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时期荆楚和北方地区端午节俗异同考

2010-04-10王玉德赵小彬

关键词:时记龙舟竞渡荆楚

王玉德,赵小彬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明清时期荆楚和北方地区端午节俗异同考

王玉德,赵小彬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并称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作为一个全国性的节日,端午节俗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本文以明清时期荆楚和北方地区的端午节俗为考察对象,从驱毒辟邪习俗、娱乐休闲活动、端午节的食俗、端午节的时间等四个方面对两地端午节俗之异同略作分析。

荆楚;北方;端午节俗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沐浴节、端阳节、天中节、蒲节、重午节、解棕节等。东汉时道教以“五月五日为地腊”,所以又称地腊节。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节日。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端午节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时期[1]。明清时期的端午节俗以继承为主,略有损益。从全国范围来讲,端午节俗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本文以明清时期荆楚和北方地区的端午节俗为考察对象,从驱毒辟邪习俗、娱乐休闲活动、端午节的食俗、端午节的时间等四个方面对两地端午节俗之异同略作分析。

一、驱毒辟邪习俗之异同

农历五月,南方正值梅雨时节,北方多干旱,虫害杂生,瘟疫多发,老百姓认为五月是不吉利的,故将五月称“恶月”。《礼记·月令》中记载“(仲夏)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民间产生了很多驱毒辟邪的习俗,后来这些习俗逐渐集中在端午节流行。

(一)相同之处

1.饮雄黄酒。《本草纲目》里介绍雄黄酒有燥湿、祛风、杀虫、解毒之功效。五月天气潮湿闷热,细菌肆虐,易感染疾病,饮用雄黄酒正好可以祛毒杀菌。此风气南北皆然。清光绪六年《荆州府志》记载:“五月五日,以雄黄朱砂入酒饮之。用艾茎洒雄黄酒于户舍墙壁,小儿则以其末涂耳鼻,云辟百毒。”[2]387清嘉庆十五年河北《滦州志》记载:“泛雄黄酒,饮而涂于鼻耳,以避恶物。”[2]262

2.挂天师像及五毒符。端午节是道教中的地腊节,受其影响,民间有贴天师像辟邪的习俗。《江震志》中记载:“五日道士折红黄色纸,画天师像,为辟恶灵符。”[3]142将蟾蜍、蜥蜴、蜘蛛、蛇、壁虎五毒图像贴在门上,据说可以以毒攻毒,驱除百虫。清同治五年湖北《长阳县志》:“天中节……堂中悬天师收五毒像。”[2]428清代学人富察敦在《燕京岁时记》中也记载了此风俗:“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4]65

3.系长命缕、佩香囊。长命缕又叫续命缕,辟兵僧,五色缕。东汉《风俗通义》中记载系长命缕可以使人避开瘟疫和恶鬼,不会生病。佩香囊由系长命缕、五彩丝演变而来。将五彩丝线编织成各式各样的小囊袋,里面装有雄黄、白芷、冰片等中草药,既可祛病辟邪,还可以装饰点缀衣物,增添节日气氛[5]。明代田汝成《熙朝乐事》载:“结五色丝为索,系小儿臂,男左女右,谓之长命缕。”清同治六年湖北《罗田县志》载:“端午……或以五色丝线、香囊为小儿佩,辟诸毒恶。”[2]359《燕京岁时记》记载:“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葫芦、樱桃、桑椹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4]65

4.挂艾草。民谚曰“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是一味中药,挥发出的气味有驱除蚊蚁的作用。端午挂艾草的习俗非常普遍。清同治二年湖北《宣恩县志》记载:“端午,各家悬艾于门”。[2]444清光绪二十五年《天津府志》记载:“五日,书门符,悬艾虎。”[6]42陕西《绥德州志》记载:“五日‘端阳节’戴艾,悬艾虎,饮雄黄酒。”[7]94

5.采药。五月北方燥热,荆楚地区高温多雨,人容易患病。此时正值百草成熟期,药性最好,采药以备不时之需。《大戴礼记·夏小正》载:“此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荆楚岁时记》载:“是日,竞渡采杂药。”清湖南《直隶澧州志》载:“采杂草为药蓄之,以除毒疾。”[2]655北方地区亦屡见采药之俗。清山西《朔州志》载:“五日,饮菖蒲、雄黄酒,采百草。”[6]555清《天津府志》记载了庆云地区端午采药之俗:“午时,取百草可疗病者,蓄之为药。”[6]46明清时期城市的药店还延伸了端午采药辟邪之俗,他们向百姓免费发放雄黄、芷术等消毒药品,使端午节具有了一定的公益性。

(二)不同之处

1.荆楚地区端午沐浴驱毒之俗盛行。《楚辞》曰:“浴兰汤兮沐芳华”。《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端午沐浴,起初用兰草,兰草有清热解毒,滋阴润肺的功效。到明清时期“并非一定以兰草,而是代之以百草”。[3]145清《安仁县志》载:“‘端午’午时,浴百草汤,灸以灯炷,谓‘免疾厄’。”[2]514

2、北方地区除了在门前插艾草辟邪以外,还有端午插柳之俗。甘肃地区常见此风俗,《甘肃新通志》中引《甘州府志》:“‘端午’,门前插柳,饮蒲酒,入雄黄。”[7]166《西和县志》记载:“‘端午节’,以艾、蒲、柳枝遍插门户,以避瘟疫。”[7]166

北方端午还有倒挂纸葫芦泄毒气之俗。《燕京岁时记》载:“又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粘于门阑之上,以泄毒气。至初五午后,则取而弃之。”[4]66葫芦可以做容器,将其倒挂在门上寓意将平日家中汇聚的毒气、邪气释放殆尽。在北京地区,端午前几日就将家庭用水储备好,端午当天不再从井中取水,谓之“避井毒”。

荆楚和北方地区端午节驱毒辟邪的习俗都比较繁多,说明自战国至明清时期,老百姓头脑中五月为“恶月”的观念根深蒂固。这一方面反映了古代医疗卫生条件的落后,另一方面也说明老百姓对身体健康、生命延续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长生恶死”的生命观。

二、娱乐休闲活动之异同

在端午节娱乐休闲活动方面,荆楚地区以竞渡为主。龙舟竞渡的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荆楚地区主要流传着两种说法:一说纪念屈原,一说驱邪避疫,老百姓更认同后者。明代谢肇淛的《五杂俎》中记载:“至于竞渡,楚蜀为甚,吾闽亦喜为之,云以驱疫,有司禁之不能也。”明代杨嗣昌的《武陵竞渡略》中也记载:“俗传竞渡禳灾,一岁不为,辄降疾疫”。荆楚地区是著名的水乡泽国,河湖广布,龙舟竞渡,遍及全境,十分兴盛。清乾隆二十八年《东湖县志》载:“十三、十四、十五三日,龙舟尤盛,雷思霈诗云:‘天下无舟不竞渡,峡中有鸟只争飞’。”[2]410明代袁中道《午日沙市龙舟》一诗描述了荆州沙市龙舟竞渡的盛大场面:“旭日垂杨柳,倾城出岸边。黄头郎似马,青黛女如仙。龙甲铺江丽,神装照水鲜。万人齐著眼,看取一舟先。”[8]

北方端午的娱乐休闲活动主要有竞渡和射柳。据有关学者考证,龙舟竞渡风俗最早出现在吴越地区,后来随着民族融合加强,逐渐传播到北方。清朝徐坷在《时令·京师端午》中记载:“乾隆初,高宗于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于福海,仁宗亲政亦屡循旧制。”通州地区“演龙舟于运河之中为戏”[6]27,濒临渤海的沧州地区“端午,插艾、悬符因首蒲、雄黄酒,系五彩丝,斗龙舟”。[6]363在汉水流域也有龙舟竞渡——“汉水上设龙舟竞渡,咸往观之。”[7]146

北方地区的龙舟竞渡的发生区域、规模及参与人数远不及荆楚地区。主要原因有:首先,北方属于干旱区,河湖较少,不具备举办龙舟竞渡的自然条件,竞渡的规模和地域范围非常有限。古代竞渡主要发生在“历史时期水资源丰富地区的府、州、县治附近,或者是历史上国都所在的相邻地区”。[9]其次,龙舟竞渡是一种大规模的竞技活动,常有伤亡事件发生,政府屡次禁止民间举办竞渡比赛。与荆楚地区相比,北方受这种政策影响更大一些。

射柳是北方地区端午节特有的一种娱乐活动。射柳本是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一种古老的祭祀活动,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秋,马肥,大会蹛林。”辽朝时,射柳称“瑟瑟仪”,是一种祈雨仪式。金朝时射柳成为端午节一项固定的娱乐活动。明清时期射柳发生了一定的变异更具娱乐性。射柳比赛时不以射击水平高低取胜,而以鸽子飞翔的高度来判断输赢。晚明文学家陈继儒曾对宫中射柳有过详细的描述“宫女们把鸽子放到葫芦中,挂在柳树上,供王公大臣射击。一旦射中葫芦,鸽子就会飞出来,谁射中的葫芦中飞出的鸽子飞的高谁就取胜。”清朝初年,端午节北京在天坛举行射柳活动,供人们游玩赏乐。“帝京午节,极胜游览。或南顶城隍庙游回,或午后家宴毕,乃修射柳故事,于天坛长垣之下,骋骑走繲。”[4]21此外,山西也有端午射柳活动。光绪八年《祁县志》记载:“五月五日,端午节。祀先,戴艾,悬艾虎,饮菖蒲酒,采百草,射柳为乐。”[6]391

明清时期射柳活动的参与者以军人为主,主要发生在军事重镇。“京师及边镇最重午节。至今各边,是日俱射柳较胜,士卒命中者,将帅次第赏资。京师唯天坛游人最胜……竞以骑射为娱,内廷自龙舟之外,则修射柳故事,其名曰走骡骑,盖金元之俗。”[10]光绪七年《增修登州府志》记载了山东地区军队中端午射柳的风俗:“端午,军校蜡柳于教场,立彩门,悬葫贮鸽,悬于门上,走马射之,谓之演柳。”[11]

射柳活动以“较胜”比赛的形式举行,以此激励士兵不断提高军事技能。射柳活动对射艺水平要求较高,在民间难以广泛流传,后逐渐消失。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在娱乐休闲活动方面,荆楚与北方地区在端午节都举行龙舟竞渡,北方地区有其独特的射柳。但荆楚地区的竞渡俗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几乎是全地区、全民参与的狂欢活动。而北方地区的竞渡、射柳等风俗,民众参与性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北方地区端午节的娱乐色彩。

三、食俗之异同

在端午食俗方面,明清时期荆楚和北方地区都以吃粽子为主。粽子,又称角黍,《风土记》有云:“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吃粽子的原因有很多说法,流传最广的就是《续齐谐记》中记载的祭祀屈原之说。

清康熙六十年《公安县志》载:“端午,采艾插户上,取菰叶裹糯米为角黍相馈遗。”[2]405《帝京岁时记》中记载:“家堂奉祀,蔬供米粽。”[4]21在原料上,荆楚地区多用糯米,北方以黍米为主。学者们对粽子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民俗学家黄石先生认为,粽子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方。任星在其《夏至尝黍,五月食粽——农历五月食风》一文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最早的粽子是用黍包成的角黍,而不是现在城市中常见的江米粽。这种粽子首先出现在我国北方而不是南方。”考古研究发现,黍是一种北方地区古老的农作物,在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先秦遗址中曾多次发现黍的遗存,《诗·魏风·硕鼠》中有“无食我黍”之句。

除了吃粽子以外,两地均有一些独特的饮食风俗,如湖北的通城、房县有端午吃腌咸蛋的习俗。五月天气炎热,咸蛋有滋阴、清肺的功效,还可以给人体补充盐分和其他营养物质。北方地区有吃樱桃、桑葚之俗,俗信“吃了樱桃、桑葚,可以全年不误食苍蝇”。[12]

四、时间之异同

在端午节时间上,荆楚地区有两个端午节,五月初五为小端阳,五月十五或五月十八称为大端阳,而北方地区只有一个端午节。有关大端阳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宋朱辅《蛮溪丛笑》:“蛮乡最重重午,不论生熟界,出观竞渡,三日而归,既望复出,谓之大十五。”荆楚地区为什么会有第二个端午节—大端阳?据清同治十二年《溆浦县志》记载,“伏波将军马援欲在五月初五发兵征服五溪蛮,士兵们面露难色,不愿端午打仗。马援看出了大家的顾虑,于是对士兵们说:“五月五日,五溪蛮人庆祝端午节,肯定会疏于防守,假如发兵进攻,一定可以马到成功。五月初五只是小端午,胜利以后我们过大端午。”五溪蛮人果然在端午节放松了警惕,个个都喝的酩酊大醉。马援率兵突袭,如入无人之地,大捷。为了庆祝胜利,兑现承诺,马援就在五月十五犒劳将士,给大家补过端午节。后来老百姓为了纪念马援就将五月十五定为大端午。除了纪念马援一说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说法。但最受老百姓认可是祭祀屈原驱瘟辟邪之说。《汉口小志》中载:“楚俗以五月望日为‘大端午节’。数十人驾一小舟,众桨齐飞,疾如风雨,鼓声人声与水声相应,岸上观者如堵,谓之‘龙舟竞渡’。亦有士女坐四柱青幔之船,竹帘旁挂,肴酿笙歌,出游助兴。士人云,将以驱瘟疫也。”[2]321

荆楚有些地区过三个端午节,分别是五月初五,五月十五和五月二十五。民谚曰:“五月三个五,龙舟打响鼓。”一月之中有两个或者三个端午节,足以说明荆楚地区老百姓对端午节的重视和热爱。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两地自然地理环境、文化传统、民众心态等方面存在差异,明清时期荆楚和北京地区的端午节俗既有相同之处,又各有其特色。通过对两地的端午节俗的梳理,可以看出明清时期两地端午文化中存在着共同价值取向:

第一,两地的端午节俗表现出了对妇女、儿童的关注。如明清时期北京将端午节称为“女儿节”,《帝京岁时纪胜》“饰小女尽态极妍,已嫁之女亦各归宁,呼是日为‘女儿节’。”[4]21。当时出现了专属妇女的娱乐活动,如《迁安县志》载:“是日午前,妇女多游走于河滨,谓之‘走百病’。”[6]228荆楚地区将端午节称为“小儿节”。《汉口小志》:“五日为‘端午’,又曰‘端阳’,俗云‘小儿节’。”[6]321两地多次提到给小儿涂抹雄黄酒、系五彩丝等习俗,体现了明清时期端午节浓厚的人文关怀。

第二,两地端午节都具有较强的娱乐精神。端午节自唐朝始由一个单一的祭祀节日开始转变为综合性的娱乐节日[13]。荆楚和北京地区的端午节俗都延续了这一传统,强调娱乐,重视健康。

第三,两地老百姓都突出了端午节的社交功能[14]。《沈志》载:“家大小聚饮,仍邀集宾好。”河北涿州地区“亲识以角黍相遗。”[6]311端午节妇女归宁省亲、家人团聚、亲戚之间互相馈赠物品,增强了亲族之间的凝聚力。

五、结语

端午节孕育于楚地,定型南朝梁时。学术界对这个观点没有分歧[15]。但是,端午节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哪些演变,以荆楚为代表的南方地区与北方有什么异同,一直没有学者深入研究。为了了解明清时期的端午习俗,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方志,方志是记载端午资料的渊海。从查检的几十部明清方志看,记载的端午内容大致相似,甚至与南朝时期《荆楚岁时记》记载的内容相似。如《荆楚岁时记》中关于端午节的事项主要有七类,分别是:“踏青”、“斗百草”、“扎‘艾人’悬门”、“竞渡”、“采药”、“五采丝系臂”、“食粽”。这些事项,到明清时基本保存下来了。又如,乾隆《福清县志》是在卷二《地舆》中有记载:“端午插艾及菖蒲于门,以竹叶裹米为粽祀先,亦以相馈戏竞渡于河。五日午时,设蒲觞磨雄黄饮之。小儿则以五色丝系臂缀绣符,艾叶浴兰汤,以辟除毒气。”这是滨海的福建福清县的端午习俗,与南朝时《荆楚岁时记》无异。光绪《均州志》是在《风俗》记载,而有的方志是在其他篇卷之中。端午内容之所以相似,只能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文化一直有同一性。

但是,端午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总是不断的累积。纵观历史,不难发现端午节的习俗,古今略有变化,并更加丰富。明代,民间对端午节的重视有增无减,南方特别突出。谢肇淛在《五杂俎》卷二《天部》中说:“古人岁时之事,行于今者,独端午为多,竞渡也,作粽也,系五色丝也,饮菖蒲也,悬艾也,作艾虎也,佩符也,浴兰汤也,斗草也,采药也,书仪方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并喷屋壁、床帐,婴儿涂其耳鼻,云以辟蛇、虫诸毒,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沸而浴之。”由此可见,南方人在过端午时,流行的事项特别多,至少有十多项。如果要一一考证,实在是可以写一篇大文章。又据徐杰舜、周耀明《风俗文化史纲》记载,五月五日端午节,明代又称女儿节,少女须佩灵符,簪榴花,娘家接女儿归,躲端午。清代,每到端午节,人们就用雄黄、石灰等洒到房前屋后,说是辟虫,实际上是消毒。年轻的女人摘凤仙花捣汁,涂指甲,既是辟邪,也是美甲。因为这一天是特别的日子,商家往往从这天开始收讨平日的赊欠账款。

如果把清末《荆州府志》的材料与南朝时期《荆楚岁时记》的材料相比较,发现南方的端午节文化有所放大。光绪六年(1880)修《荆州府志》卷五《风俗》记载:农历五月五日,“是日竞渡,楚俗咸同,而江津龙舟尤盛。”又记载:“五月十三日,谓之单刀会。是日类多风雨。俗谓之磨刀雨,列户祠祀关庙。”“五月十五日,谓之大端阳,列户亦酒食征逐。”从中可见,清末时,端午节从初五一直到十五,初五为小端午,十五为大端午,中间还穿插了一个五月十三是关公祭。民间以五月十三日为关公生日,从京城到全国各地都举行纪念关公的活动,向关帝庙进献刀马。显然,明代端午的时间更长了,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了。这些情况,在南北朝也是不曾有过的。这种情况,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如清顾禄《清嘉录》(这是一本专记苏州岁时节俗的书)记载:“五月,堂中挂钟馗画图一月,以祛邪魅。……特古人以除夕,今人以端午,其用亦不同。《江震志》云:‘五月堂中悬钟馗画像,谓旧俗所未有。’”

端午节,不仅因时间上有变化,而且在空间也有变化。南方与北方的端午节形式不是完全相同的。明代,每到端午节,皇帝对官员有特别的恩赐,赐给粽子或其他物,《戒庵漫笔》记载“端午赐京官宫扇……艾虎纸”。因为五月是恶月,所以皇帝通过赐物,以示对官员的关爱。这种关爱,主要是京城的官员才能享受。

北方人在过端午时,民间颇有创意。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幼女剪彩叠福,用软帛缉缝老健人、角黍、蒜头、五毒老虎等式。”这说明北方流行一些与端午文化相关的饰品。《燕京岁时记》记载:“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粘于门阑上,以泄毒气。至初五后,则取而弃之。”葫芦是化煞避邪之物,民间在端阳这天作为饰物,到了初五就扔掉了。这说明粘贴的时间不长。清末,民间不是单纯地把菖蒲挂在门前,而是剪成特别的形状,用于驱邪。《清稗类钞·植物类》记载:“菖蒲为多年生草,生于水边,叶有平行脉,花小,色淡黄,为肉穗花序。有大小二种。大者长三四尺,气味香烈,叶上有脊如剑状,俗于端午日翦其叶作剑以悬于门。《本草》谓之白菖,亦曰泥菖蒲。小者高尺余,叶纤细,无中肋,曰细叶菖蒲,亦曰石菖蒲,以瓦盆栽之,置案头以供玩赏。最纤细者,叶长仅三四寸。根可入药,一寸九节者良。”

中国古代的南北文化有“南船北马”的特色,在端午文化上也有表现。南方在明清时期流行大规模的龙舟竞渡。其规模之宏大,是北方所不及的。明代的袁宏道与袁中道均有描述荆州龙舟竞渡的散文(详见光绪六年《荆州府志》卷五),人们倾城出动,万人争观龙舟竞渡,这种场面在北方确实不多见。即使在南方,这种激烈争胜负的划龙舟活动,也不多见。在南方流行龙舟竞渡的同时,北方流行骑技比赛。《帝京景物略》卷二记载,京城在端午节时“无竞渡俗,亦竞游耍”。人们还要穿新蒲鞋,或开展骑射比赛。民俗学家乌丙安谈到辽夏金时期的骑马射柳之类的遗俗时说:“一直到清代,过端午节时,各地武弁军校还都沿袭金俗,举行射柳事。击球是在马上执鞠杖,杖头如偃月形,分两队争击,和现今的冰球比赛差不多,以射门取胜。”

总之,明清时期荆楚和北方地区的端午节俗同中有异,各有特色,表现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务实趋吉的形态。我们要继承与宏扬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积极发掘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以便更好地构建我们时代的新文化。

[1] 陈颖.论端午节习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转变[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90.

[2] 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3] 夏日新.长江流域的岁时节令[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4] (清)富察敦,潘荣陛.燕京岁时记·帝京岁时纪胜[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

[5] 余先志.中国端午习俗[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0:84-86.

[6] 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7] 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8] (清)倪文蔚,等.荆州府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124.

[9] 晏波.历史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端午风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10]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2004:22.

[11] 郭康松.《射柳》源流考补正[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75.

[12] 冯骥才.我们的节日?端午[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70.

[13] 赵东玉.端午龙舟竞渡民俗的文化选择[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18.

[14] 萧放.明清时期的端午节俗[J].文史知识,2004(6):99.

[15] 张君.神秘的节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167.

责任编辑:谢娅萍

O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Dragon Boat Festival Customs between Hubei and North China

WANG Yu-de,ZHAO Xiao-shan
(School of Historical Culture,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Dragon Boat Festival,Spring Festival and Mid-Autumn Festival are regarded as three most important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our country.As a nationwide festival,the custom of Dragon Boat Festival varies in different areas.Taking Dragon Boat Festival custom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Hubei and north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into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custom of exorcising evil spirits,entertainment leisure activities,Dragon Boat Festival food ,and Dragon Boat Festival time.

Hubei;North China;Dragon Boat Festival custom

K892.1

A

1004-941(2010)05-0078-05

2010-09-25

王玉德(1954-),男,湖北武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典籍与文化史。

猜你喜欢

时记龙舟竞渡荆楚
李汉超新著《荆楚诗韵》出版
荆楚老乡敲钟忙
挥桨逐浪观音湖 龙舟竞渡展雄风
一只玩具熊的心灵独白——评高源的《一只熊的时记》
《一只熊的时记》创作谈
一只熊的时记
改革开放40年 荆楚弄潮40人
湖南汨罗江龙舟竞渡的发展研究
对潮汕传统龙舟竞渡运动发展的审思
沅陵传统龙舟竞渡的发展