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器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0-04-10孙晓丹

关键词:器乐创新能力情感

张 敏,孙晓丹

(河北北方学院艺术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器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张 敏,孙晓丹

(河北北方学院艺术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音乐教育中的器乐教学在开发学生潜能、培养艺术兴趣、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课堂器乐教学中把握好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多肯定、善鼓励、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等基本原则,探索使用创设情境、音乐日记、以想象力激发创造思维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达到音乐教学创新目的有重要意义。

课程改革;器乐教学;创新能力;有效途径

创新能力,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昌盛的根本内因。青少年的创造能力更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未来的前景和竞争力。因此,教育应该以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与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音乐学科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造思维的重要学科,是综合素质与创造精神培养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爱因斯坦的成功便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这位科学巨匠同时还是一位音乐家,他认为在科学思维中,永远存在着音乐因素,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因此,他自己在科学上的成功与音乐是密不可分的。美国著名作曲家、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博士对此也有过精辟论断,他认为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而且是为了训练头脑、发展身心,在这方面,音乐是非常重要的。诚如斯言,音乐教育的最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培育人的创造思维,这是建设新世纪的现代化强国的需要。

器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音乐的教育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在进行旋律创作时,乐器可以给学生一个直接的感知,使他们掌握正确的音高,同时又可以选择最优美的旋律。这样,学生就会在创编中不断地选择,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器乐教学不仅是音乐教学的重要补充,更是教育本身的重要手段,探索并完善器乐教学的科学理论与方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器乐教学的发展及现状

40年前,美国等发达国家率先开展了对学生创造思维培养的探索,世界各国随后纷纷从事、参与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并陆续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果。由于当时中国经济基础薄弱,普通音乐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沿袭了清末民初“学堂乐歌”式的唱歌教育模式,尽管当时也学习苏联的音乐教育模式,但器乐教学及其研究在国内基本上是空白。“文革”后,音乐教育得以恢复,限于当时的基础,中国的音乐教育仍为“以唱歌为主的”模式,国内某些一线教师自发性地开展了一些器乐教学的实践活动,但缺少系统的研究。1992年版的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增加器乐教学内容,这是中国音乐教育的一大进步。进入新千年,新的课程改革更是将器乐教学作为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加以强调和提倡。自此,器乐教学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传统音乐教育模式,使中国音乐教育与国际接轨。它使得音乐教学的效益大增,不仅学生的音乐能力、人文素养以及创造思维等方面得以提高,由此更带来教师们音乐教育观念的巨大变革。

然而,在整个教育系统内部,特别是广大二三线城市,由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教育理念和方式发展不平衡,同时也缺乏系统方法的指导,导致大多数音乐教学对器乐教学中学生音乐创新能力的培养认识不够、重视不足、效果也不好。因此,探索与发展能够提高并培养学生音乐创新能力的方法与模式,就成了高校音乐教育系统一线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器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原则

器乐教学中创造思维等音乐素质的培养,并不只是教学模式的问题,更应首先从教授者的心理和态度上进行转变。一些基本原则是培养学生音乐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不遵守这些教学原则,任何培养创新能力的所谓方法都无从谈起,更无法实现。

(一)充分尊重学生个性

创新必须尊重个性,没有对个性的尊重,就不会有活跃思想的激荡,更不会有创造思维的产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器乐教学更应着重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而其感受应该是自由的。因此,不该规范的地方不予以规范,放宽学生的思维,少一些条条框框,让学生自由畅想,这正是学生“心理自由”的需要。

自由表达思想、情感和个性,不用所谓的“正确答案”、“标准答案”束缚学生,音乐不寻求统一答案,音乐本就没有统一答案,自由情感的真实表达才是唯一正确的,独特个性的自由发挥正是创造思维的萌芽。

(二)多肯定,善鼓励

创新能力是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相伴、相辅、相长的。当学生想到的事情要准备付诸行动和实施时,会有一种动力、一种激情,而当想出来的事情能做到、能实现时,就会进一步激发其创造的潜能,使之源源不断地进行创造。反之,如果想出来的事情没有实践的机会,或者没有实践的能力,久而久之其创造兴趣就会慢慢地淡化甚至泯灭。因此,勇于实践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保证。

在器乐教学当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实践精神,需要教师多肯定学生的观点和想法,并经常鼓励他们勇于表现、敢于实践,给予他们积极的赞同,帮助其建立信心。音乐素质的展现和创造思想的实践,需要坚定的信心给以支撑,这正是教师需要在课堂之上帮助学生的关键所在。正所谓课堂教学不结束真理,学生观点的多样性不仅要被容忍,而且要受到鼓励,观点之间的差异性更要受到肯定与尊重,只有如此,才能逐渐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三)教师引导,学生主导

创新能力需要自由的成长空间。在器乐教学中,若学生像教师手中的木偶,处处由教师牵着走,则会扼杀其创造精神,最后培养出的学生就会思维千篇一律、想法大同小异。

想要真正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必须改变以往教师在课堂中主导一切的教学模式,在强调动手和实践能力的器乐教学中更是如此。在器乐教学中,教师只应有引导权,而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才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只是“导师”,激励、发掘、引导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帮助他们产生创造的欲望,实现创造的结果。

三、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随着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不断产生。而通过在高校音乐教育一线的多年实践,笔者也摸索出了一系列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并已在实际工作中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一)创设情境:通过环境辅助器乐教学

音乐作为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它的准确表达需要依托特定的场合。只有情感与环境相匹配,才能激发出思想深处的创造冲动。若要成功地进行器乐的创造性教育,音乐的教学和体验也必须要有环境的辅助。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才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音乐,把自已的理解、感受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不光要求学生熟练器乐演奏的方法和技巧,更努力帮他们解析作曲家创作的时代背景、环境影响、心理特征,给其创造各种类似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乐曲中的情感因素。例如,为体会《田园》交响曲的意境美,笔者专门带着学生到青山绿水的郊外,在鸟语花香之间充分放松,待完全融入其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时,一起在天地间欣赏贝多芬的《田园》。此时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情感上的陶醉,更有思想上的共鸣。对于《田园》的《暴风雨》一章,笔者特意安排在暴雨来临之际进行欣赏,以达到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与音乐作品融为一体的目的。

(二)音乐日记:用音乐来记录自己的感受

音乐是一种思想的语言,用以表达作曲人或演奏者的情感和心理;乐器正如同作家手中的笔,用以记录心理和生活感悟。器乐教学就应该像写作训练,不仅要学习“写作”技巧,更要真实、合理地表达思想。写作教学中经常性的练笔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其思想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器乐教学中,笔者也采取了类似的方式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日常的器乐教学中,技巧的训练主要要求学生自己下功夫,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把自身的生活体验与情感表达结合起来,使他们能逐步从现实生活的情感体验中,丰富地储存不同的情感与相应音调对应的“内在图式”。为此,笔者采取了“音乐日记”的教学方式:经常带领、组织或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然后将其在活动中的情感与过程用自创音乐的形式演奏出来,不求演奏技巧的纯熟,但求自创音乐中情感的真切,最终将此作为学生日常的音乐表现力记入成绩。结果表明,此举深受学生喜爱,不仅培养了他们的音乐创造性,更激发了他们浓厚的音乐创作兴趣和表现热情。

(三)以乐解诗:以想象力激发创造思维

“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形象感受和音乐抽象听觉之间的一座桥梁。学生在欣赏、演奏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塑造音乐中的“形象”,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审美的目的。反过来,也有理由相信,通过对文学艺术作品意境的理解和“音乐想象”,也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性,深化其音乐理解,提高其音乐素养。

想象力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富有艺术感染力和意境美的古诗词,常能有效地唤起学生深刻的情感,令其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将之与器乐教学相结合,通过学生自选诗词配乐演奏,令学生最大限度地以手中的器乐来表达内心的感觉和对诗词的理解;在另外一种模式中,对教师统一命题诗词的配乐演奏,则充分体现出学生们思想的深度和性格的差异。教学效果甚至令教师自己都感到惊奇。

经过1年专门的器乐教学研究与实践,笔者感触良多也收获不小。器乐教学,不仅需要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更应该通过对乐感的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音乐素质。毕竟,学校的音乐教育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培养几个“大师”,更是为了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1] 〔美〕詹姆士·L·穆塞尔,梅贝尔·格连.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M].章梅,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2] 丁存麟,朱则平.中小学器乐教学法[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

[3] 王雄.创造性与综合能力培养[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9.

[4] 张奇.创造性思维与训练[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9.

[5] 张统星.音乐科教学研究[M].台湾:全音乐谱出版社,1980.

Abstract:Instrumental teaching in music education plays significant roles in developing potentiality of students,fostering interest of art,improving overall quality and so on.The following basic principles should be taken good hold in instrumental class teaching:fully respecting the individualities of students,approving more,encouraging more,teacher guiding,students initiating and so on.The methods of using situation creation,music diary,inspiring creative thoughts with imagination and the rest should be applied to cultivate students'creative ability,which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chieving innovation in music education.

Key words:curriculum innovation;instrumental teaching;creative ability;effective way

(责任编辑 李桂萍)

Cultivation of Students'Creative Ability in Instrumental Teaching

ZHAN G Min,SUN Xiao-dan
(School of Arts,Hebei North University,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

G 427

A

1672-9951(2010)05-0088-03

2010-04-07

张敏(1977-),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北方学院艺术学院讲师,学士。

猜你喜欢

器乐创新能力情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
失落的情感
情感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