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基础会计教学的若干思考*

2010-04-11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模拟实验多媒体教学实验

高 远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新乡 453002)

基础会计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经济管理类大部分专业的学生,都要在学习此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的经济管理课程。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进行概括介绍和简单练习,学生很难把所学的知识与会计实践直观地联系起来,其后果是学生感性认识差,对知识不理解,导致越学越丧失信心,最后因为成绩差而不得不放弃。因此,就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优化这门课程。

1 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1 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实践性教学

正确的教学方法通常就是让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感兴趣而不是讲一些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识范畴的抽象概念和现象。所以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实际,把学生平常能够看到的问题引入课堂,就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会计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如果只是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抽象的规定,完全是“空对空”,那样,既达不到职业教育的目的,也难使学生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讲解一些实际例子,促进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例如,教师在讲授会计核算程序时,可以举一些发生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如班费的管理,可以实行内部牵制制度,一个人管账,一个人管钱,用款事项集体商讨,由班长和团支书共同签字,根据会计凭证登记账簿,随后编制班费收支情况报表。这样,学生对原始凭证的审核、登记账簿的规则及会计报告的出具等都有了具体的认识,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加强了动手能力。

1.2 教学中适当增加案例,使教学内容生动

会计本身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学中案例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与实践紧密相关的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对学生正确理解、吸收、消化相关理论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会计教材,以例题代替案例,而例题缺乏案例的直观性与实践性。在教材各章节内容中,根据需要,随时设计一些“思考题”、“讨论题”。例如,教师在讲授会计报表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区别。通过这样的讨论,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相互讨论等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有目的地开展教学,与学生不断互动,启发引导学生。

2 改进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2.1 “启发式”教学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多提“为什么”,既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和大胆质疑,这对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非常重要。例如,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可以把每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精心设计成几个大的问题,每个大问题里含有许许多多的小问题,小问题里面又含有许多更小的问题。这些问题逻辑性较强,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借用学生已有知识,一步步学习新知识,大部分问题定位在学生已学的知识范围内,学生大都能回答出来,但必须动动脑筋,努力思考。这样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师不断地提问,学生不停地思考。回答问题时,有时让学生一齐回答,有时找个别走神的学生回答。整个教学过程,好像是教师和学生对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谈话式教学法。另外,教师要注意总结,一节课结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一个章节讲完,总结本章的内容;一本书讲完,总结全书的内容。通过总结,使学生所学知识更为系统化、体系化,便于学生记忆。

2.2 模拟实验教学

为了加深学生对会计实务的感性认识,了解会计岗位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使学生在掌握各种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包括:如何建账,会计业务发生后如何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的各种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在手工模拟实验室进行单项实验和综合实验来完成。在讲授完一个单元后,以章节为单位进行单项实验,例如,从银行提取现金备用,学生都知道如何做会计分录,但学生往往不知道从银行提取现金必须签发现金支票。而进行模拟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现金支票,亲手填制现金支票,而且还可以将会计分录填写在记账凭证上,从而对会计实务有了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在基础会计这门课程学习完以后,根据本门课程的总的线索进行综合实验。综合实验一般是以某一工业企业某一特定会计期间的一整套完整的会计资料为依据,根据实验的总体要求,从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为止,而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会计模拟练习。在进行模拟实验时,为了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在模拟实验开设前,教师应进行大量的调研和取证工作,模仿真实企业的情况,为学生事先准备好模拟实验资料。实验中应尽量采用真实的或者模拟真实的资料进行实验,从而以逼真的实验资料进行教学模拟,使学生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如同置身于某一企业的真实业务环境中,从而达到实验目的。

2.3 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提高自学能力

对于教材中一些浅显易学的内容,可留给学生去自学,教师应事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出要求,指出应掌握的重点问题以及参考书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查阅有关参考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此外,还可指导学生阅读某些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通过书本之外的各种途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环境下,引导学生“要学”比“学好”更重要,指导学生“会学”比“学会”更重要。

3 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手段多元化

现在,基础会计教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应尽量采用现代化、多样化的手段实施教学,充分利用图表、投影仪和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手段,实现教学方式上的直观与快捷。其中目前最流行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事先搜集、整理的资料通过投影、录像等方法一一展示给学生,直观、生动、形象、易懂。如基础会计课程中当涉及各种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的填制时,需要引用多张会计凭证,以往多采用理论表述,不但需要花大量时间,而且不利于学生实际操作练习。如这时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给学生演示其具体的操作过程,既形象又直观,既节省时间又能让学生非常容易地理解,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多媒体教学,能随时生成教学中所需的各种总账、明细账、报表等,同学们可以一目了然。教师只对关键问题进行分析、解释即可。所以我们现在客观地讲,教师不再是信息唯一的提供者,而是信息资源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总之,多媒体软件的广泛使用,为课堂教学过程由枯燥变生动、抽象变具体、静态变动态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是现代会计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4 建立合理的成绩考核制度

基础会计课程的考核成绩传统方式一般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是:出勤率、作业成绩及课堂发言等;期末考试虽然比较综合,但是传统的题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试卷中对那些实践性、能动性强的内容无法反映。因此,学生只要到临考时突击一下,考试成绩一般比较理想。这种形式的考试只是注重学生会计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如果将该课程的考核成绩采取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即由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两部分构成。在分数比例上,建议综合成绩=平时成绩(20%)+实训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50%),这样就可以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

总之,在基础会计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关键,教师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需要我们合理设置课程,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认真分析这门课程的内容特征,精心设计,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发挥主体作用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全面地、系统地、熟练地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使他们真正成为应用型的高级管理人才。

[1]阎达五.面向2l世纪会计学类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陈光原.《基础会计》教学心得[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3).

猜你喜欢

模拟实验多媒体教学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断块油藏注采耦合物理模拟实验
输气管道砂冲蚀的模拟实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射孔井水力压裂模拟实验相似准则推导
弹道修正模拟实验装置的研究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