系,特别是相关劳动者的劳资关系,确保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稳定;积极引导和教育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关系,富裕不忘党的领导,不忘周围群众,关心集体,关心群众,为国家多作贡献,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再者,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关键在于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不断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统一战线要运用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的实践,为党领导经济工作提供和积累这方面的经验。要切实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不断改进指导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的新方法、新措施,为党的领导决策、政策调整提供必要的依据;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搞好相关的部门协调和政策配套,形成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统一战线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而这一要求体现在统一战线内,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这个框架内,把人民政协作为各界人士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让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协商与管理;按照党的民族政策的要求,巩固和发展团结、平等、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确保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应享有的政治权利;要按照统战工作的要求,全面做好党的宗教工作、侨务工作、党外知识分子工作、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其他社会阶层人士的工作,正确处理党同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各民族、各阶层的关系,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统一战线内部的团结和统一。
统一战线各成员的政治权利和民主权利是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所赋予的,因此,统一战线也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领导,这是统一战线的根本性问题,离开这一条,统一战线就会失去正确的政治方向。一方面,在统一战线内部,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要明确自身所处的参政党的地位,自觉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避免像国外的那种政党之间的政治纷争。另一方面,统一战线成员要正确处理民主与法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把个人的民主权利规范在国家宪法和法律之内。党要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必须完善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相关权力运行机制。一方面,党要把依法执政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的基本方式。在统一战线内,按照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要求,切实加强与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代表人士的联系,改进和完善重大问题决策前同各民主党派协商的制度,实现相关制度的创新,推动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另一方面,对党的工作要实行有效的监督。要重点发挥人民政协这一统一战线组织的作用,支持和保证政协按照章程办事,履行好民主监督的职能。
3.加强统一战线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文化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资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统一战线包括了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所有制的广大群体,他们在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上都有各自的优点。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拥有大量的高中级知识分子和专家学者。他们作为掌握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社会力量,既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又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吸收一切外国优秀文化成果、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有着别的群体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立和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事关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事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文化建设体现在不同的统一战线成员身上,使得文化建设呈现出各类文化纵横交错、共同存在的复杂局面。我们必须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把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努力发挥统一战线对推动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同时加强统一战线内部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建设,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促使全社会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牢固确立,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4.加强统一战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党要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协调和处理好改革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关系,确保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统一战线作为党在政治上的一大优势,担负着协调各方关系,化解各种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社会职能。
一方面,统一战线要在构建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中发挥作用。要发挥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的优势,并以此影响和凝聚周围的群众,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充分发挥包括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其他社会阶层中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的创造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积极贡献力量,建功立业;要发挥统一战线部门工作的优势,积极做好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和救助,努力创造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同时,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统一战线多个领域的工作都与稳定有关,因此,要发挥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优势,突出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要切实做好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条例的宣传、贯彻和落实,把握好政策原则,坚持依法办事;要正确区分和处理民族宗教事务中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以团结教育为主,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争取和团结多数,对少数利用民族宗教蓄意挑起事端,危害党和国家利益的人要依法予以严惩,以彰显国家法制的尊严;要切实做好抵御境外民族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工作,确保民族宗教领域的稳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必要的条件。
四、加强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服务于党的执政使命的根本保证
统一战线最大的特点是有坚强的领导核心,用以统筹全局、协调指挥。中国共产党在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过程中,充当了统一战线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毫无疑问是统一战线的核心和支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不会有巩固和广大的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主要是在政治路线、政治方向以及重大决策方面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首先在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把各种方针政策对同盟者进行宣传教育,然后给同盟者相应的物质利益,使同盟者能够维护和支持党,并为党献计献策,从而实现党成功领导统一战线的目标。毛泽东说:“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甲)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没有这两个条件或者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领导。”[2](P127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充分坚持了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1953年,党中央在战略战术上制定了自己的方针政策,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统一战线围绕这一政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改造上来,运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加社会主义改造工作。1956年党的八大正确地提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化是我国今后的主要任务。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同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强调要进一步发扬民主,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又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奋斗目标,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也反映了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共同心愿,从而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爱国统一战线的领导。
在党领导统一战线的过程中,还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这就涉及到“左倾”与“右倾”问题。右倾是投降主义,不讲原则只求统一;“左”倾是保守激进,讲究斗争,排斥了部分统战对象。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这一问题上走了弯路。1957年以后,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错误思想,“左倾”思想开始抬头,逐渐占了上风,后来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历史证明,没有统一战线中的广泛民主,广大统一战线组织和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不能调动,统一战线的作用和优势就不能充分发挥,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也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因此,必须改善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首先需要正确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其次要靠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坚定性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再次是靠尊重、照顾和维护同盟者利益,正确处理中共与党外人士的关系。给予他们应得的物质利益,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待遇问题;同时要充分尊重和认真听取党外人士的意见;要接受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民主监督;要清醒地认识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是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前提、通过与同盟者的亲密合作和坚强团结来实现的。
[1]罗振建,周绍英.论统一战线中的原则性灵活性规律[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4):25-26.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5]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张景勇.凝聚起最广泛的智慧和力量[N].人民日报,2006-07-09(4).
[9]不断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N].人民日报,2006-07-13(1).
Basic Experiences of the United Front in Serving the Party’s Governing Mission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WU Jia-qing1,WU Ke-ming2
(1.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1201,China;2.Law Schoo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gtan,Hunan 411201,China)
The untied front is the important weapon of the Party in governing the state and rejuvenating the nation.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the united fron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erving the Party’s governing mission and ha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s,which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united front is the essential premise of its serving the party’s governing mission;achieving the national rejuvenation is the important object;improving the governance capability is the basic demand;strengthening the Party’s leadship is the fondeamental assurance.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the untied front;governing mission;the basic experiences
D613
A
1000-2529(2010)05-0038-06
2010-01-05
吴家庆(1962-),男,湖南澧县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克明(1968-),男,湖南绥宁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湖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
(责任编校:文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