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还是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
2010-04-10陈瑞娟
陈瑞娟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福建福州350007)
中国英语?还是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
陈瑞娟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福建福州350007)
近年来对于“中国英语”的研究甚为活跃,不少人赞同“中国英语”作为新的国别英语加入世界英语大家庭。文章认为,英语是中国对外交流的首选外语,在中国的本土化无法避免,但本土化的结果是提高了英语的表现力,而不意味出现了作为国别变体的“中国英语”,建议用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来冠名在中国本土化且带上中国文化色彩的英语。
中国英语;本土化;中国文化相关英语
英美享有的文化霸权让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为了便于和世界交流,英语成为中国人学习的第一外语。近两年在中国举行的国际性活动更是推动着“学英语”的热潮,有政府倡导的提高餐饮、的士等服务从业人员英语水平的行动,有个人为出国、升学、求职、交友而自发的学习英语,社会上随处可见各类各式的英语培训机构。同时,英美国家也借助专门组织(如英国文化委员会)、政府部门和慈善机构主动援助中国的ESL教学,帮助中国的英语教学更快发展。从上到下对英语学习的强调使得英语在中国的地位无以复加,英语是各级考试、考核的必备内容,懂英语成身份、地位、能力的标签。那么,英语在中国真的会从外语发展成二语吗?
一、国内“中国英语”研究综述
1980年葛传椝提出“中国英语”概念。10年后这个概念才受到重视,黄金祺和贾德霖分别用“汉化英语”和“汉式英语”认可葛传椝的提议。20世纪90年代起热心人士积极寻找“中国英语”生根发芽并成长壮大的理据,纷纷为它下定义。汪榕培[1]下的定义为“它是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李文中强调学习外语要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谢之君指出“中国英语”不可能不受汉语语言和文化的影响,贾冠杰、向明友[2]总结出“中国英语”是“操汉语的人们所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罗运芝[3]把概念简化为“中国英语是载汉语语言特征的英语变体”。
21世纪后,支持者们认定“中国英语”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姜亚军、杜瑞清和金惠康[4]、潘章仙[5]均撰文提供理据支持中国英语的存在。之后更多的研究者也加入了“中国英语”的探讨。
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陈文存[6]明确表示,“中国不存在国别变体的中国英语”,“中国不应该也不需要英语的中国变体”。邱立中[7,8]不止一次呼吁“中国英语”的提倡既不符合实际也无必要。林永成[9]认为“中国英语”只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不是国际英语的变体。李昌银[10]警示“英语在中国只能也只应该是外语,鼓吹‘中国英语’只会贻害无穷”。
二、英语的本土化——一种必然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英语的用途已不再仅局限于外交、贸易、科技、文化和旅游等传统领域,还在全球传媒、卫星电视、互联网络及新技术转让和英语教学产业等诸多领域占据优势。为了满足社会各个方面、各种现象的需要,英语会因地域、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出现与传统语言的裂变,并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作为中国对外交流的首选外语,英语在推介中国文化和对外政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汉英语言之间的不对等,必定需要一些改变以更好地传达汉语源语言的内涵,这样就产生了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现象。
(一)英语在中国本土化的表征
1.词汇层面
词汇最能反映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现象,词汇对社会生活的变化最敏感。“世界上所有活的语言都随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当某一特定语言中的词汇无法描述当时社会的某些特定事物时,人们往往通过创造新词或借用其他语言的词汇来表述,并最终把它们纳入本民族语言的词汇中”。[11]中国在传统节日、文化习俗和日常生活等方面有许多名称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项,于是通过音译、译借和语义再生手段产生了不少很中国的新词汇或新含义,如fengshui、barefoot doctor、Chinese knots、taikonaut、migrant worker、a matter of face等。我们已放弃对一些规范英语的不准确借用,如shadow boxing、ravioli、dumpling、friendlies,而借用其汉语拼音taichi、tofu、jiaozi、fuwa来既简洁又完整地表达所指。在语言发展史上,给物体命名本就是一种强制行为,外语民族人士看到实物或相关说明后便会对那些名称所指心目了然。对于借词翻译,随着交流的深入和对双方文化的进一步了解,我们会逐步修正一些说法,如将export-oriented economy改译成global-market-oriented economy。
2.句法和语篇层面
句子和语篇是思维的表达。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地域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与修辞概念。汉英思维差异体现在语言上就是:汉语句式简明扼要,句子多并列式,注重意合,英语的句子多从属式,注重形合;汉语语序为主语—状语—谓语—宾语,英语语序为主语—谓语—宾语—各种状语;篇章上汉语倾向于“读者负责型”,主旨很少直截了当地点明,需要读者自己了悟,英语是“作者负责型”,文章中常会有段落主题句和篇章主题句[12]。中国人的英语里会有汉语思维的烙印,国内英文媒体里的这些句子:Apparently,it is a matter of face.(China Daily,2008-1-30)And Chinese President Hu Jintao is scheduled to visit Japan in the Spring when the“cherry blossoms are in full blooms”(Beijing Review,2008-01-10)There's white tea for spring,green tea for summer,oolong tea for autumn,and black tea for winter.和Want to have a taste of Beijingers'life in the old days?At City Impression,you can enjoy the mood,the peace and even the goldfish in the porcelain crock.(CCTV-9,Culture Express[13])以及那句作为笑谈的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中国读者读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经济与战略地位的提升,世界各大媒体都加大了对中国的报道比例,他们的报道也往往受影响出现富有中国味的英语,例如,美国《时代周刊》2007年的特刊“2007年度人物”栏目上刊登了关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一篇短论,节选其中一段:As the Chinese aphorism puts it,Tall trees attract wind.He and Premier Wen Jiabao regularly proclaim an aspiration to hexieshehui,or a harmonious society.And they often use another slogan,hepingjueqi,or peaceful rising。而美国动画片《功夫熊猫》里更是随处可见中国味的英语。
(二)语言的本质和文化接触决定这种必然
1.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洪堡特说过:语言是“一个民族进行思维和感知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语言习得的完成就是某种思维形式的形成。一旦一个人首先习得了汉语,形成了中国式的思维方式,就不可避免地在其使用的英语中夹带中国特点。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使得英语不能完全适用中国国情。当中国的英语使用者其英语系统不足以帮助表达时,就会求助于母语系统[14]。这个时候语言便发生再生现象,即语言再生与文化再生。橘子什么味和它的生长环境大有关系,英语植入中华大地便负载上了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中国味。从语言的发展规律来看,语言是个开放的系统,吸收和借用他国语言是丰富民族语言的必要途径。日趋频繁的国际交流导致各民族文化和语言的融合趋同,扩大了借词的接受空间。汉语就吸收了英语表达:门、桑拿、拷贝、橄榄枝、迷你、黑客、麦克风、脱口秀等。有种语言理论告诉我们: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人们使用语言会基于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的原因而不断做出语言选择,英语在中国发生的变异和本土化就是一种顺应。
2.跨文化交际有两条最基本的原则:相互理解和入乡随俗。中国人到了国外应该尊重外国文化习俗;外国人到了中国,理所当然,也应该When in China,do as Chinese do。杜争鸣有观点:体现中国人特有的、难以改变的语言思维习惯的句子,如果用来交际是无需改变的[15]。中国人与英语族人接触时要尊重英语的语用原则和民族文化习俗,同样他们也得容忍和理解中国人的异国特色,双方都应从各自的参照点出发,做到“入乡随俗”。从生态语言学视角[16]来看,在语言群落中,两种或多种文化长期相互影响,语言使用者为了交际的需要会有意识地学习对方的语言,导致语言变体的产生,语言带有生命发展的动态特质。从模因论看,两种语言在接触当中,语言的使用者会相互模仿并带来创新,产生新的变体[17]。英汉文化的接触就注定了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语言本总是在不断变化当中,这也是字典之所以需要逐年更新、增补的原因。
(三)本土化英语的意义
1.符合国际交流、文化输出的需要,同时有助于培养“汉译外”人才。只要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只要中国人需要同世界各国、各民族打交道,在英语仍是国际通用语的情况下,就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中国味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除了汉语,其他任何外族语言都无法在固有的状态下较为全面、准确地描述汉文化,都必须有不同程度的扩展。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汉语除了“请进来”还要“走出去”,随着中国政府向世界推广汉文化力度的加大和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流行,中国味英语将发挥重大作用。就“汉译外”而言,中国人理解中文,尤其是汉语典籍的能力和水平总体上必然高于外国人,本土化的英语为中国译者从事“汉译外”搭建了一个平台,使他们的“汉译英”工作轻松许多。
2.使中国人的英语表达更富魅力,还同时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本土化是语言创新的结果[18],语言的魅力在于它背后的特殊文化背景和内涵。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经常强调她的第一语言是汉语,在她的英文小说里,她总是实验性地加入汉语,使她的英语更完美。双语作家哈金也用直译的方式在他的英文作品里表达了许多地道的中国咒语、谚语、成语,虽不符合英语母语者的习惯表达,但可理解、可接受,其作品也因此充满异域风情,在英美获得巨大成功。由于文化差异,同一东西对东西方人来说含义差别巨大,比如:红在中国很喜庆,在英语里却与愤怒相关;龙在中国是瑞兽,狗在中国很卑微,可英语里龙很邪恶,狗却深受欢迎。现在随着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英语中的这些词汇词义得到扩展,迪斯尼动画《花木兰》里的木须龙虽滑稽有如小丑,但已不是邪恶的象征。1991年就有人认为某些中式英语比地道英语更有力,更有影响[19],比如“Do not litter”之于地道英语“Littering is prohibited”或“The dropping of litter is prohibited”。用帕亚克的话,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可以“改变人们对英语语言的认知,同时也使人们的思维方式更加色彩斑斓”[20]。
3.防止国人文化失语和英语民族的文化霸权。如果不本土化,要想用英语完全表达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及表述中国特色的事物是不可能的。中国的英语教学长期汉文化缺失,造成不少学生可能对西洋餐饮、乐器、服饰、节庆等如数家珍,却无法用英语介绍身边的包子、油条、豆浆以及中国乐器、民族服饰和各类节庆。有人已注意到中国年轻人当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许多有相当英文程度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与西方人交流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自古文化大国的学者应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21]。外国人与中国人接触,自是希望能了解到中国的东西,如果除了问候和谈论西方文化的浅层,中国的英语使用者无法谈论中国的风土人情、思想文化,表达心中所想,那不成了新型的“哑巴英语”?
当然有些中国味的英语表达,一些外族人士接受起来可能一时内有困难,如果假以时日,可能就被认可了,更多的接触也许还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合适的表达。中国人在国际交流中使用本土化的英语表达自己的历史传承、社会文化价值观念,非但不会对英语的“纯洁性”造成“损伤”,反而会为丰富人类共享文化和社会价值做出贡献,同时有利于强化中国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自我文化的心理意识,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22]。如果一味地按照英语思维习惯翻译带有浓厚中国特色的词汇,不仅会造成文化流失,也会给英语为母语的人士带来理解障碍,不利于文化传播,且可能会造成英语民族的优越感。中国人应该在准确的前提下,勇于表达中国文化,一定程度上杜绝强势文化的文化殖民。英语中汉语借词偏少甚至可以部分归因于中国长期以来的重引进而轻输出。鲁迅先生说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下,各民族应该尽可能地保持自己的本土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特色,维护文化的多元格局,防止出现“文化霸权”现象。
三、“中国英语”的可能性?
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就必然催生“中国英语”吗?从“中国英语”研究的文献中可以看出:中国英语被用来描述英语在中国本土化后产生的一支国别英语变体,这支变体和印度英语、菲律宾英语等地位一样,甚至还可以和美式英语、英式英语相提并论。那究竟凭什么才能确认这样一支新的国别英语出现呢?
(一)中国的英语现实
如果仅从中国境内的学英语热潮和英语在中国不可避免的本土化就推断“中国英语”已是事实,未免冲动了些。推动英语标准多元化和非中心化的鼻祖Kachru于1981年提出,新的英语分支必须实现4种功能:工具功能、管理功能、人际功能和想象/创造功能[23]。可是英语在中国并没有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也没有进入政府工作语言。尽管有个别普通人用英语写诗歌、文章,也有歌手(如刘欢、水木年华等)用英语创作歌曲,作品中还的确透着浓浓的中国味,但这能说明中国英语已有想象/创造功能了吗?人们对所谓“中国英语”的感情并不曾达到对普通话那样的强烈,后者才有归属于中国人的感觉。可见“中国英语”没能满足Kachru提出的成立条件,“中国英语”不成立。
Niu Qiang和Martin Wolff[24]曾就China Daily上关于“北京欲培养它的1千3百万市民讲英语以提升该城市的国际形象”的报道提出几个问题:1.是否有市场调研可以论证如果北京市民都能讲英语,北京形象在外国人眼里就会提升?2.中国加入WTO和举办2008奥运会会带来多少个双语的工作机会?这些需要英语的岗位量需要全中国青少年学英语吗?3.中国的任何一个市政府所有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都会需要英语吗?4.为什么要费劲要求占世界人口1/4的13亿汉语使用者将英语做二语学习?汉语可是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之一,难道这个世界其他地方都比中国更了解汉语的重要性?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他们提出新的问题:目前中国的外语/二语改革是否遭到误导?西方将不费一枪一弹从内部征服中国吗?后来刘真[25]又提出:“在中国学英语的人群里有多少是乐在其中的呢?”这些问题的答案会让我们明白:要想让英语在中国实现那4种功能还遥不可及。
(二)一味倡导“中国英语”的弊端
随着英语在全球的盛行,它所承载的美国及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也会遍及世界各个角落。这或是一种“英语帝国主义”的体现,它不仅仅是语言霸权的问题,还反映了西方价值观对人们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控制。英语所承载的文化价值观已在冲击和淡化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念,英语帝国主义减弱了他们的民族认同感。中国的年青人吃汉堡、穿耐克、住别墅、开跑车,过情人节、圣诞节,西方文化不经意间左右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理念,而中国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却遭遇冷落和抛弃。尽管“中国英语”是“载有汉语语言文化特征的英语变体”,但同时它“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如果“中国英语”成为中国人的二语,成为生活、工作的语言,语言所具有的生命动态特性必将让汉语出现消融、萎缩等症状,而英语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不少人喜欢拿新加坡英语做比较,可是,1.新加坡英语作为新加坡的通用语是殖民地历史的产物;2.事实是新加坡英语的地位在新加坡建埠以来近200年间一直没受到重视[26],只是“市井”语,存在交际潜能不足,尽管属ESL,前途却并不令人乐观,新加坡政府每年都发动“Speak Good English”运动,号召国人摒弃新加坡英语。中国人学英语并不是为了内部交流,英语在中国会一定程度的本土化,但仍需符合“内圈”英语的“共核”和“规范提供”。还有些人拿新加坡英语和印度英语的发音做比较,认为中国人的英语发音特征乃“中国英语”的一种表现,这在笔者看来有狡辩的嫌疑。中国地域广袤,其民南腔北调,但中国政府依然推广标准普通话。英语国际标准音标也是一个可供模仿的范本。由于地域、文化等原因,学得标准语音实非易事,但那是目标。也有一些英语母语或二语民族会坚持自己的某种发音方式,但为了方便对外交流,也应顺应通用的标准。至于无法克服的民族或文化障碍,可以接受现实,不强自己所难,但不必就此差异制定中国英语的发音标准。
(四)中国文化相关英语[27]和平等交流
为了不混淆概念,“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都不适合给在中国本土化的英语冠名,笔者此处借用闫艳老师的说法——中国文化相关英语。上文已经从词汇、句法、篇章层面介绍过在中国本土化的英语特点,现在再从这个新名称“中国文化相关英语”稍做展开。“全球化”意识把语言交流从民族内部扩大到民族间,充分理解对方而不改变自己才是平等的跨文化交际,才是跨文化交际的实质。文化差异的存在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28],交际双方都须有一定的容忍和接受能力。就如对教师的称呼,中国学生习惯了“老师”是个尊称,不太适应称呼老师为“先生”、“小姐”,所以,一直以来可以听到“Good morning,teacher!”、“Teacher Zhang”之类的表达,这不符合英语习惯,但有必要去排斥这种与文化或习俗相关的用法吗?有趣的是有些外教和留学生已入乡随俗地跟着如此称呼,某新式英语教材里还正式保留了此表达方式。故只要排除民族和文化差异的偏见,在交往中乐于语用移情,在平等交流下,中国文化相关英语可以帮助中外良好互动。
另一方面,来中国生活了一段时间或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的海外人士其实善于接受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甚至中式英语,还容易受到感染,用上此类英语。对于那些中国式、似乎探视隐私的问候也不会如一些中国人想象得那样介意。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相关各民族对异文化的接受力和适应力都得到锻炼与提升。中国人逐渐学会保护别人及自己的隐私,开始外露地表达爱,逐步认同制度制约和表现自己,得到欣赏或表扬的时候,已不再一味自谦,开始回答“谢谢”;相应地外族人士开始接受中国的仁爱、谦虚礼让与集体主义。所以,中国味英语表达只要合理,便能够被接受。
没有一种文化是孤立的,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融,文化本身就具有多元化整合的特性。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用英语对外交流,不是为了制造新的差异,而是要消除差异,或至少是求大同存小异。中国人的英语有中国味,英美人的中文里何尝没有洋味。外族言语里的独特味道往往会吸引本族人,本族人或会调侃但并无恶意,还常会吸收一些别具风味的表达为己用。汉语中多了鳄鱼的眼泪、脱口秀、一石二鸟等表达,英美人也乐于接受shifu、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one arrow,two hawks的说法。相互的“洋味”说法丰富了双方的语言,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既可以避免误会,传播汉文化、帮助英语自身发展,还能保持汉民族不亢不卑,但它决不意味新的英语国别变体出现。
[1] 汪榕培.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1):3.
[2] 贾冠杰,向明友.为中国英语一辩[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5):11-12.
[3] 罗运芝.中国英语前景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5):254.
[4] 金惠康.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讨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5):66-70.
[5] 潘章仙.中国英语变体中的语言和文化认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 陈文存.简析“Chinglish”[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7):68-72.
[7] 邱立中,宁全新.中国英语质疑——与杜瑞清、姜亚军先生商榷[J].外语教学,2002,(6):23-27.
[8] 邱立中.语言学界在“中国英语”研究中的误区与回归[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8,(3):129-135.
[9] 林永成.略论“中国英语”[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4-27.
[10] 李昌银.论英语中国化之荒谬性——世界英语的谱系构成与中国英语的定位问题[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13-18.
[11] 焦同梅.汉英词汇的相互渗透[J].中国科技翻译,2003,(1):41-42.
[12] 吴丹.正视英语写作中的“中国英语”现象[J].Sino-US English Teaching,2008,(7):25-28.
[13] Zhao Yanchen.Best-loved teahouses in Beijing.[DB/OL].http://english.cctv.com/20090615/101904.shtml&http://english.cctv.com/20090615/101904_2.shtml(2009-06-15/2010-04-16).
[14] 桂诗春.以语料库为基础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失误分析的认知模型[J].现代外语,2004,(5):129-139.
[15] 杜争鸣.中国英语问题及其他[J].外语教学,1998,(3):6-14.
[16] 刘国兵.中国英语研究的生态语言学视角[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3):6-10.
[17] 廖淑梅,范春芳.从模因论看“中国英语”的嬗变[J].宜春学院学报,2009,(3):160-162.
[18] Kachru B B.Standards,Codification and Sociolinguistic Realism:The English Language in the outer circle[A].Quirk R,Widdowson H G.Englishes in the World: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C].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85:11-30.
[19] Varny M.When Is a Mistake Not a Mistake——An Argument for“Chinglish”as a Positive Adv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Language[J].Efl Newsletter,1991,(23):5-8.
[20] Admin.The Global Language Monitor.Will the Beijing Olympics Finally Eradicate Chinglish?[DB/OL]http://www.languagemonitor.com/chinglish/chinglish/2008-07-30/2008-10-16.
[21] 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C01).
[22] 麻红.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英语”的文化透视[J].台州学院学报,2008,(2):43-46.
[23] Kachru B B.The Other Tongue:English across Cultures[M].Urbana 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92.
[24] Niu Qiang,Martin W.english or chinglish?[J].中国英语教学,2004,(4):37-42.
[25] LIU Zhen.World English in China:“Chinglish”and“China English”[J].语文学刊(高教·外文版),2008,(8):19-23.
[26] 包智明.新加坡英语的几个语法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1):20-25.
[27] 闫艳.从“标准英语”到“中国英语”——全球化背景下英语教学观的改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5):257-259.
[28] 李少华.英语全球化与本土化视野中的中国英语[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Abstract:Recently“China English”has been a heated theme in linguistic study.Quiet a few agree on that China English has been one of the Englishes as a new variety.The nativization of English in China is inevitable since English is the premier foreign language in China.The nativization helps English perform better as a language,yet it does not engender Chinese variety of English.Chinese-culture-related English is named to signify the nativizated English in China.
Key words:China English;nativization;Chinese-culture-related English
(责任编辑 白 晨)
China English?Or Chinese-culture-related English?
CHEN Rui-juan
(Dept.of Basic Courses,Fujia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lege,Fuzhou,Fujian 350007,China)
H 310.1
A
1672-9951(2010)05-0040-05
2010-07-25
陈瑞娟(1978-),女,福建霞浦人,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