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三个集中”,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以新乡市为例*

2010-04-11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新乡市城乡土地

吴 希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管理工程系,河南 新乡 453002)

进入21世纪以来,河南省各地市在总结全国各地实行“三个集中”经验,尤其是上海和苏南地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选择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拟定“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聚集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的现实任务。集中土地,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奠定了基础,是“三个集中”的先导和中心环节;集中人口,为土地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园区的建设创造了基础,提供了平台,是“三个集中”的核心;集中产业,为农业的发展和城镇建设提供了资金,是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是“三个集中”的关键。三者互为联系、互为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下面以新乡市为例,进行“三个集中”的城乡一体化推进机制研究。

1 推进“三个集中”的理论基础

新乡市推进“三个集中”方针进程,具有普遍性,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演进规律,符合相关理论,体现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佐证理论”原则,理论支撑实践的进行,实践又反过来发展了理论。此外,具体实施过程中,在“系统论”和“非均衡发展”方面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

1.1 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1.1 顺应工业化、城市化的演进规律

“三个集中”是在集中达到一定程度后,与现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分散战略。首先是产业的集中发展,发挥以工业经济为核心的产业发展带动作用;然后通过城市经营的办法,来实现拆迁、筹集拆迁安置的费用,提供就业岗位,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即农民的集中;进而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通过土地流转的办法在原来的农村地区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也就是土地的集中,最终达到现代农业、现代农村和现代农民的全面实现。

1.1.2 符合经济发展的聚集经济效应和产业发展理论

推进“三个集中”的发展战略体现了聚集经济可以带来的巨大效应。通过集中产业、土地、人口三个因素,区域经济中心可获得包括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服务、信息交换等在内的优势环境、条件和竞争力,从而吸引众多企业和机构及社会经济各部门在该空间内集聚,实现资源转换、价值增值、物资集散和流转等功能。同时,大量企业、机构的集聚对各种资源要素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也对环境、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进一步增强集聚能力和竞争力。具体而言,“集中产业”便于工业企业和产业有序流动和优化组合,形成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园区;“集中土地”可以提高农业的规模经营水平,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和农业产业化生产;“集中人口”有助于农民享受到城镇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城市文明,最大地发挥公共产品效率。

“三个集中”注重根据产业发展阶段和特点,从产业演进入手,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多元化。“集中产业”体现了产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和发展方向;“集中土地”体现了用“工业手段抓农业”的农业经营模式;“集中人口”则体现了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完成劳动力迅速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有效方式。

1.1.3 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把推进“三个集中”作为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战略举措,“集中”就是出于市场经济角度,将资源、资金、技术在集中区域范围内合理、有序、高效地配置,以通过市场竞争求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更强的经济实力。同时,政府作为制度要素的供给者通过制定多项政策措施,形成一整套制度框架,全面协调各方利益。

1.1.4 体现城乡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规律

“三个集中”是从区域城乡联系角度出发,从解决“三农”问题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出发,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不断创新和优化的战略[1]。推行“三个集中”就是促进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三个集中”实质上是通过统筹规划城乡地域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综合利用、协调劳动力就业与转移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具体行为,来寻求持续、协调、全面地发展。

1.2 充分运用“系统论”观点和“非均衡发展”理论

1.2.1 “系统论”观点的运用

新乡市在推进“三个集中”过程中,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要求,很好地运用并体现了系统论的概念和观点。首先,注重“全面发展”,把以“三个集中”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看成是一个系统工程,着眼于对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复杂系统的全面思考,着眼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与整体进步,着眼于政府、企业和公众之社会结构的全方位管理;其次,注重“协调发展”,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之间、社会系统内部之间,区域间人口资源环境之间,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速度相宜和效益兼顾的社会发展形态;第三,注重“可持续发展”,将对自然的索取与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当前的发展也不以牺牲将来的发展机会为代价;第四,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社会公平,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平等地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2]。

1.2.2 “非均衡发展”理论的运用

在统筹推进“三个集中”进程中,新乡市结合所辖各乡镇发展现状和分布特点,进行重新规划和划分,选择基础较好的乡镇优先试点推行“三个集中”,也就是先培养“增长极”,将资源和要素集中在试点乡镇,随着“三个集中”的进一步发展,再发挥“涓滴效应”,使得其他乡镇逐渐缩小与试点乡镇的差距,最终达到所有乡镇共同发展的目标。

非均衡发展本身会带来一定弊端,这其间新乡市则注重做到统筹全局、兼顾各方,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以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作为发展的根本要求,最大限度地兼顾各个方面,力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即社会和谐。

2 新乡市统筹实施“三个集中”思路提出的政策依据和现实背景

新乡市在坚持中央和省级政策指导下,遵循现代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要求,综合考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新乡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发展战略,制定了“三个集中”的发展思路,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充分体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本质要求。

2.1 思路提出的政策依据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以下简称“三农”问题),长久以来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新乡市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先后编订了一系列发展规划纲要,并在2007年3月27日颁布实施《新乡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空间布局规划纲要》,力图抓住国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战略机遇,科学布局,统筹安排各类区域发展用地,通过实施“三个集中”,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发展基础。

2.2 思路提出的现实背景

新乡市全市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其中乡村面积7747平方公里,共有乡镇122个。全市总人口557.89万,其中农村人口占到全市总人口的4/5以上。由于长期以来新乡农村的发展落后于城市的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差距日益明显,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不足,农业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农产品除满足农民自食自用外,商品率低,立足于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随着耕地的不断减少,在农村形成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加上农民自身观念滞后和素质的不足,农民转岗就业后再失业的比率较高;对城乡社会事业的投入不均衡,直接导致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乡镇规模不大,部分乡镇布局不合理,致使乡镇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3 新乡市实施“三个集中”,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新乡市实施“三个集中”,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还处在初始阶段,就目前的现实状况和任务目标,本文在借助实施“三个集中”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给出以下对策建议:

3.1 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方面

3.1.1 创新土地规模经营模式

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以承包地、集体以宅基地整理后的新增耕地入股,统一经营;引入企业独立经营,进行土地产业化规模经营;采用“公司+农户”的利益联合方式,通过公司在技术和市场销售上的支持,减少农户生产的风险。[3]

3.1.2 多元融资,解决资金难题

推行土地规模经营需要大量资金作为保证,无论是对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农民安居房建设,都需要巨额资金,仅依靠财政出资,很难破解启动资金的难题,所以在现有政府主导的融资模式上,适度推行“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模式,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企业参与土地规模经营的启动投资。

3.1.3 坚持“农民为主体”的原则

土地规模经营过程中,利益格局变化最大的,无疑是广大农民。所以,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利益。在推行土地集中的决策和执行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在土地资源形成规模和集中经营后,要充分照顾农民的利益,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方式,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3.2 产业向聚集区集中方面

3.2.1 加强规划引导,避免盲目发展

严格按照全市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引导企业和企业合理有序集中。同时要避免两个盲目发展现象的出现:一是只注重产业和经济发展,忽视环保要求;二是聚集区发展其他聚集区定位的产业。

3.2.2 多渠道并行,加速集中步伐

发展政府规划和引导下的多渠道并行的集中方式:其一,以政府作为主体或激发民间资本进行聚集区基本环境建设,再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来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聚集区集中;其二,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中,逐步形成核心优势,加速相关企业和同行业在市场驱动下,向聚集区集中。

3.2.3 提高政府服务质量,优化聚集区发展软环境

政府要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竞争优势。优化软环境,构建公共服务保障平台,简化项目报批手续和流程,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透明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3.3 农民居住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方面

3.3.1 分类型完成农民居住集中

根据土地资源的走向,以三种类型推进农民集中居住:一是农民可以通过统一安置由分散居住变为集中居住,由农民直接转变为城镇居民;二是农民可以通过出租地获利,然后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集中居住;三是利用土地整理获得资金,农民可以在改善居住条件的过程中逐步实现集中居住[3]。

3.3.2 建立健全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和健全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保险制度;推行新型医疗合作保险制度建设;建立农民居住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农民教育投入促进制度;建立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援助机制。

3.3.3 注重解决农民就业问题

有效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才能使农民集中居住后的生活和收入有保障。可以通过政府指导留地安置就业办法和有针对性的再就业培训,促进农民通过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机会,最终建立与集中居住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1]周静.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想和实现途径[J].理论导刊,2008,(7):46 -47.

[2]颜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42-43.

[3]罗勤辉,吴希.统筹实施“三个集中”,助推城乡一体化[A].成都市社会科学院.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研究文集[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225 -245.

猜你喜欢

新乡市城乡土地
我爱这土地
新乡市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城乡涌动创业潮
新乡市
新乡市中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现状研究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新乡市锂电池专利情报分析及对策建议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